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阿書十章:9 「以色列啊,你從基比亞的日子以來時常犯罪。你們的先人曾站在那裡,現今住基比亞的人以為攻擊罪孽之輩的戰事臨不到自己。 10 我必隨意懲罰他們!他們為兩樣的罪所纏,列邦的民必聚集攻擊他們。 11 以法蓮是馴良的母牛犢,喜愛踹穀,我卻將軛加在牠肥美的頸項上。我要使以法蓮拉套,猶大必耕田,雅各必耙地。12 「你們要為自己栽種公義,就能收割慈愛。現今正是尋求耶和華的時候,你們要開墾荒地,等他臨到,使公義如雨降在你們身上。
在上一篇中,我們介紹了先知對以色列的警告;最終,他述說了一個令人心働的景像,他說到那時,甚至是死了都無人掩埋,以至於他們要呼喊,大山和小山啊,倒在我們身上、來遮蓋我們;這樣的敘述在聖經是絕無僅有,以至於主耶穌在告訴人們不必爲他而苦,要爲自己哭時也引用;在啟示錄中,當第六封印打開時,也有類似的講法。
先知的話到這裡就告一段落,本篇所開始的十章9節,很可能是另一段的紀錄,說話者也從第三方的先知,轉變爲主自己;我們只要看其的口吻。就知道除主之外無人能夠這樣說話,無人能有權能夠懲罰以色列人:
這一段所記載的、就是主對以色列人的喊話,所以開頭就說「以色列啊,你從基比亞的日子以來時常犯罪」主在呼叫以色列人,回想起在基比亞的日子。我們又講到了基比亞,曾經在上一章就講到基比亞,那是以色列人犯下駭人聽聞的重罪,以至引發內戰的地方。
我們不再挖基比亞的歷史,主是在說:從那個時候開始,現今(指何西阿時期)的以色列人可能早就不再想起自己的先祖就在那裡犯罪的歷史,心想過去的事和我們有什麼相關,那些因罪孽而引起的內戰之事必不再臨到我們。
但是主說「我必隨意懲罰他們」又說「列邦的民必聚集攻擊他們」。後者我們已經見識到了,可是爲什麼主要說「隨意懲罰他們」?請看中間所漏掉的那句「他們為兩樣的罪所纏」也就是以色列人還是陷在罪中,因此神要懲罰他們,至於用什麼方式來懲罰,那就是隨主的意思了。
至於是哪兩樣罪所纏繞呢?在這裡並沒有說,只是我們用搜尋的方式找到耶利米書二章13節說「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這說的就是以色列人不再信靠神,以及爲自己雕刻假神的罪。
以上都是譴責,那麼以色列人真的就沒有救了嗎?也不盡然!其實早在第五章的時候我就說過,何阿西書從第五章到第十章都是在譴責以色列人,我們也一直讀著這些灰暗的話語,一直到了這裡我們才迎來反轉,看到了一些希望。
在下來,主用了農業社會最熟悉最能了解的事物來舉例:「以法蓮是馴良的母牛犢」,「我要使以法蓮拉套,猶大必耕田,雅各必耙地」以法蓮原是馴良的,也是自由的,但是自由變成散慢,散慢帶來的會是犯罪、也無法帶來收成。
主說「要把軛戴在他的頸項上」,這裡講了三個以色列的名字,以法蓮,猶大和雅各,用來命名牛的名字。其實這是三代的以色列人的名字,以法蓮是約瑟的兒子,雅各是約瑟的父親。這三隻牛都要爲農活努力。
那麼所耕種的是什麼呢?「你們要為自己栽種公義,就能收割慈愛」這就是以色列被揀選爲神子民的真正意義了。神對於諾亞的後代並非都是相同的要求,只有雅各的後代才被稱為以色利人,而以色列人才有要追求公義的要求,而所換取的就是神特殊的慈愛。
開墾荒地容易嗎?其實並不容易,只是荒地若不開墾,恐怕就會長出雜草與荊棘蒺藜出來。那是當世的外邦人所面對的,沒有什麼好果子給結出來。唯有爲主作工的,公義必如春雨降在他們的身上。
主來的時候要帶來雨水,當然雨水還不是收成;雨水會使所栽種的生長。爲何主要說是公義如雨呢?這聽起來是有些耳熟啊,讓我們再繼續的看下去。
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栽種公義,收割慈愛 (何10:1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