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哈該書簡介(該 1:1)

哈該書一章:1 大流士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藉先知哈該,向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薩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說: 2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 3 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 4 「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 5 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 6 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
 
哈該是生於巴比倫,也就是生在以色列人被擄之後的外邦居住地,但是跟著所羅巴伯以及大祭司約書亞一起返回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二世建立的波斯帝國,他採用了不同於巴比倫帝國時期的作風,之前的巴比倫王篤信要將征服之地的貴冑擄來,以保證屬地的忠誠。
 
但是馬代波斯人,自己也曾身爲被征服的一族,知道這樣做會召來極大的怨恨,因此波斯帝國的成立,就更改這種將征服各族的貴胄扣押在帝國核心圈的做法,於是居魯士王就下令要各族可以返回他們的原居住地。
 
隨著所羅巴伯以及大祭司約書亞回到了破敗的耶路撒冷之後,百廢待興,以色列人在那邊重修祭壇,再來便是要修築城牆,要知道在耶路撒冷的四周還有許多的異族的窺視,若是沒有城牆的保護,他們也不能安居在耶路撒冷。
 
果然外族就使盡各種方法,甚至誣告以色列人修築城牆是為了謀反,在亞哈隨魯王和亞達薛西王年間不斷地控告以色列人,他們聯絡省長及各層官員不斷的上書,致使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的工程終於全部停工。
 
到了亞達薛西王的酒政尼希米向王請求後,耶路撒冷的城牆終於可以繼續的修建,以至於全城牆的完工,以色列人大肆慶祝,這是保障了以色列人的安全,但是聖殿似乎並沒有完全的完工。

尼希米也記載了他是如何恢復了祭司工作的制度,這也顯示了若沒有領袖,就算是祭司也是因循苟且,不思進取的過日子的。只是為主熱心的尼希米,他的省長任期也隨著亞達薛西王的離世而終了,他最後很可能是也離開了耶路撒冷。
 
亞達薛西王薨,大流士王即位,以色列人還是一直的安於現狀,耶路撒冷有了城牆之後,他們不怕外敵的入侵,可以正常的工作和做生意。祭司們呢、也能收取奉獻和祭祀,好像一切都很安穩,既然是如此,那也就沒有必要做出任何的變動。
 
但是神卻不是這樣看的,耶和華就藉著先知哈該說話,這話是給以色列民的領袖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的;但是其實也是給所有的以色列百姓的,因為其中的第一句話就指出以色列百姓的現狀和心態。
 
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到。百姓有沒有這樣說呢?可能並不是真的如此說的,他們只是在找各種各樣的藉口,不去修繕聖殿,永遠可以找到更有急迫性的工作和事務;至於聖殿,還能夠用就可以了啦。
 
那到底聖殿是荒涼到什麼程度呢?可能就像我們今日所說的毛坯房,從一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就是它乃是有屋頂但是沒有天花板。屋頂是要擋住下雨或是落雪的,那是一定必須要有的;但是天花板就是屬於裝修,在以色列百姓的眼中或許是看為可有可無的。
 
然而真的是可有可無的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就好像我們問:神的保守是不是可有可無的?神的造物之功已畢,世界看似可以自己運轉,以色列人也可以自己耕種;城牆也已經建好,以色列人也可以拿起武器保衛自己,那麼是否神的保守就是可有可無的呢?我們到下一篇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