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少顯露多尋求智慧(箴言18:1)

箴言18篇:1 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 2 愚昧人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
 
看到頭兩節的經文,你們會想到什麼呢?關於箴言的解經書很少,寫到第18篇這裡的更是寥寥無幾,對這兩節經文的解釋更有的是錯的。原因可能是出自於分節,要知道舊約的寫成是沒有分節的,甚至連標點符號都沒有。
 
第一節的寫成只是在述說一種人,說他是不好與人合,這可能是說他不喜歡和人說話或者是社交,並不一定說他就真的遠離人群、或者是離群索居;所以和合本的翻譯不錯,就是與眾寡合,既然說是寡合,那就表示有的時候還是合的,只是寡少而已。
 
我們可能真的在現實生活中也看過這種人,他在人群中總是盡量躲的遠遠的,也不愛與人說話,你找他說話、他也會勉強地回一兩句,但是他總是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或者是一個人抽菸,或者是一個人發呆,就算是看書看報滑手機也都是自己一個人。
 
這樣做有什麼壞處呢?因爲人的被造就是被設計成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需要與人交流,各樣的感官需要有刺激才能刺激腦部的活動。與人相處是被訓練的一種技巧,越是與人相處,社交的技巧就越好,越是不與人相處,社交技巧就會退化。
 
那麼除掉社交技巧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原因呢??我們聽過有些高人離世而獨立,過著隱居的生活。那麼他們是否也是不行的呢?他們還真是例外,你可以作一個隱世高人,那你作為隱世的高人、你的大腦就需要一些不同的外來刺激。
 
比如說你研究天相,比如說你研究自然界的萬物,總之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感官刺激來源。對於高人來講,他們可以從微小細微的變化中可以得到足夠的、對思想的刺激,但是普通人被困在荒島上幾年只會瘋掉。
 
像是在箴言這裡所述,與眾寡合,又只關心自己的享受,而且還不喜歡智慧,那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活在一個低度思想活力的生活中。我們看見有的人雖然是活在擁擠的社會當中,但是如果他所關心的只是吃與活的話,那他們也是差不多的。
 
人的思想活力低,是不是一定就是愚昧人我不知道,但是我敢大膽的說:他一定不會是有智慧的,有智慧的人還會要求更多的智慧的,而不會惱恨其它的智慧。如果有智慧的人碰到有不同闡述的智慧的話,應該會有彼此交流的喜樂的。
 
所以這裡的第一節雖然並沒有給它所描述的人下定論,而只是述說了一種人有三種的特質,我們就來到了第二節。第二節說「愚昧人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這句話並不特別需要第一節,但是第一節如果沒有第二節的話,總是會覺得少了些什麼。
 
愚昧人很喜歡表達自己,並不是因爲他內裡充滿了、然後不得不說,相反的、那就是屬於半瓶水響叮噹的那種。我們才在前章(17章)的最後27節處說「寡少言語的,有知識」,又說「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爲有智慧」那麼愛顯露自己心意的呢?
 
我們有時表達意見時還會說:這是我的一點淺見!那麼愚昧人很愛表達、又多多表達的、正是這種樣的許多「淺見」。我們應該慢慢的說,快快的聽,就是要我們要少說多學,不必急著表現自己(可能也沒人愛聽)反而是若有學習的機會,更是應當好好把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