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阿書九章:14 耶和華啊,求你加給他們——加什麼呢?要使他們胎墜乳乾! 15 耶和華說:「他們一切的惡事都在吉甲,我在那裡憎惡他們。因他們所行的惡,我必從我地上趕出他們去,不再憐愛他們。他們的首領都是悖逆的。 16 以法蓮受責罰,根本枯乾,必不能結果,即或生產,我必殺他們所生的愛子。」 17 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他,他們也必漂流在列國中。
在前一篇中,我們介紹了先知記載了主耶和華所說的話,主的話似乎是回顧了祂與以色列的關係,從他們的列祖好似春季初熟的果子那樣,也就是美好的。然接下來可以說是話風一變,說起了以法蓮是如何的背逆,神也宣告了對於以法蓮的預言「以法蓮如推羅栽於美地,以法蓮卻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於行殺戮的人。」
此時主的話語似乎是告了一個段落,先知何西阿就有機會加上一句話,他會是怎麼說的呢?這對他是為難的事情,他可能會認同耶和華看到以法蓮的罪惡、以致於民不成民;但是他自己也是以法蓮的一部分,那麼他因不應當顧及同胞之誼呢?
我們看到他說了一句:「求你加給他們,使他們胎墜乳乾」這句話看起來是咒詛,但其實是在幫助以色列人減少痛苦。爲什麼呢?因爲若是在懷胎的時期就墜胎,或是在嬰兒時期就養不活,那總比養育兒女之後再交在殺戮之人的手中要好吧。
那麼,先知這樣的祈求、神會不會同意呢?下面神回話了,只是我們看起來、似乎是神在喃喃自語了,只是在其中似乎也呼應了先知的祈求。神是從以色列人開始犯罪的地方、也就是犯罪之源來講起的。
以色列人拜金牛犢的地方是在但以及伯特利,但是這裡所說的所有的惡事都在吉甲。在約書亞記的時候,吉甲是以色列人立了十二塊石頭立爲証的地方,接著以色列人又在吉甲守割禮,後來眾百姓又到了那裡,在耶和華的面前立掃羅為王,怎麼說吉甲是以色列人行惡事的地方呢?
其實吉甲這個地方並非是什麼大惡或是不吉的地方,但是連接到上一篇當中我們所講到的少年人離家叛逆的例子,那麼吉甲這裡就是一個轉折點,所關鍵的事件恰好就是我們剛剛才講到的:以色列人要求自立要有自己的王。
在此之前,在士師的年代,以色列人並不是沒有幹壞事,我們前面所說的第九節基比亞的惡事,就是在士師的時代所做的。但是那就像是兒童頑皮,也會做出壞事,只是在那個時代,以色列人還沒有衝撞抵抗神。
只有在以色列要求自立爲王之後,那麼以色列人就會想著:這是要討神的喜悅還是要討王的喜悅呢?後來掃羅又因非利士人的攻擊,在吉甲等候撒母耳要來獻祭;而掃羅因爲怕民不耐等候會離開他,王就代替撒母耳獻祭,這在神的眼中是極大的惡事。
掃羅他視獻祭這個儀式要重過於順從,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他的命令,耶和華就要因此中斷掃羅家的國位,不讓他們永永遠遠作王,也才有了那一句「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因為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假神和偶像的罪相等。
這些罪還是會有後果的,而現在似乎到了要付出代價的時候了;神藥從他所賜的土地上趕出以色列人的後代,也不再憐愛他們。並且祂要使以法蓮受責罰,根本枯乾。看來還是回應了先知的祈求,有些後代就不要來到這個世上。
只是有些人還是會有生產和生出後代,但是「即或生產,我必殺他們所生的愛子」這是何其可怖又灰暗且不帶有希望的景象,如果人沒有後代,那就好比在源頭處扭緊了水龍頭,那水流勢必就會停止了。
最後先知補上了一句他自己的話,這次他自外於以法蓮之外了,他稱以法蓮民為他們:「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他,他們也必漂流在列國中。」這就好像是先知為以法蓮給定了罪。
在曠野遇見神
在曠野無人處奔跑,我真實的遇見了神; 祂停在我肩上,用我的聲音從背後向我說話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先知定罪以法蓮 (何 9:14)
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憶與以色列的美好(何 9:10)
何西阿書九章:10 主說:「我遇見以色列如葡萄在曠野,我看見你們的列祖如無花果樹上春季初熟的果子。他們卻來到巴力毗珥專拜那可羞恥的,就成為可憎惡的,與他們所愛的一樣。 11 至於以法蓮人,他們的榮耀必如鳥飛去,必不生產,不懷胎,不成孕。 12 縱然養大兒女,我卻必使他們喪子,甚至不留一個。我離棄他們,他們就有禍了。 13 我看以法蓮如推羅栽於美地,以法蓮卻要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於行殺戮的人。」
前面我們看到神誓言要追討以法蓮的罪惡,並預言了以色列人悲慘的命運。在上一段的最後,第9節說「以法蓮深深地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耶和華必紀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應該無話可說了?
我們不願意看到親人吵架甚至是相恨,然而在這個世上,此種爭執或是變得老死不相往來的親戚或是老朋友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不管是多久交情,一但是到了卡死,只能變成一個向下的死循環、只會越來越糟。
若是有這種情況的來到,想要破局的話就必需有一方,通常是由那位生命更加寬宏,更有包容的一方,來主動的打破這個僵局,這才有可能來打破這個死循環。當然、在人與神之間,那個更寬宏的生命只能是神。
於是主又說了此處的這些話,祂說到祂初見以色列的情景,這不是依老賣老,而是在懷念對方那稚嫩生命,好似還能想起那叛逆的少年也有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日子,那是何等的可愛,滿滿都是愛意。
又繼續的回憶下去,從兒童期初入少年期,思考、知識和認知開始萌芽,那好學奮發勤奮的孩子亦是值得我們的愛、值得我們的疼、值得我們額外的花工夫去幫助他、扶植他。直到某一刻,孩子學壞了,交了壞朋友。原來可愛的孩子怎麼學會去傷害他人了,那一刻就是痛心的時刻了。
巴力毗珥的事件發生在伯毗珥,這事有被紀錄在申命記第三,四兩章中。那是在約但河東北出口約十哩地的地方,是外邦人敬拜巴力毗珥的地方。他們自己行淫亂,爲了自己刻了有男女形象的偶像,而以色列人中卻有模仿他們的。
那就是敗壞的開始了,在以色列人之中,斷斷續續的就有人拜巴力,一直沒有斷過,一直到了北國以色列期間,拜巴力變得十分興盛,甚至我們看到亞哈王專心的拜巴力,全國的人民都在效法王,以色列人中甚至少有還紀念耶和華的了。
這就好像是家中的孩子,交到了壞朋友,開始逃學,沾染上了壞習慣。本來還偷偷摸摸的、比如說學抽煙,比如說學賭博,一剛開始還偷偷摸摸的,後來乾脆是逃課和逃家,乾脆是出去混社會,更加的墮落和放蕩,這就是以色列人的景況。
所以神要預言,神要咒詛,他說以法蓮人啊(以色列人中掌權的族)他們的榮耀比如飛鳥飛去,本來他們地的生產豐碩,家族昌盛繁衍,這些都是耶和華的賜福。到現在他們既然離家和壞朋友混,那麼在家中所享受的一切福份就不能再享了。
並且離了家庭的保護,那麼他們就直接面對各種的危險,甚至要受到懲罰;神說他們「縱然養大兒女,我卻必使他們喪子,甚至不留一個。我離棄他們,他們就有禍了。」本來是如同栽於美地的作物那班的美好昌盛,推羅原本是北國有名的城市,卻交在外邦人的手中,那就撤底的殞落了。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追討罪孽 (何 9:6)
何西阿書九章:5 在大會的日子,到耶和華的節期,你們怎樣行呢? 6 看哪,他們逃避災難,埃及人必收殮他們的屍首,摩弗人必葬埋他們的骸骨。他們用銀子做的美物上必長蒺藜,他們的帳篷中必生荊棘。 7 以色列人必知道降罰的日子臨近,報應的時候來到。民說:「做先知的是愚昧,受靈感的是狂妄。」皆因他們多多作孽,大懷怨恨。 8 以法蓮曾做我神守望的,至於先知,在他一切的道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在他神的家中懷怨恨。 9 以法蓮深深地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耶和華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
先知的話語細膩的描述以色列人是如何的被咒詛的。在上一篇的末尾,我們講到先知說:「奠酒也不蒙悅納。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就將以色列人的獻祭不蒙悅納的這件事給訴說了出來。獻祭是人所作的行爲,供物是擺在獻祭的桌子上,一直到時候到了被撤下來,我們也看不出有任何的變化,怎麼說這些祭物是被喜悅的,那些是不蒙悅納的呢?
這些是不是都是出於先知的口而已呢?雖然聽眾和讀者們帶著這樣的懷疑,先知繼續的說:到了大會或是節期的日子,你們又將要如何呢?其實不論是大會或是節期,指的就是以色列的三大節期,逾越節,七七節以及住棚節,不過先知並沒有透漏以下的事情是要在哪一個節期發生。
下面先知就描述一個悲慘的景象:就是有人逃荒、卻曝屍荒野,最後他們的屍骨被外邦人發現。埃及人我們都知道就是埃及的住民啊,那摩弗人又是哪裡的人呢?其實摩弗人就是埃及人,摩弗就只是尼羅河西岸的一個城市的名稱;這樣的說法就有如說中國人和上海人那般,摩弗人只是更精準的定位出是哪裡的埃及人而已。
那麼是否會有以色列人逃難逃到埃及去,在那裡覆滅,日後屍骸被人發現;還是說就有以色列人曝屍荒野,被出境經商的摩弗人給發現了?這兩者皆是有可能的,他們所攜帶的用品,帳篷被後人發現,已然是淹沒在荒煙蔓草之中;這預言還特別強調,是長了荊棘和蒺藜,不知道這是不是象徵著連他們的靈魂都被禁錮了。
那麼以色列人是因為不幸和倒楣才遭受這災難的嗎?確實,有的商旅會在旅程上遭到種種的不幸,但是這些逃荒的以色列人是知道的,他們是惹了耶和華的怒氣,這是遲早要來的報應、臨到他們,他們是暴死在途中,或是死於疾病或是死於乾渴,你看他們的銀質的器皿和美物都留在那裏無人拿取。
先知早早的就向他們警告過:你們得罪了耶和華,降罰的日子就要來到;然而在那時,以色列人卻譏笑說那些話的先知:你們在那裡說什麼傻話呢,說什麼有靈的感動、受感說話,人們是素來都是這樣做,一直都沒事啊。
他們這樣講,不肯聽先知的講論是爲什麼呢?那是因爲他們作孽過多,自知不可能符合神的標準,這是一種自暴自棄的心態,早就知道這些自許爲神的口舌的先知會說什麼了;你們還是閉嘴吧,說話就是觸我們眉頭,於是對於先知就大懷怨恨。
在士師記十九章曾經記載一個恐怖的惡行,當時基比亞的匪徒姦殺一個利未人的妾,經文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至今日,這樣的事沒有行過,也沒有見過」這件事過後,便雅憫支派因為袒護自己人,不肯將犯事者交出,以至和全體以色列各支派爲敵,雙方戰爭,便雅憫幾近被滅族。
當時以法蓮人是站在聯盟軍的那一方,也曾經作爲以色列家的守望者,他們曾經站出來維護神的百姓,作為世代的警醒者;他們曾與先知同在一邊,但是先知呢,經上說「在他一切的道路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在他神的家中懷怨恨」
這是說當初以法蓮人是怎樣的義憤,他們譴責那時的便雅憫人所行的惡;如今,因爲自己所行的惡,和在基比亞那時的惡人一樣,或是更甚。於是、先知就成了他們的網籮了,成爲在神的家中怨恨的積存者。
這一段確實是很難解釋的,也很少人將之正確的解釋出來。不過這裡的總結就是:以色列人當初是怎麼樣的恨惡罪,甚至不惜要除滅便雅憫整個一族;到如今自己也是那樣的敗壞,因此耶和華就必紀念(不忘記)他們的罪孽,也要追討他們的罪惡,就像他們曾經的那樣。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光明之子 (約翰福音精選 24)
光明之子 (約翰福音精選 24)
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
約福 12: 27~ 50
https://youtu.be/ZUcaBw7AIq4?si=ZnftTPulSxdUBa3N
新酒必然失望(何 9:1)
何西阿書九章:1 以色列啊,不要像外邦人歡喜快樂,因為你行邪淫離棄你的神,在各穀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 2 穀場和酒榨都不夠以色列人使用,新酒也必缺乏。 3 他們必不得住耶和華的地,以法蓮卻要歸回埃及,必在亞述吃不潔淨的食物。 4 他們必不得向耶和華奠酒,即便奠酒也不蒙悅納。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的必被玷汙,因他們的食物只為自己的口腹,必不奉入耶和華的殿。
我們進入了第九章,在八章的末尾,先知所傳達的話語是為嚴厲的譴責「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在此之後,可以說是風格一變,或許是在不同的時間段所寫下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話語風格變得非常細膩,敘事放在許多的小事上。
第一句「以色列啊」,就是要再度提醒以色列人的注意,主要和你說話了,下面這些話可能對非當事人的讀者並非是那麼容意瞭解,但是在何西阿說出這些清楚又尖銳的話語的當時,以色列人是明白的;不但是明白而且是應該要緊張的。
那麼外邦人會為什麼而歡喜快樂呢?如果年頭好、在辛勤並的長時間工作之後,若是能獲得好收成,看著曬榖場上堆積如山的穀物時,他們就滿心快樂了。那麼以色列人同樣的是為了得著豐收時就快樂又有什麼錯呢?
為何?問題在於,先知何西阿是在什麼時刻對以色列人寫出或是講出這段話呢?極有可能就是在以色列人的一個豐收的季節,四處都是滿載而歸的農人,穀物與葡萄大量湧入穀場與酒榨。周遭的環境充滿了豐年歡樂的氛圍。人們是不是就可以歡喜快樂了呢?
然而,先知卻說:「不要歡喜快樂。」之前在八章5節時就有經文說耶和華的怒氣,使得「所種的不成禾稼,就是發苗也不結實,即便結實,外邦人必吞吃」。但是結果呢?以色列人收成了許多禾稼啊。然而正當此時分,先知對著他們說:你們不要高興的太早、好像妓女從恩客那而得到賞賜了就快樂了,這就是一種輕蔑且帶著嘲笑的語氣。
先知說:穀場和酒榨都不夠以色列人使用,你們做新酒必要失敗。這是很觸霉頭、好像是澆一盆冷水的話,因爲穀物雖多,如果打穀場不夠,那麼能夠收到倉庫裡的糧食還是有限的,當雨季來臨,還沒有收成好的禾稼穀物也沒有用了。
而葡萄要拿去醡酒,就算你們眼前看到眼前的收成很好,但是酒醡不夠用、那麼收成再多也沒有用;並且先知還落下一個重磅炸彈:你們的新酒必要失敗。和合本只是翻譯出新酒必然缺乏,但是新譯本就翻譯出來了:「新酒也必使他們失望」
也就是說:以色列人看到農作物收成好了就得意了,好像是小人得志般的說:神並沒有對我們憤怒啊!你看收成這麼好,可能祭司也附和的說:神已經喜悅了我們,看啊!有這樣多的收成,神還是喜悅我們的,他們已經忘記了他們所行的邪淫和離棄他們的神。
何西阿還繼續的加碼:你們將不再能住耶和華的地,先知是在咒詛他們將要被擄,有些人要回到他們祖先爲奴之地的埃及;有些人要被擄去亞述地,在那裡他們無法再守著神給他們所設的規矩:你們將要吃不潔淨的食物,你們也不能再向耶和華奠酒(就是獻火祭之後的祭酒)表示他們不再可以自主獻祭。
就算是有人勉強的想辦法獻祭了,那麼神也不會悅納。並且神給出的理由也很奇葩:「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的必被玷汙」。在律法中,在喪家的食物就被算爲是不潔淨,吃那裡食物的人就被算爲不潔淨的。而神也視那些被擄之以色列人如同是死人般的不潔淨。你們長年在外邦的規矩底下生活,一年就獻祭幾天,又怎麼會有可喜悅的祭呢。
你們所產出的食物只是爲自己的口腹,從這句話看來,可能從何西阿講這話之後以色列並不馬上就要滅亡(只是他們自此以後就釀不出好酒,釀出好酒乃被視為耶和華的祝福)他們可能還能有數年可能有自己的收成,可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但是就連這些收成都必不能算是收入耶和華的殿、是神所不喜悅的。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獻祭為罪 (何 8:8)
何西阿書八章:8「以色列被吞吃,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 9 他們投奔亞述,如同獨行的野驢,以法蓮賄買朋黨。 10 他們雖在列邦中賄買人,現在我卻要聚集懲罰他們。他們因君王和首領所加的重擔,日漸衰微。11 「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因此祭壇使他犯罪。 12 我為他寫了律法萬條,他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 13 至於獻給我的祭物,他們自食其肉,耶和華卻不悅納他們。現在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他們必歸回埃及。 14 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建造宮殿,猶大多造堅固城,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
這一段神就詳細的述說以色列國或者是以法蓮、他們失敗的過程。第8節就先說結論「以色列被吞吃,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以色列國就要被吃掉了,國不再成國,沒有自己的政權中心;但是國土還在,那麼就成為容器,可以容納人和物;也是成為資源池,政權可以從中抽取人力和資源;也就是成為人的器皿。
那麼是成為誰的器皿呢?第2節說他們「投奔亞述」從歷史的背景來看,這所指的就是以色列國最後的君王何細亞,他殺了那在國家面臨內憂外患時、也無法解決的 比加王、奪取了他的王位;他天真的以為解決外患的方法,就是給亞述更多的進貢。
他們去到亞述,不只是透過外交的管道給王進貢,他們也很聰明的賄買亞述王朝的朋黨,讓這些人在朝中為他們說話。不得不說以色列人的行事還算是很幹練,但是從先知的話中,神對於這樣做的以色列人滿是嘲諷,說他們就像是無主的野驢;
野驢並不是完全軟弱無力的,但是在被形容為獅子的亞述王國之前,野驢雖然並非是毫無抵抗力,但是它在獅子眼中也是肥肉一塊,是隨時可以被吞吃的。最重要的是因爲野驢是無主的,以法蓮只曉得去討好外邦君王,卻忘記了這幾千年來,一直看顧他們的神。
要知道、在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當中,結交朋友是很普遍的做法,這些朋友的結交不是因爲欽佩對方的人格,也不是因爲對方的交情和恩典;在國家、國際間的結交,往往是因爲權利的勾兌,甚至有的結交、就是用利益換來的,用賄絡買來的。
這裡就是說以法蓮賄買朋黨、在列邦中賄買人,就是用利益去交換對方的一些人來幫助我們;他們是希望可以換得這樣賄買而來的角色能夠幫助自己,但是神卻說「我卻要聚集懲罰他們」並且必需用利益去交換,這些擠出來的利益,是由君王拍板所定的,往後就成為了百姓的負擔,這使得國家日益的衰弱。
另外一項被神譴責的理由竟然是以色列人的祭壇增多。要知道以色列在聖殿有祭壇,在全國的各地也有祭壇,這祭壇不是丘壇,乃是按照摩西的律法向耶和華獻祭所用的祭壇。既然是如此,那為何祭壇越加增、以色列人就越得罪神呢?
因爲祭壇最主要是在爲贖罪所設立的,祭壇的增加是因爲獻祭需求的加增。那為什麼會加增呢,當然有一個原因是因爲人們的犯罪增加了,也有可能是因爲人們富裕了,獻祭時就顯擺他們可以負擔的起更大更多的祭物;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兩者皆有:人們變得更富裕了,但是也變得更多增加犯罪了,
更想不到的,是人們將獻祭成為一種炫耀自家財力的方法;以法蓮的人們,將獻祭看作是節期的一部分,是和律法以及贖罪分開來看待;是啊,神給我們有律法萬條,人們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我只是要獻祭。
比如說我們今天吃粽子,誰還會聯想到在古時有一個憂國憂民的臣子,在被冤屈的情況下投江自盡;這本來是要警惕君王不可昏庸糊塗,但是才過了幾百年,如今誰又能想起這些事。
到如今人們只關心粽子裡面是包什麼餡的,是用那種竹葉包裹又蒸了多久,味道有沒有入到糯米裡面去;這就像是以色列民在獻祭以後自食其肉,家家戶戶的獻祭成為了他們的風味美食,因此耶和華就不悅納他們所獻的祭。
神說祂要追討以色列人的罪惡,他們最終就會回歸埃及,那是敬拜偶像之地。他們忘記造他們的主,他們建造,牧養耕種成為富足,卻忘記和背棄他們的神。於是神說:我要使你們的城邑被火焚燒,你們的宮殿也必被燒滅,這就是等待著以色列國以及君王的命運。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拜牛犢之罪 (何 8:5)
何西阿書八章:4 「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他們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以致被剪除。 5 撒馬利亞啊,耶和華已經丟棄你的牛犢,我的怒氣向拜牛犢的人發作。他們到幾時方能無罪呢? 6 這牛犢出於以色列,是匠人所造的,並不是神。撒馬利亞的牛犢必被打碎。 7 他們所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所種的不成禾稼,就是發苗也不結實,即便結實,外邦人必吞吃。
上次我們已經講到了以色列的核心罪惡就是:他們在重大決策上完全不再尋求神的旨意。從立王、立首領,到國家治理,以色列已經不再問一句:「耶和華的心意如何?」他們按政治利益、人情、勢力、妥協、人為計算來做決定。這是行政程序,還是國民集體的心靈選擇:不讓神作王。
神再訴說以色列人的罪,神說到「他們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以致被剪除」其實我對這一項指控是感到驚訝的。真的嗎?以色列人不是推崇摩西嗎?那麼他們怎麼會不知道以色列人當年爲自己鑄造金牛犢而惹來大禍的事呢?
以色列人真的會再爲自己鑄造金牛犢、並將其當作偶像來敬拜嗎?這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如果撒但有什麼想要誘導以色列人去做的事,讓他們去再度去敬拜金牛犢,那可一定是高高的掛在他列表上面的事。
無論如何,以色列人肯定是犯了拜偶像的罪,神是不會無端的指控的。主說「撒馬利亞啊,耶和華已經丟棄你的牛犢,我的怒氣向拜牛犢的人發作。他們到幾時方能無罪呢?」撒馬利亞是北國以色列曾經的國都,神的指控是向全體以色列人所發出的。
故然我不相信以色列人普遍的會敬拜金牛犢,但我也同樣的不相信以色列人中僅僅只有少數幾人犯了拜偶像的罪;或者他們會拜不同的偶像,但是拜偶像,占卜求庇佑必定是在以色列民中一種普遍的罪,這是神要向那些拜偶像的人發怒氣的原因。
巴力和亞斯塔碌還是外邦人的神,而這個金牛犢乃是以色列人自己發明製造的神,當年的大祭司亞倫還稱之為「耶和華」,但是不管這金牛犢是叫什麼名字,它都不是神、是人手所造的,被人手所造的豈能稱為神呢?這個簡單的道理神早就向以色列人啟示過了,那麼為什麼如今以色列人還要這樣犯罪呢?
所以真正的耶和華神要對這麼幹的以色列人發烈怒,並且說:「這撒馬利亞所出的牛犢要被打碎。」這句話是不是一句雙關語呢?神在說撒馬利亞的牛犢時並沒有加上「金」這個限定詞,會不會是要將以色列人賴以維持生計的畜牧業、牛群也一起打碎呢?
是不是說以色列人敬拜偶像,那麼神就僅僅只打破碎那個偶像,而沒有其它的任何懲處呢?顯然不是的,後面有一句話說「他們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這也是一句智慧話。我們都知道種什麼就收什麼,但是也有一個擴大的效應。
比如說種下的種子是一粒,所收的可以是三十倍、六十倍,和百倍。用這樣的比諭讓人聽起來愉悅。但是如果所說的是:所種的是風呢?那所收到的就會是放大不知道多少倍的暴風,這個比諭要比我們今天所說的蝴蝶效應、早了不知道有多久。
以色列人的行為是愚頑的、那是起了個小風,從這個小風所惹動出來的神的怒氣,那會是暴風。所以神對於以色列人的懲罰絕對不會是砸碎那個偶像而已,神會要重重的懲罰以色列人,不但要奪走他們的牛犢,連他們收成都要奪走。
「所種的不成禾稼,就是發苗也不結實」這是在說以色列所要面對的咒詛嗎?我們真的種什麼就能得什麼嗎?當農民把種子埋在地裡,能不能發芽、發芽了會長出什麼,這些不都是掌握在神的手中嗎?最後,當農民們辛苦的得到少許的收成時,他們的收成還要被外邦人吞吃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