約翰福音13章:7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 8 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 9 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 10 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 11 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
彼得的質樸和誠摯、在許多的事上都顯露無遺;然而他的單純中,也帶著一份衝動與無知。他的話有時令人莞爾,有時又令人動容——但最可貴的是,他的直率揭露了「真實的不明白」。其他的門徒或許同樣是不明白,只是他們揣著糊塗裝明白,選擇沉默,假裝理解;唯有彼得,勇於問出心中的困惑。
也因此,我們常因著他,常常讓主向他、也向我們作出了額外的解釋,讓我們更加能明白主的話、主的用意。就以今天的這個主為門徒們洗腳的舉動為例,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僅僅只是教人要謙卑、吿誡門徒們要能夠謙卑的作低下的服事?恐怕並沒有那麼簡單。
讓我們仔細的來看看主給彼得所多加的解釋:主基本上是說:凡是洗過澡的人、基本上是乾淨的,只是還有行過路的雙腳是髒的。這大約就是門徒們在那時基本的狀態,那要怎麼辦呢,可以重新再去洗一個澡,或者去把腳一洗,全人也就是乾淨了。
主說潔淨、那自然是別有深意的。主對著門徒、這些受過主潔淨的人、要談再潔淨,這不禁讓我想到信徒在受洗之後,藉著水與聖靈已得潔淨,然而只要我們仍生活在世上,就會再度接觸塵土。正如人行路,腳難免再被塵土汙染;
同樣,基督徒在世的行動,也會因世界的影響而受污染。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這些靈裡的污穢呢?再受一次洗?好像也沒有那個必要,否則基督徒就要不斷地受洗了。那麼可以怎麼做呢?主說:「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
主不但說是我們需要洗腳,並且說「你們當彼此洗腳」這「洗腳」的意義,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屬靈的潔淨與彼此扶助。主不但為門徒洗腳,更吩咐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13:14)
比如說是青年男女信徒互相交往,如果相愛的時候有的便會同居、也行夫妻才行之事。不但是如此做,並且是高舉以愛之名,既然是有真愛,那有什麼不可以?世界早就接受了,甚至大學生在校園裡就男女同居,都沒有人指責。
那麼在教會內有受過洗的男女信徒交往,如果有越界的行爲,並且又有流動的關係,那麼教會或是牧者要管嗎?還是一般就認爲那就是私事呢?還有如果有的信徒在教會內賣保險,做傳銷等行爲,教會內會有人出來管管嗎?
這些行爲明顯的是從世界受到了影響,雖然那似乎和信主不信主的、以及核心教義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我們也都隱約的感受到那並非是潔淨的。如果在日後搞出情感糾葛或是財務的糾葛,那自然是不好,就好像是腳臭弄到臭不可聞。
那麼我們應當怎麼辦呢?主說我們應當彼此洗腳;這不一定是牧者的責任,在弟兄姊妹來說也不是多管閒事;事實上在許多情況底下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插手的,如果有人正好是處在合適的位置,知道有這樣的事,那麼就不妨溫柔的給與勸勉,好像我們是用手溫柔的給人洗腳似的,不是拿起鋼絲球來猛刷。
那麼如果我們這樣去做的,就正如17節主所說的話「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洗腳並不是一個例行的宗教禮儀,否則猶太人就都會慎重其事的去做了。但是爲了弟兄姊妹的好處,也要知道:我們若按主的話去行了,那就是有福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