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利門書 8 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 9 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 10 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慕求你。 11 他從前於你沒有益處,但如今於你我都有益處。 12 我現在打發他親自回你那裡去,他是我心上的人。 13 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伺候我。 14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在花了一些篇幅誇獎腓利門之後,保羅很迅速的切換到他的請求,他的中心目的就是爲阿尼西慕請求諒解。本來,保羅可以再慢慢的勸導腓利門,但是有一個問題,因爲這封信是保羅委託阿尼西慕親自去傳遞的,這個時候腓利門可能已經認出阿尼西慕了,也可能會正在怒火中燒之下。
因此,保羅迅速的進入主題,他就說:我、既比你年長、又比你位尊,本來是可以吩咐或是指教你作這合宜的事,但我乃是求你作此事。是哪一件事呢?保羅乃是求腓利門放過阿尼西慕,要知道在羅馬時代,奴隸逃跑是要受嚴重的懲罰的,最起碼是要被打個半死的。
阿尼西慕呢?他知道此次回到老東家的家裡去爲保羅投遞書信是有多危險嗎?我想他明白:按照羅馬的法律來追討,他不但是逃奴、還是竊賊;只要腓力門決意要追討,那他這阿尼西慕就算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那麼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究竟要怎麼樣行才算是合宜的呢?事情是可以這樣行也可以那樣行:將阿尼西慕打了,家中其他的奴僕看到了便渾身發抖,沒有人敢再逃走;如果今天放過他,那麼明天又會有多少奴隸會效法他,從主人家中逃跑呢?
有人說聖經其實並沒有表明可不可以蓄奴,就好像沒有反對一夫多妻制那樣;真的嗎?你們看看第11節:「他從前於你沒有益處,但如今於你我都有益處」家中多一個奴僕,多一份生產力怎麼會是沒有益處呢?但是保羅沒有說出來的話是:恐怕還有虧損吧。
因此在保羅的心中是明顯的反對奴隸制度的。但是如今,阿尼西慕是一個獨立的自由人,那麼保羅和腓利門就多了一位同工,在福音的事工上又是多了一位幫手,這樣才是有益處,要比家中多了一個奴僕要更有價值。
顯然的,保羅本來也覺得應該讓阿尼西慕留在自己的身邊,這是在13節當中,保羅在那裡委婉的向腓利門建議的:讓他留在自己的身邊,算是代替你行一件善事,伺候一位在福音中勇敢的工人、如今又被捆鎖了,有著許多的不便。
這就是保羅的立場,看起來似乎是為自己牟利了,找一個免費的勞動力幫了自己;這個本來該是腓利門逃奴的,不是該回到原本的主人身邊是更對嗎?如今為了顯得腓利門是寬弘大諒,免去了他的責罰也就夠了,其它的事還是要依法而行才對啊。
是的,在名義上,腓利門是有主人的名份,既然是主僕,阿尼西慕是應該順服和聽命於主人的。因此就算是保羅想要阿尼西慕來服事自己,他也要向腓利門來討要。如果腓利門答應了,那麼便算是腓利門甘心的善行,保羅也多了一位幫手,是於兩人都有好處的。
那麼、如果保羅也反對奴隸制度,那為什麼不就讓腓利門當場就將阿尼西慕給釋放了,就此給他自由的身份,也不必再去侍奉任何人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其他的奴隸看到了又該如何想呢?
他們會想:阿尼西慕偷了錢又逃跑了,在外頭只是因為信了和主人一樣的教,回來了之後主人便釋放他了,讓他成為自由人;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對他們又是產生怎麼樣的激勵呢?這種想法又會產生什麼社會影響呢?
可惜,這個如今我們看來最仁道主義的方法、只會讓基督教成為奴隸制度的仇敵;如果廣大的奴隸都會想藉著信主而得自由,那麼許多的奴隸主人和政府,也都會為了經濟利益而不得不禁止和打壓基督教;這不就是害了福音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