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子 (約翰福音精選 23)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福 12: 1~ 26
https://youtu.be/Iguv38lCFs8?si=NLptwKZ41epuDf2P
在曠野遇見神
在曠野無人處奔跑,我真實的遇見了神; 祂停在我肩上,用我的聲音從背後向我說話
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
一粒麥子 (約翰福音精選 23)
以法蓮的愚蠢 (何7:10)
何西阿書七章:10 以色列的驕傲當面見證自己,雖遭遇這一切,他們仍不歸向耶和華他們的神,也不尋求他。 11 以法蓮好像鴿子愚蠢無知,他們求告埃及,投奔亞述。 12 他們去的時候,我必將我的網撒在他們身上,我要打下他們,如同空中的鳥。我必按他們會眾所聽見的懲罰他們。
其實無神論的興起和科學的啟蒙只能說有著鬆散的聯繫關係,我們所知道的是:早在科學的啟蒙以前,就有人們就不願意相信有神,更是不願意按照聖經所的教導來過自己的日子;我的日子我作主,神就算是存在,請留在教會或是廟堂裡吧,出了教會,大家還是各管各家。
這就是人的驕傲了,這在沒有單一真神的外邦人當中是很正常的,因爲沒有這個神的庇佑、還可以尋求其它的神明來庇佑啊。但這種情況不應該出現在以色列人的當中才對,因爲以色列人和神的關係是特殊的,他們是神的子民。
當所謂的神的子民不再願意誠心的尋求神的時候,那他們還算是神的子民呢?神還會視他們為子民嗎?答案是會的,只不过不再能夠再讓他們享受神的一切保護,而要要給予教訓,讓他們明白這是不對的,你們遭遇苦難和不幸的原因:就是因爲你們不尋求神。
然而教訓和教育要能夠有效,那是需要給被教育者顯明那因果關係的。比如說我家的小狗在家裡尿尿,如果我當時不動聲色,還笑著摸摸他的頭、對它說:我兩個小時後打你一頓。在兩個小時後我打它來教育的時候,它一定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人與神的關係也是這樣的,雖然在人犯錯的時候可能有祭司或先知出來說:你們這樣做是得罪的神,小心啊!神的憤怒就要來到了。結果在十幾年以後,果然神的憤怒降臨,那麼人真的能從這些災難當中學到教訓嗎?恐怕只有注意聽神的話、靈性高的人才能夠明白這些教訓吧。
以色列的百姓不明白這些,甚至當以法蓮在遭受到災難的時候,他們不能察覺這一切的癥結是因爲他們背離神。他們想:我以前這樣做的時候什麼事都沒有,神和這些災難沒有關係的,我們還是要想辦法自己自救。
於是在他們遭遇到亞述人攻擊時,他們很快地想到了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我去找另外一個靠山,來對抗亞述的進襲。他們找到了埃及,在當時的另外一個大國,並且送了很多禮物給埃及,和埃及簽訂合約,說:如果亞述人來攻擊我們,你們要幫我們出頭。
結果是亞述人又來攻擊,埃及人果然如約的派兵來幫助以色列,這下子以色列人歡喜了,覺得這次有救了;沒有想到的是:亞述人這次不但打敗了以色列人的軍隊,並且將埃及的援兵一併打敗,埃及人大敗而逃。
所以以色列人思考說:這個方法是行不通了,那麼與其我們將這麼多禮物送給埃及,那麼我們還不如將禮物送給亞述王,請求他們不要來攻擊我們好了,我們直接納供就得了(見5:13)但是結果呢?亞述王看到了他們的軟弱,更加好像是豺狼聞到了血腥味,只使得亞述王更加的瘋狂。
所以我們看到神說:「以法蓮好像鴿子愚蠢無知」他們所作的一切乃是在錯誤的地方用力,他們沒有來回轉尋求我,因此我要這樣作:「他們去的時候,我必將我的網撒在他們身上,我要打下他們,如同空中的鳥。」
用鴿子來形容以法蓮,鴿子是呆萌呆萌的;雖然可以解釋爲是傻傻的,但是他們在有危難的時候、不尋求神,反而去尋求外邦君王,那就是重重的得罪了神;而得罪神的下場就是被網籮撒在他們的身上,這個就正如以色列的會眾曾經聽過的警告那樣。而非是「民不教而誅、是爲殘」
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沒有翻過的餅(何 7:8)
何西阿書七章:8 「以法蓮與列邦人摻雜,以法蓮是沒有翻過的餅。 9 外邦人吞吃他勞力得來的,他卻不知道;頭髮斑白,他也不覺得。 10 以色列的驕傲當面見證自己,雖遭遇這一切,他們仍不歸向耶和華他們的神,也不尋求他。
前面說到人民對君王官長的憤怒時用到如烘餅的爐,那熱量是慢慢積蓄起來的,小火慢烤,慢慢的也能把石頭爐子都烤熱起來。到了這裡例子呢是延續著前面的例子,但所說的卻是完全不相干的一件新事。
神的話語在這裡用沒有翻過的餅來比諭以法蓮人;你可知道烤餅要翻面的、至少要翻一次;當然有經驗的師傅也只需要翻一次、就能將餅的兩面都烤得略帶均勻的酥脆,但是內裡卻仍然是軟和香甜。
即使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恆溫石爐,但那麵糰還是要放在鐵板或是石板上的,它們的導熱速度和空氣相比要高出甚多;如果餅不翻面,沒有翻過的那一面還是略為帶點濕黏,但靠著鐵板的那一面可能已經烤焦了。
神這樣子比諭的原因是因爲以法蓮與列邦人摻雜,這個例子我們如今也應該很容易明白;比如說我們一方面過著教會生活、查經禱告敬拜讚美;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在這個世界和社會中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並存著,其實今天的基督徒也是和世人參雜著,不是嗎?
是這樣的,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一點,為何以法蓮人不能和外邦人掺雜而我們卻可以。那是因爲神爲當時的以色列人與我們如今的基督徒所設計的就是不同的。神爲以色列人設計的環境就是律法和規條,要以色列人過潔淨的生活。
另一方面主卻說「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這就是在說:門徒們是爲了在這個世界中活著、進一步參與這個社會,要做光作鹽,將福音傳開。
因爲神所給的設定不同,我們的裝備也不同;以法蓮人和外邦人掺雜在一起生活是有後果及代價的。外邦人在安息日也照樣工作和做買賣,那以色列人要不要參與?如果蔬果和麵包在安息日買的人都少了,那它們的價錢都會更便宜,那以色列人有這個便宜要不要佔?
還有、神給以色列人的保守和賜福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藉著土地和氣候(降雨)那麼,當外邦人也因這土地的佳美而生活在以色列人的土地上,和以色列人掺雜;要知道這片土地是歷代的以色列人敬拜、獻祭且受到神的保守而變得肥沃又有生機的。
雖然沒有可量化的雨量紀錄,但是我相信在數千年前的迦南地是真的美地與沃土,和如今的中東和以色列土地是有極大的不同的;可能和如今的加州土地差不多啊。而時到今日,在這片流奶與蜜之地上,已經有不少地土被賣給外邦人,這就是「外邦人吞吃他勞力得來的」
而頭髮斑白,就是在說以色列人已然衰弱和脆弱、多病等等。這當然也是因爲以色列人不再像以往那麼虔誠敬拜神。神的手就漸漸的加在以色列人的身上。這些變化不是一簇可及的,不是突然的,神的離去,神的保守與同在慢慢的不再了,以色列人卻好像是青蛙在慢慢加熱的溫水中那樣,一無所知。
同樣的,在今日,這些事情也在世人前慢慢的展開,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數百年的氣候和美好的環境,也留下了一些雋永的詩詞來歌頌這些美好。但是或者我們也偶爾驚覺:怎麼這一切都變了,同一塊土地怎麼如今變得多災多難了起來。
當然,我們還是在說以色列人,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他們仍不知歸向耶和華他們的神,也不尋求他。時空轉換,今天在某些土地上,教會的遭遇迫害和天災、人禍的加增,還是喚不醒那些不知道敬虔還高喊沒有神的人。
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烘餅之爐(何 7:1)
何西阿書七章:1 「我想醫治以色列的時候,以法蓮的罪孽和撒馬利亞的罪惡就顯露出來。他們行事虛謊,內有賊人入室偷竊,外有強盜成群騷擾。 2 他們心裡並不思想我記念他們的一切惡,他們所行的現在纏繞他們,都在我面前。 3 他們行惡使君王歡喜,說謊使首領喜樂。 4 他們都是行淫的,像火爐被烤餅的燒熱,從摶麵到發麵的時候,暫不使火著旺。 5 在我們王宴樂的日子,首領因酒的烈性成病,王與褻慢人拉手。 6 首領埋伏的時候,心中熱如火爐,就如烤餅的整夜睡臥,到了早晨火氣炎炎。 7 眾民也熱如火爐,燒滅他們的官長,他們的君王都仆倒而死。他們中間無一人求告我。
在第六章的結尾,我們看到了主對於以色列和猶大發出了不同的預言,他對以色列說:「在以色列家我見了可憎的事,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以色列被玷污。」對猶大則說:「猶大啊,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 必為你所命定的收場。」
我們進入了第七章,這裡似乎是接續著同一篇的預言。神不是一位冷漠的旁觀者,祂並非讓人任意自生自滅,然後在終局時再來審判。不是的,神就像是一個有計畫有想法的好牧人,想著怎麼樣才是對羊群最好的帶領。
「我想醫治以色列的時候. . .」進入第七章的第一節,神的話如是說。是的,神是想醫治以色列的,只是可惜了,再好的醫生在醫治進行時也需要被醫治者的配合,如果患者已經脆弱了,那麼除了要吃藥或是推拿之外,還要配合飲食以及運動的限制等等。
神要醫治,首先要揭露病根,因此祂使罪顯露出來;這裡說「以法蓮的罪孽和撒馬利亞的罪惡就顯露出來」什麼罪惡呢?家有家賊,鄰里之間也有賊,在外頭也有盜賊橫行騷擾。爲什麼以法蓮的社會當中有這麼多人不願意老老實實的工作,只想著偷取和搶奪他人的勞動成果呢?
行事虛謊更是違背神的教訓,以色列人這個被揀選的民族怎麼會變到這個樣子的呢?說實在話本章的第一節開始是以醫治來開場,但是通章我們都沒有看到任何和「治療」相關的話語,全都是揭露,全都是觸目驚心的罪惡的描述。這種情況要一直要延續到第十章我們才看見轉變。
是的,但是瞭解罪惡的影響,如同看一個傷口的腐爛究竟是有多麼的深,壞處有多麼的廣大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我們就可以看到:在以法蓮的當中,是已經看不到未受影響的中堅力量了,有些問題的罪是從政府來的,但是只要民間還能堅守,那還有希望。
有的民族是在民間有各樣的陋習和罪犯,但是只要在上位者出了一個勵精圖治的君王,那麼整個國家和民族還有可能被翻轉。那麼以色列的情況呢?從這裡的敘述當中看來,只能說是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壞透了。
首先看民間就是外有盜、內有賊。外有盜賊要防備是很不幸的,然而只要鄉親們都還能團結抵抗,內裡又努力生產,外來的盜賊也是不足爲懼;但是又看到內也有盜賊,那就麻煩了,也說明民心也已經壞了。
第三節說:「他們行惡使君王歡喜,說謊使首領喜樂」。這讓我們想到目前世上的某些國家也是如此,有這種現象的發生,就說明了君王或是在上掌權者的心中並不在意公義與誠實,而是更在意於自身的慾望、權利、與利益。
你看第5節說「在我們王宴樂的日子,首領因酒的烈性成病,王與褻慢人拉手」又說「首領埋伏的時候,心中熱如火爐」可見這些首領都是愛宴樂,放蕩自己的慾望。或者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褻慢的人也能夠討這些在上掌權者的喜悅。
那掌權者是如此,那麼民眾呢?這裡有一個烤餅的比喻,他們不是烤中式燒餅的,而是正餐用的餅,所以不是清晨時烤的,而是在早晨晌午的時候才烤的。而他們所用的石爐,並非是起了火、靠著明火就可以烤餅,乃是要讓整座爐都燒透了,連外面的石頭都發熱了;才靠整座石爐的溫度來烤放進去的麵餅,這樣才烤得好吃、也沒有火烤煙薰的味道。
第4節在說官長和首領的時候,乃是說「火爐被烤餅的燒熱,從摶麵到發麵的時候,暫不使火著旺」這是在晚上睡前先將麵先和好,讓其發起來,同時爐子則是要點火先燒起來,讓它慢慢的發熱;一個爐從裡燒透到外端是要很久的,這時候就是君王放蕩,民眾只是感受到、他們還並不成為發燙的高溫。
到了後面,君王的一切倒行逆施就好像民憤的熱度已經將爐子燒透了,火爐已經整個發熱起來。這時經文說「眾民也熱如火爐,燒滅他們的官長,他們的君王都仆倒而死」就是說民眾如同燒透了的爐,那時候整個石爐的熱就要用來燒透麵團,是烤餅的時候了。意指他們要推翻那些幹的不好的長官,讓他們仆倒;這是不是也讓我們看到了些什麼呢。
最後的一句話「他們中間無一人求告我」不管是民眾或是官長,他們在遇到危難之時、他們所說的話不向神說;或許也有哀求的,或許是他們並沒有真的呼求神,或者他們自己知道就算呼求神、也沒有一句能夠到神那裡去的,於是就和神沒有關係了。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良善與祭祀(何 6:6)
何西阿書六章: 6 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 7 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 8 基列是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 9 強盜成群,怎樣埋伏殺人,祭司結黨,也照樣在示劍的路上殺戮,行了邪惡。 10 在以色列家我見了可憎的事,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以色列被玷汙。 11 猶大啊,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
第六節的這句話:「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在新約中被主耶穌兩次引用,分別在馬太福音的第九和十二章。在第九章處就用了這句話來解說:我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又在第十二章處用過這句來和為難耶穌的門徒掐麥穗吃的法利賽人來對話。
雖然按照經文的引用上,它們好像都是在引用這裡的何西阿書,但是實際上這就只能說明:這真的就是神的真性情、以及人們對於神、一直是存在誤解的;人以爲神向人所要的就是祭祀,所以他們踴躍的獻上祭祀,以爲只要這樣做就會蒙神的庇佑。
當人們對他人不仁義,也不肯善待他們的雇工和家人,甚至對於家中養的牲口都諸般苛刻、甚至是虐待;這樣的他們卻想著神能夠善待他們,他們來到神的殿中、以誠摯的心、獻上他們的祭祀,期盼能有好結果。
如果沒有神、或是如果那個神是個假神、只享受人的敬拜和獻祭的假神,那麼他們這麼作,或許出門右轉以後還真的碰上什麼好運氣,撿到了錢或是珠寶鑽石之類的;但是只要神是真的神、是創造萬物並以慈愛待萬物的神,那萬物也就是他所虐待的那些人和萬物,這樣的獻祭者、又怎麼能夠得蒙神的喜悅呢?
這樣的人會以爲神只要奉上祭祀就會保守他,那就是因爲不認識神,甚至是當他會惡待他人、有以虐待萬物取樂的行為,那就是因爲他不認識神、或者以爲神是無能的、是既看不到也管不著我們的惡行的。
所以下一句的話就是「我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真認識神的人才能行出合於神心意的事來,神也就喜愛這樣的人、也要勝過那些所獻上的燔祭。這些話的啟示早於何西阿之前;當年的撒母耳就告訴掃羅王:「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撒上15:22) 。這真理,神早已多次啟示,但以色列人始終不明白
這些話不是沒有啟示給以色列人,然而以色列人呢?第7節說「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 」亞當是如何背約的呢?神交待亞當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園中有一棵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是不可吃的;然而亞當卻吃了,這就是亞當的背約,也開啟了人與神分離的路途。
以色列人被神選爲是屬祂的子民,也領受了從神而來的約,這本來應該是修復關係的新旅程,但是他們卻和他們的祖先一樣,不!還要更甚於他們的祖先,不但是重蹈覆轍的背約,還在境內向神行各樣的詭詐之事,例如獻上瞎眼和殘疾的祭牲只是冰山尖上的一角。
接下來,神舉出他們罪行的實例。在基列,這是一個在聖經中常被提到的地名,是在約但河以東的山地,神說「基列是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有強盜成群,埋伏殺人,祭司也結黨,照樣在示劍的路上行了殺戮。」
在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或許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或許是在創世記34章,雅各的兩個兒子西勉和利未(祭司?)聯合起來殺害了那些無辜的示劍人、他們在行了割禮之後,被應許可以歸向神之後就被希伯來人殘忍地殺害了。
或者是神又說: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這種事應該是幾乎是多到不可勝數吧。在神譴責以色列的各族時,唯獨對於猶大一族、神給出了一個比較中性的,也未曾定論的一句預言:「在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 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既有審判的警告,也帶有恩典的伏筆
何西阿書是在北國被亞述所滅亡之時,那時就有被擄之民,和後來南國被巴比倫所滅之後的被擄之民又不一樣,那麼何時是被擄之民歸來的時候呢?是否是和南國的被擄之民一起歸回呢?還是20世紀全球各地的猶太人的歸回呢?
神要使猶大從苦境中轉回,使他們從被擄,到有所依歸,恢復他們原來的景況?總之,神會給猶大人民會有一個交待的。
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預警到審判(何 6:4)
何西阿書六章:4 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向你怎樣做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 5 因此,我藉先知砍伐他們,以我口中的話殺戮他們,我施行的審判如光發出。
在第六章的一開始,我們看到有人說:「我們回轉歸向耶和華吧!他雖然撕裂了我們,他一定會醫治我們;他打傷我們,也一定會纏裹我們的。」這話說誠然正確,神雖擊打,卻也必醫治;祂的懲罰從不是為了毀滅,而是為了挽回。
話是這麼說,看起來很容易,但是真的是如此嗎?你不要忘記我們所面對的是能鑒查人心、能看透千古、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神鑒察人心、洞悉一切,豈會被表面的痛哭與禱告所蒙蔽?多少人只在苦難中流淚,一旦環境稍緩,就故態復萌。這樣的悔改,能長久嗎?
第4節所寫出的一句話,是對著以法蓮和猶大所寫的,也就是全體以色列的人民;神說「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早晨的雲霧是什麼意思?難道早上有雲霧到了下午不會成爲會下雨的雲嗎?
早晨的雲霧,看似濃密,卻在陽光下轉瞬即逝;甘露雖滋潤,但一出太陽便蒸發無蹤。這比喻深刻地揭露了以色列的屬靈實況——他們並非毫無善意,只是那份良善短暫而脆弱,不能持久。神看見他們的悔改,也看穿那悔改的淺薄。若此刻赦免他們,苦難一除,他們又會回到罪中。
因此,在前面先知呼籲人們悔改的努力會有什麼下場,雖然並沒有明文寫出來的吿訴我們,其實我們也應該知道了;到了這裡神也給出了正式的答案「因此,我藉先知砍伐他們,以我口中的話殺戮他們,我施行的審判如光發出。」
先知的話、還有神的話,最後還有神所施行的審判,這些與神有關係的人與事,你們會想要看見嗎、會想要臨到自己嗎?有些人會想要聽到神的話語,想要先知給自己一些提醒、給自己指明道路,但是他們真的有想過神或者是先知會對自己說些什麼嗎?
在這裡就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出來:神說我藉先知砍伐他們。先知是怎樣能夠砍伐人呢、是真的拿刀砍嗎?當然不是了,所謂的先知砍伐,就是先知以犀利的話語警醒他們,告訴他們:你們再不悔改,你們的下場會是怎麼樣怎麼樣的。
先知往往是預先警醒,先知警醒時還是有時間悔改的:待到神的話出口譴責的時候,那恐怕就是超過了預警,而是懲罰就要臨到了;神的話、神的懲罰說出要在世上有什麼懲罰,那還不是最終的審判,若是神的審判臨到,要注意,神對世人發出審判的言語,那就是定案了,也沒有更改的餘地了。
所以主說:「我施行的審判如光發出」光是射出即到達的,也是沒有辦法再返回的,要注意審判的結果也有兩種可能的;一種是神說那是義的,一種是神說那就是不義的。
當然我們甚少看到有審判的結果是成為義的結果。我們看到有撒迦利亞書三章中講到大祭司約書亞,哪個在火中被抽出來的一根柴,在審判中得到華美的衣服和潔淨的冠冕,那還是稱為義的。
當然更多的審判是稱人爲不義的,那麼最終的結局就是滅亡的,例如有所多瑪和蛾摩拉,他們滅亡了;還有就是如這裡所述說的北國以色列的滅亡,以及後來南國猶大也要面臨類似的審判。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生死 復活 (約翰福音精選 22)
生死 復活 (約翰福音精選 22)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約福 11: 1~ 57
https://youtu.be/WySvXr6u_JI?si=ots1qUEuF470WY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