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沒有王 (何 10:1)

 何西阿書十章:1 以色列是茂盛的葡萄樹,結果繁多。果子越多,就越增添祭壇;地土越肥美,就越造美麗的柱像。 2 他們心懷二意,現今要定為有罪。耶和華必拆毀他們的祭壇,毀壞他們的柱像。 3 他們必說:「我們沒有王,因為我們不敬畏耶和華。王能為我們做什麼呢?」

轉眼我們來到了第十章,開章的第一段話不說那是耶和華的話,倒像是從第三人稱的角度來敘述過往一段時間之中,以色列人中所發生的事;他首先說以色列是茂盛的葡萄樹,這絕對是一幅美好的景象,我們可以想像是產業豐富,人口也越發加增,也就是果子增加。

人口增加,土地肥美,當然以色列就越發是物產豐富,日子可以變得更好。當人們日子過得好,嘗過了好生活之後,就希望好日子能夠延續下去,所以他們也祈求,祈求神能夠常常並長久的保守他們、從收成到家庭到身體的健康。

人們感謝神過去的保守並祈求神繼續的保守,這是應該的。照理來說,以色列人既然是神的子民,那麼他們敬拜讚美的對象自然應當是耶和華神吧?然而卻並非如此,以色列人長久在迦南地過上蠻美好的生活,他們已經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了。

有一天他們從外邦人當中聽到了還有豐盛之神(例如說是巴力)可以常保人的生活豐盛;在各代之中,總是有以色列願意查驗一下、試試看,而結果總是有人生活變得更好,他們就大肆宣揚(那些並沒有變好的人大約都保持沈默)於是就一傳十、十傳百,新的人就更多了。

其結果就是如此處的經文:「果子越多,就越增添祭壇;地土越肥美,就越造美麗的柱像」這裡所說的柱像並非是以色列人堆石成柱用以紀念的石柱,而是用木頭和石頭加以雕刻後使成柱狀的像,那是起源於美索布達米亞平原的假神信仰。

而祭壇呢,在本書中也提到猶太聖殿當中的祭壇,那是按照律法去獻祭的祭壇:而在這裡所講到的祭壇則是用於獻祭給假神巴力的祭壇。那麼當以色利民當中的祭壇和柱像有所增添、那就是他們拜假神,或者說是淫亂就更加增了。

雖然是如此,以色列人還是敬拜耶和華,就算是在亞哈王的世代敬拜耶和華神的人數到了一個新低,神曾經對以利亞說「國中未曾向巴力屈膝親嘴的人,尚有七千人」那應該是以色列人中的一個低點了。但大多數的時候,以色列人都是心懷二意的。

當然,神是不要心懷二意的敬拜的。心懷二意,一邊祭拜耶和華神,另外一邊祭拜假神,那依然算是有罪,神便使以利亞在迦密山頂上問以色列人「你們心懷二意要到幾時呢?」沒有得到一個認真的答案,到了這個世代神便要追討這個世代的罪「耶和華必拆毀他們的祭壇,毀壞他們的柱像。 」

這不會是神使用神蹟奇事和超能力來拆毀,讓柱像和祭壇自己蛀蝕或是崩壞;恐怕是神是要藉著外邦人,也就是入侵者的手來拆毀,這對於以色列人來講,將會是刻骨銘心的痛,因爲他們不僅是拆毀那些像和壇,他們會拆毁一切,包括以色列人的生活。

最後這裡還有一句「他們必說,我們沒有啊,因為我們不敬畏耶和華。」這話大約是在何細亞篡了比加的王位之後,以色列人中就有不承認王權的人,就說了這話。當初是人不滿意神的帶領,於是就要神爲他們立王,來為他們有隨時的管轄。

如今以色列人就連王也不要了,那又是怎麼回事呢?那就是他們要自己作王唄。以色列人就要成為一個心中沒有神、也沒有王的民族,心中沒有任何的敬畏。如此的民,那在天地之間還會有任何的幫助嗎?說等待他們的,恐怕就只有苦難了。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先知定罪以法蓮 (何 9:14)

何西阿書九章:14 耶和華啊,求你加給他們——加什麼呢?要使他們胎墜乳乾! 15 耶和華說:「他們一切的惡事都在吉甲,我在那裡憎惡他們。因他們所行的惡,我必從我地上趕出他們去,不再憐愛他們。他們的首領都是悖逆的。 16 以法蓮受責罰,根本枯乾,必不能結果,即或生產,我必殺他們所生的愛子。」 17 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他,他們也必漂流在列國中。
 
在前一篇中,我們介紹了先知記載了主耶和華所說的話,主的話似乎是回顧了祂與以色列的關係,從他們的列祖好似春季初熟的果子那樣,也就是美好的。然接下來可以說是話風一變,說起了以法蓮是如何的背逆,神也宣告了對於以法蓮的預言「以法蓮如推羅栽於美地,以法蓮卻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於行殺戮的人。」
 
此時主的話語似乎是告了一個段落,先知何西阿就有機會加上一句話,他會是怎麼說的呢?這對他是為難的事情,他可能會認同耶和華看到以法蓮的罪惡、以致於民不成民;但是他自己也是以法蓮的一部分,那麼他因不應當顧及同胞之誼呢?
 
我們看到他說了一句:「求你加給他們,使他們胎墜乳乾」這句話看起來是咒詛,但其實是在幫助以色列人減少痛苦。爲什麼呢?因爲若是在懷胎的時期就墜胎,或是在嬰兒時期就養不活,那總比養育兒女之後再交在殺戮之人的手中要好吧。
 
那麼,先知這樣的祈求、神會不會同意呢?下面神回話了,只是我們看起來、似乎是神在喃喃自語了,只是在其中似乎也呼應了先知的祈求。神是從以色列人開始犯罪的地方、也就是犯罪之源來講起的。
 
以色列人拜金牛犢的地方是在但以及伯特利,但是這裡所說的所有的惡事都在吉甲。在約書亞記的時候,吉甲是以色列人立了十二塊石頭立爲証的地方,接著以色列人又在吉甲守割禮,後來眾百姓又到了那裡,在耶和華的面前立掃羅為王,怎麼說吉甲是以色列人行惡事的地方呢?
 
其實吉甲這個地方並非是什麼大惡或是不吉的地方,但是連接到上一篇當中我們所講到的少年人離家叛逆的例子,那麼吉甲這裡就是一個轉折點,所關鍵的事件恰好就是我們剛剛才講到的:以色列人要求自立要有自己的王。
 
在此之前,在士師的年代,以色列人並不是沒有幹壞事,我們前面所說的第九節基比亞的惡事,就是在士師的時代所做的。但是那就像是兒童頑皮,也會做出壞事,只是在那個時代,以色列人還沒有衝撞抵抗神。
 
只有在以色列要求自立爲王之後,那麼以色列人就會想著:這是要討神的喜悅還是要討王的喜悅呢?後來掃羅又因非利士人的攻擊,在吉甲等候撒母耳要來獻祭;而掃羅因爲怕民不耐等候會離開他,王就代替撒母耳獻祭,這在神的眼中是極大的惡事。
 
掃羅他視獻祭這個儀式要重過於順從,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他的命令,耶和華就要因此中斷掃羅家的國位,不讓他們永永遠遠作王,也才有了那一句「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因為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假神和偶像的罪相等。
 
這些罪還是會有後果的,而現在似乎到了要付出代價的時候了;神藥從他所賜的土地上趕出以色列人的後代,也不再憐愛他們。並且祂要使以法蓮受責罰,根本枯乾。看來還是回應了先知的祈求,有些後代就不要來到這個世上。
 
只是有些人還是會有生產和生出後代,但是「即或生產,我必殺他們所生的愛子」這是何其可怖又灰暗且不帶有希望的景象,如果人沒有後代,那就好比在源頭處扭緊了水龍頭,那水流勢必就會停止了。
 
最後先知補上了一句他自己的話,這次他自外於以法蓮之外了,他稱以法蓮民為他們:「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他,他們也必漂流在列國中。」這就好像是先知為以法蓮給定了罪。

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憶與以色列的美好 (何 9:10)

何西阿書九章:10 主說:「我遇見以色列如葡萄在曠野,我看見你們的列祖如無花果樹上春季初熟的果子。他們卻來到巴力毗珥專拜那可羞恥的,就成為可憎惡的,與他們所愛的一樣。 11 至於以法蓮人,他們的榮耀必如鳥飛去,必不生產,不懷胎,不成孕。 12 縱然養大兒女,我卻必使他們喪子,甚至不留一個。我離棄他們,他們就有禍了。 13 我看以法蓮如推羅栽於美地,以法蓮卻要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於行殺戮的人。」
 
前面我們看到神誓言要追討以法蓮的罪惡,並預言了以色列人悲慘的命運。在上一段的最後,第9節說「以法蓮深深地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耶和華必紀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應該無話可說、不再有回旋的餘地了?
 
我們不願意看到親人吵架甚至是相恨,然而在這個世上,在人與人之間,當衝突僵到極點,雙方的交互往往只剩下一個向下的死循環、與越走越遠的關係;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再深的情誼,一旦破裂,也可能多年互不往來。

但若要打破這樣的僵局,往往必須由那位生命更寬廣、心裡更加柔軟和包容的一方來主動的打破這個僵局, 這才有可能來打破這個死循環。當然、在人與神之間,那個更寬宏的生命,也願意「第一次也願意第一百次先開口」的,只能是神。
 
於是主又以溫柔的語氣說了此處的這些話,祂說到祂初見以色列的情景;這裡不只是回憶,更是深情的訴說。神記得祂初遇以色列時那種清新、純真,如同在荒漠中突然遇見一串豐滿的葡萄,是意料之外的喜悅;又如無花果樹初熟的果子,是嫩而珍貴的,是令人疼惜的 

又繼續的回憶下去,從兒童期初入少年期,人的思考、知識和認知開始萌芽,那好學奮發勤奮的孩子亦是值得我們的愛、值得我們的疼、值得我們額外的花工夫去幫助他、扶植他。直到某一刻,孩子學壞了,交了壞朋友。原來可愛的孩子怎麼學會去傷害他人了,那一刻就是痛心的時刻了。
 
巴力毗珥的事件發生在伯毗珥,這事有被紀錄在申命記第三,四兩章中。那是在約但河東北出口處約有十哩的地方,是外邦人敬拜巴力毗珥的地方。他們自己行淫亂,爲了自己刻了有男有女形象的偶像,而以色列人中卻有模仿他們的。
 
那就是敗壞的開始了,在以色列人之中,自此就斷斷續續的就有人拜巴力,一直沒有斷過,一直到了北國以色列期間,拜巴力變得十分興盛,甚至我們看到亞哈王專心的拜巴力,全國的人民都在效法王,以色列人中甚至是少有人還紀念耶和華的了。
 
這就好像是家中的孩子,交到了壞朋友,開始學會逃課、逃學,沾染上了壞習慣。本來還在暗中行的、比如說學抽煙、學賭博,一剛開始還偷偷摸摸的,後來乾脆是逃課和逃家,乾脆是出去混社會,更加的墮落和放蕩,這就是以色列人的景況。
 
所以神要預言,神要咒詛,他說以法蓮人啊(以色列人中掌權的族裔)他們的榮耀比如飛鳥飛去,本來他們地的生產豐碩,家族昌盛繁衍,這些都是耶和華的賜福。到現在他們既然離家和壞朋友鬼混,那麼在家中所享受的一切福份就不能再享了。

並且離了家庭的保護,那麼他們就要直接面對各種的危險,甚至要受到懲罰;神說他們「縱然養大兒女,我卻必使他們喪子,甚至不留一個。我離棄他們,他們就有禍了。」本來是如同栽於美地的作物、那般的昌盛美好,

推羅曾是富庶、美麗、有名的城邦,如同被精心栽植在沃土中的佳美之樹;但當它落入外邦之手時,也終至殞落。以法蓮亦是如此:本被神栽種在美地,卻因離棄神,最後只能「將自己的兒女交在行殺戮的人手中」, 這段預言像是神的嘆息。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追討罪孽 (何 9:6)

何西阿書九章:5 在大會的日子,到耶和華的節期,你們怎樣行呢? 6 看哪,他們逃避災難,埃及人必收殮他們的屍首,摩弗人必葬埋他們的骸骨。他們用銀子做的美物上必長蒺藜,他們的帳篷中必生荊棘。 7 以色列人必知道降罰的日子臨近,報應的時候來到。民說:「做先知的是愚昧,受靈感的是狂妄。」皆因他們多多作孽,大懷怨恨。 8 以法蓮曾做我神守望的,至於先知,在他一切的道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在他神的家中懷怨恨。 9 以法蓮深深地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耶和華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
 
先知的話語細膩的描述以色列人是如何的被咒詛的。在上一篇的末尾,我們講到先知說:「奠酒也不蒙悅納。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就將以色列人的獻祭不蒙悅納的這件事給訴說了出來。獻祭是人所作的行爲,供物是擺在獻祭的桌子上,一直到時候到了被撤下來,我們也看不出有任何的變化,怎麼說這些祭物是被喜悅的,那些是不蒙悅納的呢?
 
這些是不是都是出於先知的口而已呢?雖然聽眾和讀者們帶著這樣的懷疑,先知繼續的說:到了大會或是節期的日子,你們又將要如何呢?其實不論是大會或是節期,指的就是以色列的三大節期,逾越節,七七節以及住棚節,不過先知並沒有透漏以下的事情是要在哪一個節期發生。
 
下面先知就描述一個悲慘的景象:就是有人逃荒、卻曝屍荒野,最後他們的屍骨被外邦人發現。埃及人我們都知道就是埃及的住民啊,那摩弗人又是哪裡的人呢?其實摩弗人就是埃及人,摩弗就只是尼羅河西岸的一個城市的名稱;這樣的說法就有如說中國人和上海人那般,摩弗人只是更精準的定位出是哪裡的埃及人而已。
 
那麼是否會有以色列人逃難逃到埃及去,在那裡覆滅,日後屍骸被人發現;還是說就有以色列人曝屍荒野,被出境經商的摩弗人給發現了?這兩者皆是有可能的,他們所攜帶的用品,帳篷被後人發現,已然是淹沒在荒煙蔓草之中;這預言還特別強調,是長了荊棘和蒺藜,不知道這是不是象徵著連他們的靈魂都被禁錮了。
 
那麼以色列人是因為不幸和倒楣才遭受這災難的嗎?確實,有的商旅會在旅程上遭到種種的不幸,但是這些逃荒的以色列人是知道的,他們是惹了耶和華的怒氣,這是遲早要來的報應、臨到他們,他們是暴死在途中,或是死於疾病或是死於乾渴,你看他們的銀質的器皿和美物都留在那裏無人拿取。
 
先知早早的就向他們警告過:你們得罪了耶和華,降罰的日子就要來到;然而在那時,以色列人卻譏笑說那些話的先知:你們在那裡說什麼傻話呢,說什麼有靈的感動、受感說話,人們是素來都是這樣做,一直都沒事啊。
 
他們這樣講,不肯聽先知的講論是爲什麼呢?那是因爲他們作孽過多,自知不可能符合神的標準,這是一種自暴自棄的心態,早就知道這些自許爲神的口舌的先知會說什麼了;你們還是閉嘴吧,說話就是觸我們眉頭,於是對於先知就大懷怨恨。

在士師記十九章曾經記載一個恐怖的惡行,當時基比亞的匪徒姦殺一個利未人的妾,經文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至今日,這樣的事沒有行過,也沒有見過」這件事過後,便雅憫支派因為袒護自己人,不肯將犯事者交出,以至和全體以色列各支派爲敵,雙方戰爭,便雅憫幾近被滅族。
 
當時以法蓮人是站在聯盟軍的那一方,也曾經作爲以色列家的守望者,他們曾經站出來維護神的百姓,作為世代的警醒者;他們曾與先知同在一邊,但是先知呢,經上說「在他一切的道路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在他神的家中懷怨恨」
 
這是說當初以法蓮人是怎樣的義憤,他們譴責那時的便雅憫人所行的惡;如今,因爲自己所行的惡,和在基比亞那時的惡人一樣,或是更甚。於是、先知就成了他們的網籮了,成爲在神的家中怨恨的積存者。
 
這一段確實是很難解釋的,也很少人將之正確的解釋出來。不過這裡的總結就是:以色列人當初是怎麼樣的恨惡罪,甚至不惜要除滅便雅憫整個一族;到如今自己也是那樣的敗壞,因此耶和華就必紀念(不忘記)他們的罪孽,也要追討他們的罪惡,就像他們曾經的那樣。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光明之子 (約翰福音精選 24)

光明之子 (約翰福音精選 24)
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

約福  12: 27~ 50
https://youtu.be/ZUcaBw7AIq4?si=ZnftTPulSxdUBa3N


新酒必然失望(何 9:1)

何西阿書九章:1 以色列啊,不要像外邦人歡喜快樂,因為你行邪淫離棄你的神,在各穀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 2 穀場和酒榨都不夠以色列人使用,新酒也必缺乏。 3 他們必不得住耶和華的地,以法蓮卻要歸回埃及,必在亞述吃不潔淨的食物。 4 他們必不得向耶和華奠酒,即便奠酒也不蒙悅納。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的必被玷汙,因他們的食物只為自己的口腹,必不奉入耶和華的殿。 
 
我們進入了第九章,在八章的末尾,先知所傳達的話語是為嚴厲的譴責「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在此之後,可以說是風格一變,或許是在不同的時間段所寫下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話語風格變得非常細膩,敘事放在許多的小事上。

第一句「以色列啊」,就是要再度提醒以色列人的注意,主要和你說話了,下面這些話可能對非當事人的讀者並非是那麼容意瞭解,但是在何西阿說出這些清楚又尖銳的話語的當時,以色列人是明白的;不但是明白而且是應該要緊張的。

那麼外邦人會為什麼而歡喜快樂呢?如果年頭好、在辛勤並的長時間工作之後,若是能獲得好收成,看著曬榖場上堆積如山的穀物時,他們就滿心快樂了。那麼以色列人同樣的是為了得著豐收時就快樂又有什麼錯呢?

為何?問題在於,先知何西阿是在什麼時刻對以色列人寫出或是講出這段話呢?極有可能就是在以色列人的一個豐收的季節,四處都是滿載而歸的農人,穀物與葡萄大量湧入穀場與酒榨。周遭的環境充滿了豐年歡樂的氛圍。人們是不是就可以歡喜快樂了呢?

然而,先知卻說:「不要歡喜快樂。」之前在八章5節時就有經文說耶和華的怒氣,使得「所種的不成禾稼,就是發苗也不結實,即便結實,外邦人必吞吃」。但是結果呢?以色列人收成了許多禾稼啊。然而正當此時分,先知對著他們說:你們不要高興的太早、好像妓女從恩客那而得到賞賜了就快樂了,這就是一種輕蔑且帶著嘲笑的語氣。
 
先知說:穀場和酒榨都不夠以色列人使用,你們做新酒必要失敗。這是很觸霉頭、好像是澆一盆冷水的話,因爲穀物雖多,如果打穀場不夠,那麼能夠收到倉庫裡的糧食還是有限的,當雨季來臨,還沒有收成好的禾稼穀物也沒有用了。

而葡萄要拿去醡酒,就算你們眼前看到眼前的收成很好,但是酒醡不夠用、那麼收成再多也沒有用;並且先知還落下一個重磅炸彈:你們的新酒必要失敗。和合本只是翻譯出新酒必然缺乏,但是新譯本就翻譯出來了:「新酒也必使他們失望」
 
也就是說:以色列人看到農作物收成好了就得意了,好像是小人得志般的說:神並沒有對我們憤怒啊!你看收成這麼好,可能祭司也附和的說:神已經喜悅了我們,看啊!有這樣多的收成,神還是喜悅我們的,他們已經忘記了他們所行的邪淫和離棄他們的神。
 
何西阿還繼續的加碼:你們將不再能住耶和華的地,先知是在咒詛他們將要被擄,有些人要回到他們祖先爲奴之地的埃及;有些人要被擄去亞述地,在那裡他們無法再守著神給他們所設的規矩:你們將要吃不潔淨的食物,你們也不能再向耶和華奠酒(就是獻火祭之後的祭酒)表示他們不再可以自主獻祭。
 
就算是有人勉強的想辦法獻祭了,那麼神也不會悅納。並且神給出的理由也很奇葩:「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的必被玷汙」。在律法中,在喪家的食物就被算爲是不潔淨,吃那裡食物的人就被算爲不潔淨的。而神也視那些被擄之以色列人如同是死人般的不潔淨。你們長年在外邦的規矩底下生活,一年就獻祭幾天,又怎麼會有可喜悅的祭呢。
 
你們所產出的食物只是爲自己的口腹,從這句話看來,可能從何西阿講這話之後以色列並不馬上就要滅亡(只是他們自此以後就釀不出好酒,釀出好酒乃被視為耶和華的祝福)他們可能還能有數年可能有自己的收成,可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但是就連這些收成都必不能算是收入耶和華的殿、是神所不喜悅的。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獻祭為罪 (何 8:8)

何西阿書八章:8「以色列被吞吃,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 9 他們投奔亞述,如同獨行的野驢,以法蓮賄買朋黨。 10 他們雖在列邦中賄買人,現在我卻要聚集懲罰他們。他們因君王和首領所加的重擔,日漸衰微。11 「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因此祭壇使他犯罪。 12 我為他寫了律法萬條,他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 13 至於獻給我的祭物,他們自食其肉,耶和華卻不悅納他們。現在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他們必歸回埃及。 14 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建造宮殿,猶大多造堅固城,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

這一段神就詳細的述說以色列國或者是以法蓮、他們失敗的過程。第8節就先說結論「以色列被吞吃,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以色列國就要被吃掉了,國不再成國,沒有自己的政權中心;但是國土還在,那麼就成為容器,可以容納人和物;也是成為資源池,政權可以從中抽取人力和資源;也就是成為人的器皿。

那麼是成為誰的器皿呢?第2節說他們「投奔亞述」從歷史的背景來看,這所指的就是以色列國最後的君王何細亞,他殺了那在國家面臨內憂外患時、也無法解決的 比加王、奪取了他的王位;他天真的以為解決外患的方法,就是給亞述更多的進貢。

他們去到亞述,不只是透過外交的管道給王進貢,他們也很聰明的賄買亞述王朝的朋黨,讓這些人在朝中為他們說話。不得不說以色列人的行事還算是很幹練,但是從先知的話中,神對於這樣做的以色列人滿是嘲諷,說他們就像是無主的野驢;

野驢並不是完全軟弱無力的,但是在被形容為獅子的亞述王國之前,野驢雖然並非是毫無抵抗力,但是它在獅子眼中也是肥肉一塊,是隨時可以被吞吃的。最重要的是因爲野驢是無主的,以法蓮只曉得去討好外邦君王,卻忘記了這幾千年來,一直看顧他們的神。

要知道、在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當中,結交朋友是很普遍的做法,這些朋友的結交不是因爲欽佩對方的人格,也不是因爲對方的交情和恩典;在國家、國際間的結交,往往是因爲權利的勾兌,甚至有的結交、就是用利益換來的,用賄絡買來的。

這裡就是說以法蓮賄買朋黨、在列邦中賄買人,就是用利益去交換對方的一些人來幫助我們;他們是希望可以換得這樣賄買而來的角色能夠幫助自己,但是神卻說「我卻要聚集懲罰他們」並且必需用利益去交換,這些擠出來的利益,是由君王拍板所定的,往後就成為了百姓的負擔,這使得國家日益的衰弱。

另外一項被神譴責的理由竟然是以色列人的祭壇增多。要知道以色列在聖殿有祭壇,在全國的各地也有祭壇,這祭壇不是丘壇,乃是按照摩西的律法向耶和華獻祭所用的祭壇。既然是如此,那為何祭壇越加增、以色列人就越得罪神呢?

因爲祭壇最主要是在爲贖罪所設立的,祭壇的增加是因爲獻祭需求的加增。那為什麼會加增呢,當然有一個原因是因爲人們的犯罪增加了,也有可能是因爲人們富裕了,獻祭時就顯擺他們可以負擔的起更大更多的祭物;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兩者皆有:人們變得更富裕了,但是也變得更多增加犯罪了,

更想不到的,是人們將獻祭成為一種炫耀自家財力的方法;以法蓮的人們,將獻祭看作是節期的一部分,是和律法以及贖罪分開來看待;是啊,神給我們有律法萬條,人們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我只是要獻祭。

比如說我們今天吃粽子,誰還會聯想到在古時有一個憂國憂民的臣子,在被冤屈的情況下投江自盡;這本來是要警惕君王不可昏庸糊塗,但是才過了幾百年,如今誰又能想起這些事。

到如今人們只關心粽子裡面是包什麼餡的,是用那種竹葉包裹又蒸了多久,味道有沒有入到糯米裡面去;這就像是以色列民在獻祭以後自食其肉,家家戶戶的獻祭成為了他們的風味美食,因此耶和華就不悅納他們所獻的祭。

神說祂要追討以色列人的罪惡,他們最終就會回歸埃及,那是敬拜偶像之地。他們忘記造他們的主,他們建造,牧養耕種成為富足,卻忘記和背棄他們的神。於是神說:我要使你們的城邑被火焚燒,你們的宮殿也必被燒滅,這就是等待著以色列國以及君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