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

不求自己的喜悅(羅15:1)

羅馬書十五章「1 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 2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 3 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4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人活在世上,多半都是求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喜悅、自己的好處,不是嗎?我們什麼時候會替他人著想呢?很少,除非對方是我們所關心的人、所愛的人,那樣我們就會念想著對方的好處;像是父母對待兒女,戀愛中的人對待對方;
 
保羅要弟兄們對人要多擔待,不求自己的喜悅,不是叫新進人員,也不是要候被讓長輩;我們中華文化要我們敬老尊賢是因為長輩們要比我們多經歷許多人生的歷程,要比我們更為尊貴;我們用教化來要求後輩遵行,用社會的禮教來規範大家如此來行;
 
但是保羅不是用規條來要求弟兄來擔待、或者是要尊重牧師長老;乃是反過來要求堅固的人多擔待軟弱的人;誰是堅固的人?很可能是資深的弟兄,但也可能是還年輕的弟兄,不管他們是資深資淺,保羅要求他們多擔待是因為他們能夠,如果一個人雖然在教會裡資格老,但是還是不能擔待軟弱的弟兄,那麼他還算不上堅固;
 
堅固的人不是說他愛主多堅定、也多蒙主祝福的人;一個堅固的人是不管在什麼遭遇之中,他對主的信靠都不改變,並且對於主所交託的,他也能夠持守的人;彼得在還不夠堅固的時候是任意妄為的,又好講大話的人,但是當他成熟了以後,主對他說:你愛我就牧養我的小羊;
 
能夠吃乾糧、能夠負擔向前行,那是只有長大成人者才能做到的,軟弱的弟兄還是比較像世人多些,保羅也沒有苛求他們太多;而堅固的人會開始漸漸的像基督,保羅於是說「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
 
在哥林多前書十章中,保羅就曾經說過「23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24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不為自己的益處,而是為別人的益處,這是像基督之人才行得出來的,世人就不是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呢?不顧自己、反而為著他人,這不是這個世界教我們的;只有我們的主是這樣開始行的,他在地上短暫一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我們,甚至於不求自己多活一刻;
 
基督在世上醫病趕鬼行神跡,沒有一次是為了自己的益處,許多人從他那裡得了好處(超過萬人),而他的目的卻不是贏得所有的人(的稱讚),然而在眾人之中他建立了一小群人,十一個門徒以及一些外圍的門徒,如此而已;但是他卻建造了那些生命,那就值得了;
 
我們也是一樣,我們叫鄰舍喜悅、使人得益處,我們也不要妄想每一個受了好處的人都能夠「建立德行」,(連耶穌都做不到的,我們又怎麼能這樣不切實際的期望);但若是其中有一些人,或者是幾次中間有一次能夠幫助到、不管是你真正的鄰居,或者是你教會中的弟兄姐妹能夠建立德行,或者是建立了生命,那就是值得了;願上帝幫助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叫弟兄跌倒的一概不做才好(羅14:21)

羅馬書十四章「21 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 22 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 23 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
 
可人讓人跌倒有許多種方法,有人吃了禁誡的食物或者是拜偶像的食物,我們如果是去嚴厲的譴責他,都可能讓人失去了信心,這是其一;其二就是例如如果有弟兄看到他們所認識的長老或是牧者,比如是去吃廟會或者是拜拜,也會有人會因此而跌倒的;
 
所以保羅也在哥林多前書十章中說`「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24 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凡事都可行是指我們一切的行事為人不管怎麼行,不過也是在身外,並非是在身內,所以論到行為的本身,是和我們的得救無關;所以其實凡事都可行,沒有一件是行了就會讓我們一定不得救的;在傳統的信仰當中自殺是一定不能得到涉免的;
 
所以在高樓火災過後,或者是像九一一事件中的雙塔倒塌中,都有人因受不了火燒的熱度或是濃煙的嗆而跳樓自殺,連這種事情都會在基督徒之中引發討論:跳樓自殺者究竟可不可以得救;其實這事還是救恩與人的行為無關,只是與我們和主的關係有關而已;
 
但是這裡保羅也說了:「許多事如果叫弟兄跌倒了,一概不做才好」;如果有基督徒或是牧者自殺了,總會是引發許多人跌倒,我們有信心相信凡事都可行者,就繼續那樣子相信就好了,保羅的意思是說你不必去行出來你相信是可行的事,這樣就能不在絆倒人的事上自責,這樣的人是有福的;
 
馬太福音18:7主所說過的話:「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連主都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可見要真的不絆倒人那是真的很難,主雖然知道此事很難,但是還是說絆倒人的是有禍了;
 
因此我們有些事守著不是為自己守著,乃是為免得絆倒人而守著;例如說我們就不會去吃拜拜之物,不是因為我們害怕拜拜之物能夠傷害我們、或是怕偶像之鬼會勝過我們;其實乃是我們不想讓人誤會我們這些在基督教裡面做教導的人也去吃拜拜,好像拿拜偶像此事不算是一回事那樣;
 
我們知道進入廟中或是吃拜拜都不算是一回事,但是那些信心軟弱的,並不知道我們進入廟中乃是將那些偶像之鬼踏在腳下,也不會損及我們與主的關係;但他們若是模仿我們的行為進入廟中或是吃拜拜之物,那他們就是有疑心的;不確定我們必定勝過偶像,也不確定那樣做會不會惹得主怒,沒有如此的信心卻如此的入廟吃祭物,那就是有罪的;
 
我們做任何事都必需確知不會損及我們與主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從事任何事都必需是要出於信心的原因;我們如果做任何事,不是出於信心,亦就是不確定是否會損及我們與主的關係,卻仍然去做,那就是罪了,因為我們將那件事的地位放在與主的關係之前,那確實是罪;求神保守我們、引導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追求和睦與彼此建立德行(羅14:19)

羅馬書十四章「17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18 在這幾樣上服侍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 19 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20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
 
為什麼保羅要寫羅馬書十四章十五章?他是在講述教會內弟兄姐妹的相處;羅馬書十四章一開始就講不要爭辯,也講到不要論斷,並講到如何與信信軟弱的人相處;這些都是在述說弟兄姐妹們之間會有不同的看見,以及信心高低的不同,甚至到會有爭議,意見分歧的程度;
 
我們就算是與弟兄的意見很不同,也不可爭辯和論斷弟兄,特別是在食物與守日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面;這就是我們應改要追求和睦,因為我們是弟兄;在第十九節中保羅提到兩樣追求,除了和睦之外,另一件要追求的事是彼此建立德行;
 
我們的建立德行是神的工程,在這裡提了一次我們務要追求建立德行,到了十五章第二節又說我們要幫助那些不堅固的弟兄姐妹(鄰舍)建立德行;兩次提到建立德行,而且都是堅固的要幫助不堅固的,有信心的要幫助和接納軟弱的,為什麼呢,因為那是神在我們身上建立的工程;

很多人看羅馬書都是看到了這一節那一節的教導我們真理,也告訴我們應該要如何行,但是卻是缺乏一個總的認識;許多人因為是讀經讀到這裡,就自認是堅固的,是有信心的,那麼主的心意是要我們幫助弟兄姐妹建立德行;很少人會想到其實自己就是拿不堅固的,是那軟弱的,是需要建立德行的;
 
什麼是建立德行?英文就是 Edification,哥林多前書這個字是翻譯成造就人;不管是建立或是造就,都不是讓我們保持原狀,而是要改變;當我們在初信的時候要改變,當我們信主多年後還是要改變;生命的建造在每一個基督徒的身上,只要我們還活著就不會停止;
 
而建造常常是需要有人提醒我們的不對之處,我們應當追求和睦,但我們也當要彼此建造;本章要我們不要和弟兄姐妹爭辯,也不可論斷他們,這些都不是好的建造對方的方式;建造應當要以真理為出發點,但同時也當要以愛心為依據,而爭辯和論斷會讓人遠離愛心;
 
然而挪除了爭辯和論斷之後,也不能就此改以冷漠來對待弟兄;冷漠是愛的相反,表面上的彼此和睦可以是用彼此忽視來作為代價的;如果我們對弟兄姊妹的錯誤都不聞不問,那麼就是忽視對方了;如何在彼此和睦的情況下又能夠彼此建造,這就是需要智慧了;
 
保羅在羅馬書的這裡並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行,反倒是在其他寫給傳道人的書信如提摩太書和提多書裡面有詳細的論述;但是在這裡他是用典範來告訴我們,一個典範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另外一個典範就是本書的作者、保羅他自己;
 
保羅用書信來諄諄教誨在羅馬的弟兄姊妹們,也教育我們其他所有的基督徒,他不用爭辯和論斷攻擊對方,只是用耐心與愛心把神的心意和真理給寫明出來;教導弟兄姐妹來學習;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更是如此,他乃是用自身作為榜樣,讓門徒們都看到他是如何行的,也將真理給闡明了出來,讓世人看到真道的亮光;
 
除此之外,主還差遣像保羅這樣,千千萬萬的傳道人來建造我們;更以聖靈來讓我們因著建造而生長,使我們有他自己的生命;感謝讚美我們的主,願上帝賜福給你們。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信仰的價值

當武漢市民發現自己所住的城市將要因為冠狀病毒而進行封城時,(是的,從消息漏出來,真正進行封城行動有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有許多武漢市名就想要逃走,事後官方公布大概有五百萬人在這段時間逃出了武漢,你們能怪這些出逃的人嗎?
 
不能,因為逃走乃是人遇到困難以及恐懼的時候會產生的自然反應;當然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不是那麼值得好驕傲的,但是我們都不能確定自己在同樣的情況下會不會也做同樣的事;但是再接下來所發生的事就漸漸讓人可以看出人性的險惡了。
 
一個稍微有一點責任心的人,如果是自己剛剛出了疫區,就一定會小心觀察自己有沒有染都一併,畢竟這是關係到自己的生命、不是嗎?再來便是如果是自己染上了疫病,那麼我會不會講這個疫病也傳染給別人,所以我知道有些人在出了疫區後,有進行了自我隔離。
 
但是有一些例子卻讓人非常驚訝,有人明明知道自己正在發燒,卻吞食退燒藥以蒙騙海關,好登上飛機到外國去玩(想把病毒傳遍全世界嗎?)或者是已經發燒了,還拒絕就醫,以免遭受隔離,還到處的使用大眾交通工作,出入公眾場所。
 
正當有些台灣人在批評中國人的種種出格的行為,新聞有報導出有一位台商剛從武漢返回台灣,也是知道自己已經在發燒,還跑去酒家歡樂,找小姐坐檯,以至真的傳染這種肺炎給人;現在這個真相被調查出來,這位台商可能要面臨三年有期徒刑的判刑。

當然還有人見到機會就開始囤積物資,甚至是或者特別是醫療物資、口罩、消毒水,要趁機發財,這些損人利己的事卻有很多人爭相從事。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有出格的行為?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可以毫不在意別人的健康、甚至是眾人的建康?因為他們自私,因為他們對生命、對這個世界缺少一種尊重,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敬畏神;是的,有的人可能會懼怕三年的有期徒刑,但卻是一點也不敬畏神;這就是世間的律法也還是有其必要的原因。
 
然而世間的律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人總有這種僥倖的心理,認為自己可以犯了法律所不允許的事,但是不會被抓到也不用受罰;他們不再乎其它所有的事,而唯一再乎的是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財產,和自己的自由;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法律要帶著嚴厲的懲罰,傷害到那些人所在乎的,他們才知道害怕。
 
對生命的尊重,社會道德感,不犯罪的最起碼的榮譽都沒有,為什麼人會淪落到這樣?因為沒有神!當人以為沒有神的時候,就敢於作出以上的那些事出來;當人們以為沒有神的時候,就存在僥倖的心理,我可以犯某些事,沒有人會知道,也不會有後果!
 
所以像中國這樣壓制基督教,迫害教會的國家時在很笨;他們的領導人也步想想將信仰從人們的價值觀裡面拿掉的話,那他們會得到什麼樣的人民?那些人民又能夠做出什麼樣的事出來?所以我一點也不奇怪為什麼上次的 SARS以及這次的武漢肺炎都是出於中國,而且其中又出了那麼多自私自利的事情。
 
當1912年一艘巨輪在黑暗又冰冷的北大西洋遇到船難的時候,船上有上千名的乘客決定要讓婦女和小孩首先登上剩餘的救生艇,要知道在那種情況下不能夠坐上救生艇等於是註定要死亡;他們有條不紊的進行這項登艇的活動,沒有人抗議,沒有人抓狂,因為當時船上的美國和英國的乘客絕大多數都是基督徒。我不敢想像如果這超船上搭的都是中國乘客或是台灣乘客,這又會是怎麼樣的決定?
 
此時有一個日本乘客聽到了這個決定,便潛回艙房,照了剃刀剃了鬍鬚和腿毛,再穿上女裝,最後順利的搭上了救生艇。當人只能看到今生的時候,我們的一生還剩下幾小時還是十幾二十年,或是多少財產就成了特別重要的事;因為這是他全部僅有的了。
 
但是一個有永生盼望的基督徒,幾十年地上的生活和財富比起永生以及天上的榮耀起來,卻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這就是信仰的力量;而國家有了許多有信仰人民,那就是對國家有著巨大的價值;這一篇文章是純粹以世人價值的觀點來看信仰,提供給執政掌權者參考。


看重神所看重的(羅14:18)

羅馬書十四章「17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18 在這幾樣上服侍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 19 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20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
 
在這裡保羅又提醒我們另外一個屬靈的原則,那就是雖然律法都是外添的、是教導我們的,但是外添的律法卻是為了真實的目的,有的是為了要我們學習敬畏,有的是要我們學習愛人;不論是哪一種學習的方式,最終是要我們能夠愛神與愛人;
 
律法中有關於吃喝的規矩嗎?有的,神希望我們尊重和遵守他給我們的命令嗎,當然希望,但是神給我們命令卻是有其目的和期盼的;當我們在當學生時,老師也會給我們作業,數學作業要我們學好數學,英文作業是要我們學好英文;
 
如果我們有外國朋友來了、和我們聊天也需要我們的幫助,這是使我們學習英文口語的大好機會,也是助人為樂的好事;但你有英文作業還沒有做,你是撇下朋友回去做作業去,還是掌握機會和人聊天練口語?如果你的英文老師知道你的情況,他會讚成你用什麼方法呢?
 
馬太福音23章「23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24 你們這瞎眼領路的,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
 
這是主耶穌告訴我們的,律法是重要的,因為那是從神而來的,但是律法的目的是要我們要學習到公義,憐憫和信實;如果我們守律法守到細微末節,但是我們卻在公義憐憫和信實的事情上給虧損了,那麼我們所守的律法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
 
在馬可福音七章當中記載了主耶穌講的一件事,就是神要我們孝敬父母,但是按照律法我們也該要奉獻,「11 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说:我所當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12 以後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13 這就是你們承接遗傳,廢了 神的道。你們還作许多這樣的事。」
 
各位弟兄姐妹們,神所要的是什麼呢?神所要的是要建立我們,所以保羅說「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如果說我們只是為了讓人嚴格遵守律法,卻破壞神要建立人的工程,那麼就是捨本逐末,或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削足適履,把腳趾頭砍了,為了是可以塞進鞋子裡去。
 
食物應不應該要潔淨,當然應該,我們也不該吃一些對我們身體有害的食物,當然更不應該以此開餐館、那樣危害就更大了;所以注意食物的安全都是對的;但是若是因為要揪舉人家的食物的不潔淨,就將人打傷打殘,那就是過火了,比食物傷人還要更甚;
 
因此,我們因為追求食物的潔淨,對於自己,對於別人,不以愛心為出發點,卻以爭競、妒忌、或是自己要顯得高人一等的心態、去提出糾正,這不就是法利賽人復生在基督的教會之中嗎?這也是主譴責法利賽人的主要原因,因為次要的食物,卻讓貴重的人跌倒,那這就更是神眼中的罪了;願神幫助我們,不要犯這一類的錯,我們更應當看重神所看重的,使他的旨意成全,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不因食物禁誡起紛爭(羅14:16)

羅馬書十四章「15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 16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 17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18 在這幾樣上服侍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
 
保羅又繼續講論食物的禁誡,因為現在的基督教並沒有什麼食物的禁誡;猷太人禁吃豬肉,但是現在基督徒差不多都會吃豬肉,所以大家可能難以體會這一段的經文,如果我們再加碼,回到哥林多前書八章,拜偶像的食物,我們可不可以吃呢?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教會當中真的有弟兄姐妹吃了廟會的食物,那我們可以作些什麼呢?
 
我們可以告誡他們,吃拜偶像之物,小心失去救恩嗎?保羅告訴我們不可以,因為基督已經替他死了,我們有什麼資格批評他呢,更何況我們由真理當中清楚的知道、就算是拜偶像的食物也只不過是食物而已,和交鬼拜偶像不同;而若是神潔淨的,偶像之物不能傷我們分毫(不能將之當作俗物);
 
主耶穌也說過「18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汙穢人? 19 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20 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汙穢人。 21 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 22 偷盜、凶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 23 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那才能污穢人。」
 
雖然哥林多前書第十章中保羅也說「20 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 神;我不願意你們與鬼相交。21 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保羅說他不願意弟兄們吃祭鬼的食物,那是要顯出基督徒的氣節出來,那是一種漢賊不兩立,不共戴天的氣概,是基督徒應概有的,是和食物本身無關的,也不是因為假偶像之靈是否可以害我們;但是若我們就這件事批評弟兄,你本是好心,但是若是你用嚇唬的方式,編派一些玄之又玄的理由,這樣你可能摧毀他的信心,這就是因食物敗壞弟兄;
 
你本來作這事是因為要維護他基督徒的氣節,是好心;但是你所用的理由一傳出去,就可能有人批評你的神學混亂,真理不明,裝神弄鬼;這樣就是你的善被人毀謗了;你看看,為了食物這樣的事惹出這麼多的麻煩,而且是真正的麻煩,這樣值得嗎?
 
所以提摩太後書2:5「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就是保羅在告訴我們,在基督教裡的原則,不管是做什麼事,我們不能離開真道和真理;便宜行事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可能要大過正作用,更主要的是:這不是主所喜悅的辦法,所以不能得冠冕;
 
「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我們不能用禁誡食物或者是禁食來討神的喜悅;神既然已經將萬物都賜給我們當食物,那我們禁誡食物或是禁食就不能討神的喜悅;神是喜愛公義的神,他喜歡我們能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我們的神同行(同心),我們若能這樣就是遠離惡了;(彌迦書6:8)
 
與我們的神同行就是順服聖靈,而若是因貪好食物而不能自禁、那就是體貼肉體;「6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7 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8 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羅馬書8章)
 
我想神的道理在各種事上都是一致的即使是在食物這麼小的事上也一樣,感謝讚美主讓我們在各樣的事上都可以看到你一致的真理顯明,感謝讚美主,願上帝賜福給你們。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羅馬書講經 (28)

羅馬書講經 (28)
在罪上死了,豈可仍在罪中活呢
 
你們藉著基督的身體,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們歸於別人,就是歸於那從死裡復活的,叫我們結果子給神
 
低流量,無影像版本在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ezK4g8xDw
。。。想你的朋友也能看到這篇嗎,請按讚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