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阿書六章: 6 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 7 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 8 基列是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 9 強盜成群,怎樣埋伏殺人,祭司結黨,也照樣在示劍的路上殺戮,行了邪惡。 10 在以色列家我見了可憎的事,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以色列被玷汙。 11 猶大啊,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
第6節的「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在日後還被主耶穌多次的引用過,在馬太福音九章處就用了這句話來解說:我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又在馬太福音12章用過這句話,當法利賽人為難耶穌的門徒掐麥穗來吃時,所用的也是這句話。
雖然按照經文的引用上,它們好像都在引用這裡的何西阿書,但是實際上這就只能說明這就真的是神的真性情、以及人們對於神一直是存在誤解的;人以爲神向人所要的就是祭祀,所以他們踴躍的獻上祭祀,以爲只要這樣做就會萌神的庇佑。
當人們對他人不仁義,也不肯善待他們的雇工和家人,甚至對於家中養的牲口都諸般苛刻,甚至是虐待;但是他們卻想著神能夠善待他們,於是他們來到神的殿中、以誠摯的心、獻上他們的祭祀,期盼能有好結果。
如果沒有神、如果那個神是個假神、只要享受人的敬拜和獻祭的假神,他這麼作,或許出門右轉以後還真的碰上什麼好運氣,撿到了什麼錢或是珠寶之類的;但是只要神是真的神、是創造萬物並以慈愛待萬物的神,也就是他所虐待的那些人和萬物,這樣的獻祭者、又怎麼能夠得蒙神的喜悅呢?
這樣的人會以爲神只要奉上祭祀就能保守他,那就是因爲不認識神,甚至是當他在惡待他人、以虐待萬物取樂的時候,那就是因爲他不認識神、或者以爲神是無能的、是既看不到也管不著我們的惡行的。
所以下一句的話就是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真認識神的人才能行出合於神心意的事來,神也就喜愛這樣的人、也要勝過那些所獻上的燔祭。這些話神啟示了,在何西阿之前,撒母耳就告訴掃羅王:「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啟、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
這些話不是沒有啟示給以色列人,然而以色列人呢?這裡說「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 」亞當是如何背約呢?神交待亞當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園中有一棵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是不可吃的,但是亞當卻吃了,這就是亞當的背約,也開啟了人與神分離的路途。
以色列人被神選爲屬祂的子民,也領受了從神而來的約,這本來應該是修復關係的新旅程,但是他們卻和他們的祖先一樣,不!還要更甚於他們的祖先,不但是被約,還在境內向神行各樣的詭詐之事。
在下面,神就列舉了以色列人所行的各樣惡事。在基列,這是一個在聖經中常被提到的地名,是在約但河以東的山地,神說那是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有強盜成群,埋伏殺人,祭司也結黨,照樣在示劍的路上行了殺戮。
在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或許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或許是創世記34章,雅各的兩個兒子西勉和利未(祭司?)聯合起來殺害了那些無辜的示劍人,他們在行了割禮之後,被應許可以歸向神之後就被殺害了。
或者是神又說: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這種事應該是幾乎是多到不可查考吧。在神譴責以色列的各族時,唯獨對於猶大一族,神給出了一個比較中性的,也未曾定論的一句預言:「在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 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
何西阿書是在北國被亞述所滅亡之時,那時就有被擄之民,和後來南國被巴比倫所滅之後的被擄之民又不一樣,那麼何時是被擄之時歸來的時候呢?是否是和南國的被擄之民一起歸回呢?還是20世紀全球各地的猶太人歸回呢?
神要使猶大從苦境中轉回,使他們從被擄,到有所依歸,恢復他們原來的景況?總之,神會給猶大人民會有一個交待的。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良善與祭祀(何 6: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