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全然成聖之禱告(帖前5:23)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23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24 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

25 請弟兄們為我們禱告。 26 與眾弟兄親嘴問安務要聖潔。 27 我指著主囑咐你們,要把這信念給眾弟兄聽。28 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同在!

保羅要弟兄姊妹們: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查驗,美善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就這樣的領受從神而來的教訓,再謹言慎行,凡事查驗,有疑難的可能還可以向弟兄姐妹們互相參查,教會也要禁戒弟兄姊妹們做各樣的惡事。

那是否如此了。就能達成神對我們要成為聖潔的要求?答案是也不是,在23節這裡保羅告訴弟兄姐妹們: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可見我們要成為聖潔,特別是要全然成聖,還是必須要靠神自己的工作。

神差使聖靈感動先知,再將感動指示我們;這感動中也要我們行美善之事和禁絕惡事。但這些事靠我們自己恐怕都做不到,不要說做到完美且兼顧聖潔了。唯有神親自來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在這些事上圓滿,也保守我們。

正如保羅所說的,神要使我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保羅在這裡用了三個字、就是靈與魂與身子,都會要得蒙保守。要知道我們的思想與算計都存在於魂的層面,我們領受了聖言,立了心志,便想要遵行;若能遵行,便才能保守我們的身體也成爲聖潔。

然而這是容易做到的事嗎?在世上也有聖人的教訓、如在我們的文化中,有孔夫子教化眾人;我們若是看那些教訓,難道寫得不好、教訓得不好嗎?但是世人又是如何呢,還不是一樣道德敗壞,道理也淪喪嗎?

可見人從學習教訓當中,並不能真正的潔淨自己;我們更是對自己的靈亦是一無所知,時而思想一掠而過,時而又有邪念縈繞,這些的惡念恐怕都是從靈中而來;我們連靈裡到底是怎樣的運作都不知,那又怎麼能夠潔淨我們自己的靈呢?

這等工作全然只能夠靠神來使我們的靈成爲聖潔,而我們的靈若是成為聖潔,那麼靈也可以使我們的魂也成爲聖潔,進而也讓我們的身體也成爲聖潔,這便是神的作為使我們全然成聖,是從靈、到魂與體的全然成聖,這是神的保守。

唯有如此,一生在主內這樣持守之人,在主耶穌基督再來降臨的時候才能夠站立的住,完全無可指摘。保羅最後以此勉勵弟兄姊妹們要忍耐等候主的再來,帖撒羅尼迦書信勉勵基督徒即使是在患難中也要持守,也要知道我們持守的方向是什麼。

聖靈給我們的感動以及先知的教導,都是美善之事,不會叫我們行惡事。我們與主同活可能並非是一帆風順,或是承受豐盛和發達;他要我們所行的事或者也是不容易的,或者是要放下自己的,但是我們要知道,那找我們的神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我們,使我們全然成聖,也可以永遠與主同活。

書信的最後,保羅也請弟兄們為他們禱告,這樣的禱告是人人都需要的,當然保羅也會為弟兄姐妹們禱告,不但是受教的需要禱告,就連是教導人的也是需要禱告的,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同在,也與我們同在。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凡事查驗美善的要持守(帖前5:21)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9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20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 21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 22 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23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我們上次講了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但是要小心什麼才是真正的聖靈感動,今天我們再加上「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這也是聖靈感動的延伸,因爲並非是每個人都可以有聖靈的感動的,於是就有先知將他所得著的感動給說了出來,這就是先知的講論,其中重要的一種。
 
那麼現在還有衍生的,那就是將以往先知所說過的神所賜的話語,那些被記載下來的,再傳授給那些尚未聽過的人,那也就是先知的講論。所以我們常常也將講道當作先知的講論,對於神的道,那我們是不能藐視的。
 
然而與聖靈的感動也有一樣問題的,就是會不會有假的先知講論呢?很不幸的,也是有假的,我們看到在各種牧者之間,對於同一段的經文,不同的牧者也會有不同的解釋,不但是不同,甚至有相左嚴重的,那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這就是21節所說的「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和合本在這裡加了一個「但」字,其它的文本也有類似這樣的表示,這也就是說在聖靈的感動上、在先知的講論上,我們都要凡事查驗,若是善美的要持守。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是對於不善的和不美的,那我們是否還要持守呢?我們也看到22節也說「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真正的聖靈感動和正確的先知講論是不會叫我們去做惡事的。雖然也有人會舉例:神要先知何西阿娶一個妓女爲妻,那這是美善的事嗎?
 
對於普通人來說大約都不算是,但是對何西阿而言並不同,那是因爲何西阿是個先知,他對於神的啟示是很清楚的,是不會弄錯的。再者就是神在這件事上也有隱藏的美意,讓先知更能體會神對不忠的以色列民仍然是有大愛的,這也是有深層的美意的。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自稱是先知,有聖靈的感動要我們去做某某事,比如在我們的這個時代中,就有先知說要去買比特幣,並說這是神的旨意要賜福給愛神的人。那麼我們應不應該要去照做呢?
 
或許從結果方面,並且僅從金錢的角度上看起來就是對的。如果我在一聽到這話的時候就去買比特幣的話,那麼我在這上面已經賺很多了;但是若有人比特幣正在高點的時候聽到這話、也去買了,那麼這個時候他還是高點套牢的呢。
 
對於我們廣大的神子民來說,有許多許多的美善的事可以要去持守,也還有許多的惡事要禁戒不做的;這些的感動和啟示早就賜給我們了,但我們恐怕都還做不到,有許多神已經啟示的美善事我們尚且不做,神要我們禁戒的惡事我們倒去做。光是這些事我們都還相離甚遠。
 
聖靈的感動和先知的講論是要我們都去持守和禁戒的,而不是讓我們選擇性的去遵守或是禁戒的。比如說可以讓我發財的就去遵守,但是會讓我們辛苦的就不想去遵行。神的旨意不是讓我們選擇對我們有利的才去行的。
 
神有命令讓我們去行或是禁止的目地乃是要我們全然成聖。這我們要留到下一篇再來更多的討論。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非洲箴言(箴30:1)

 箴言三十篇:1 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言語,就是真言。2 這人對以鐵和烏甲說:我比眾人更蠢笨,也沒有人的聰明。 3 我沒有學好智慧,也不認識至聖者。 4 誰升天又降下來?誰聚風在掌握中?誰包水在衣服裡?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什麼?他兒子名叫什麼?你知道嗎?5 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淨的,投靠他的,他便做他們的盾牌。 6 他的言語你不可加添,恐怕他責備你,你就顯為說謊言的。
 
箴言的三十篇是一篇很不一樣的箴言。哪裡不一樣?首先他不是所羅門所寫的箴言,我們到目前爲止的箴言,雖然至少有兩部分,但都是由所羅門所寫的箴言,但是在這裡,作者將自己的名字給寫了出來,他的名字是亞古珥。

在這一段當中其實提到四個名字,他自己的名字,他父親的名字,還有兩位是這篇箴言所給的受益者,也就是聽者的名字。從這四個名字當中呢,我們可以歸納而得到什麼呢?可以說是四個不見經傳的名字。

為什麼這樣說呢,至少我們可以說在聖經的各書卷當中,我們並沒有看到他們的名字;不但沒有在書中看到,他們的名字也好似不像是猶太人的名字啊。事實上如果我看原文的話:Agur, Jakeh, Lthiel, and Ucal,這些名字看起來更像是非洲名字。
 
所以下面的話其實只是推測,這些人可能就是非洲人,在所羅門的時期我們知道曾經有南方女王來拜見所羅門,南方女王所來自的國度就是如今的衣索比亞,可能這些名字就是那裡的非洲名字。
 
不但是名字很像,而且我們可以從後面的箴言當中,看出這些箴言真的是很具有我們所說的「土味」,這不是一個貶損語氣,就是在說他的言語非常的接地氣,很生活化,也用了很多動物的習性來作為比諭。
 
他在自己的箴言當中,首先是自承他其實沒有智慧,也沒有某些人聰明,甚至他居然用蠢笨來形容他自己。這是怎麼回事?這可不是我們期待的箴言作者的自稱之詞啊!這和箴言第一篇中所羅門自稱他寫箴言的目的: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當然他雖然是這樣說,我們不能真的就當他就是蠢笨,我們只能認爲他是謙卑,是自謙之詞,否則真的蠢笨之人還留話要教導其他人嗎?當然不啦。他在自己謙卑了一陣子之後,還特別講了他自己是不認識至聖者的。如果他不是猶太人的話,這句話倒也合於身份。
 
注意,我乃是說他是合於身份,而不是說他真的是:比較起猶太人來說是真的不認識至聖者,當然、這也是他自謙之話。但是他後面的幾個問題,他問了,我們也看了,那我們業真的是啞口無言了,原來在他自謙的時候,我們也真的不應該太驕傲。

是誰升天又降下來?誰聚風在掌握中?誰包水在衣服裡?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什麼?他兒子名叫什麼?你知道嗎?他說的幾樣是至聖者的大能大力,像是立定地的四極,那不就是神嗎?但是我們知道神的名字叫什麼嗎?他的兒子的名字又叫什麼呢?誰又能說他自己知道呢?
 
事實上沒有人靠自己的力量能夠得以知道這些答案的,唯有因爲得著了神的啟示我們可以從神的話語中窺探到神所讓我們領受的。所以我們豈不是應當鄭重寶貴神的話語,對於神的話語是不可加添(其實也不可減少)這樣的人所傳的話,才是真言嘛。



人的關係 (傳道書 主日學 9)

人的關係 (傳道書 主日學 9)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傳道書 4: 4 ~16

 

https://youtu.be/ZF7Hy3LJsSY?si=g2GzhPkrRx6vQLbg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得道者多助 (箴言簡介 45 )

得道者多助 (箴言簡介 45 )

邦國因有罪過,君王就多更換。因有聰明、知識的人
箴言 28:1~18
1 惡人雖無人追趕也逃跑,義人卻膽壯像獅子。 2 邦國因有罪過,君王就多更換。因有聰明、知識的人,國必長存。 3 窮人欺壓貧民,好像暴雨沖沒糧食。 4 違棄律法的誇獎惡人,遵守律法的卻與惡人相爭。 5 壞人不明白公義,唯有尋求耶和華的無不明白。 6 行為純正的窮乏人,勝過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7 謹守律法的是智慧之子,與貪食人做伴的卻羞辱其父。 8 人以厚利加增財物,是給那憐憫窮人者積蓄的。 9 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 10 誘惑正直人行惡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裡;唯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11 富足人自以為有智慧,但聰明的貧窮人能將他查透。 12 義人得志,有大榮耀;惡人興起,人就躲藏。 13 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 14 常存敬畏的便為有福,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裡。 15 暴虐的君王轄制貧民,好像吼叫的獅子、覓食的熊。 16 無知的君多行暴虐,以貪財為可恨的必年長日久。 17 背負流人血之罪的必往坑裡奔跑,誰也不可攔阻他。 18 行動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彎曲的立時跌倒。
https://youtu.be/HxM-4Dq1zKU?si=8dCDcaGexbWW-7-m




聖靈的感動(帖前5:19)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9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20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 21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 22 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
 
保羅在這信末的叮嚀當中,給出了數句最重要的叮嚀,前面我們才講了「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再下來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要真正的明白這句話的重要,我們先要明白什麼是聖靈的感動,還有爲什麼聖靈要感動我們;並且一定要能夠學會分別什麼是聖靈的感動,什麼是自己裡面的感動,還有甚至是魔鬼也可能會感動我們。
 
聖靈是可以給人感動的,自古以來的先知能夠說預言,那都是因爲受了聖靈的感動,像是先知以西結進入了神的異象當中,看見天開了,他看見了許多許多在地上見不著的現象和物見,那麼他是真的被提到天上去嗎?還是被聖靈感動,就看見了那異象?
 
我們或者在從前還會有所疑問,但是在21世紀之後,我們看見了虛擬真實(VR)科技的應用,讓人在家中坐著,就可以到不同的世界當中去冒險或是遊玩。聖靈的感動如果是強烈的也可以是如此的。
 
當然以西結的例子只是少數,更多的聖靈感動的例子更多像是約珥書當中所說的:「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 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珥2:28)
 
聖靈可以讓人說預言,作異夢,見異象;異象和異夢就不用說太多了,因爲我們若是遇見了,就會知道那是異象和異夢,因爲我們平日自己並不會見到異象和異夢。我們雖然會作夢,但是我們的夢總是片段和破碎的;但是異夢便不同了,它是要使我們記得它的內容的,因此會是清晰和可記憶的。
 
那麼說預言呢?說預言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預言是神感動我們要說話,例如當保羅在安提阿教會時(當時名叫掃羅)幾位先知就受感說話,要差派他和巴拿巴出去傳福音,那麼這幾位先知是如何知道他們是受聖靈感動而說話的呢?還是他們是受自己的感動的呢?
 
其實這真的是很難分辨的,這就是爲何神要感動多位先知說一樣的預言;因為他們是沒有事先溝通排練的,會說一模一樣的話那只能是因爲他們是同感一靈;但是對他們每一個來說,他們的感動也只能是模糊如在迷霧當中。
 
在民數記十二章當中,當米利暗與亞倫反叛摩西時,他們因為自己也可以聽到神向他們的感動說話。就瞧不起摩西的地位,認爲誰都可以替代摩西的地位,那時神出來開口說話「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我耶和華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然後神又說對於摩西,乃是明說。是面對面說話,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象。
 
因此即使是先知,在領受異象與神的話語之際,除非是神向我們顯現,我們也還是如在夢中;這就是先知要爲神的話語把關的重要了,先知必需要能夠甄別這感動是來自神,還是來自於自己的感動,這就是後面兩節經文的重要了,但是我們要到下一篇再來說了。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常常喜樂(帖前5:16)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 要常常喜樂, 17 不住地禱告, 18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保羅在寫給帖撒羅尼迦的弟兄們的書信的末尾,勸勉弟兄們在這場光明與黑暗的爭鬥之中要警惕、謹守、還要弟兄們彼此勸勉,互相勉勵;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勸勉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這是何等嚴肅的大陣仗,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但是在這樣緊張、肅穆的語境當中,他突然的講起: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禱告和謝恩我們能明白,這像是保羅的語句和要求,但是「要常常喜樂」出現在這裡,好像和前面的勸勉並不太連續似的。
 
在這段經文當中,保羅就給了解釋,他說「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爲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原來這是神給我們定的旨意啊,難怪不是那麼容易瞭解,爲何教會都在患難中,神還要我們要常常喜樂。
 
箴言17章22節早就告訴我們:「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世界上的患難除了可以壓迫我們的肉體之外,也可以影響我們的靈魂。然而真正使靈魂受傷的不是世上的擊打,而是恐懼,懷疑,苦毒以及失去信心。
 
然而我們有喜樂是我們的良藥,當然喜樂並不是唯一的良藥,但它卻是帶頭的藥引。如果我們能夠喜樂,那恐懼還能轄制我們嗎?那我們還能苦毒嗎?那我們還能失去信心沒有盼望嗎?只要我們能夠喜樂,這些都可以克服。
 
然而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喜樂呢?我們是否可以來看個喜劇,聽個笑話來笑一下?這或許可以讓我暫時的笑一笑,也可以讓警張的心情暫時放鬆,但是那並不是真喜樂,這樣的快樂我們可以說是喜笑,那是由外而內的,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好處的,但是並不持久。
 
喜樂乃是從靈裡面出來的,神是可以讓我們喜樂的,像神也曾使耶穌喜樂那樣,這也是聖靈所結出果子的一味;即使在外在環境看來是不能歡喜快樂的情況下,神也可以讓我們喜樂。那如果是如此,我們要如何才能喜樂呢?
 
我們或者不能控制喜樂,但若我們提醒自己要喜樂,喜樂的效果就可以展現;但是要真正的求得喜樂,那我們所該作的就是禱告和謝恩。在腓力比書四章中、保羅就寫到: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是的,喜樂要靠主,那要怎麼做呢?保羅又接著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你看,這就是喜樂的辦法。
 
保羅要我們喜樂,說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定的旨意,有了旨意那我們就照著去做,雖然好像看起來並不太容易,特別是喜樂,但是我們照著旨意、做著做著就發覺我們真的喜樂了;只要我們願意遵從神的旨意,神的旨意就在我們身上成全了。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不可以惡報惡(帖5:14)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4  我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 15 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
 
保羅在信中要帖撒羅尼迦要謹守教誨,要謹守紀念,期盼主耶穌的再來,並且不可忘記主所賜的誡命,那也就是要弟兄們彼此相愛。除此之外,保羅還要弟兄們要敬重那些在他們中間勞苦之人,就是那些治理他們,勸誡他們之人。
 
此外,在帖撒羅尼迦前書的這裡,保羅對弟兄姊妹們還有一些叮囑,要大家彼此和睦,又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這就讓我們知道基督徒也並非是人人同心,也會有不同心和不和睦的,但是我們要盡量和睦;教會當中也會有些不守規矩的人,那我們要警誡他們,這是對他們的幫助。
 
正如保羅所說的,在教會之中是會有人、在各種不同景況之中的。有的人比較幸運,或者主是恩待他們的,他們在信主以及在此之後的人生中,一直是很順利的。或許他們不會碰到灰心或是軟弱的景況。
 
然而我不能就此以爲、所有的人都是如此的順利。會有的人在信主後仍然要面對嚴峻的生活,也可能會有諸事不順利的景況;有的信徒或者會對信主灰心,認爲傳道人所說的神是幫助我們的神,是供應我們的神,認爲那是虛假的。我們對於這樣的人就要勉勵他們;對於軟弱無助的人,還要扶助他們,這讓他們看到神仍然是愛他們的,是藉著我們在愛他們。
 
這就是保羅告訴我們這句話的意思,這對我們是一句勸告而非是一個要求;好在這並不是一個要求,否則我們可能都是在這件事上是失敗的,能夠作到這一點的人也並不多;即使是如此,但是我們或者都受過了這句勸告的好處,曾經有別人容忍了我們、幫助過我們。
 
每個人在信主初期的時候,因為或者我們並不明白神話語所啟示給我們的心意,或者我們知道了但卻是有許多世上的顧慮或是因爲自己的軟弱而行不出來;相反的、或許我們也曾對於神的教訓感到懷疑;或者是我行我素的不管不顧神給我們的規矩,行了違反神心意的事。
 
例如我們都看過基督徒有離婚再嫁娶的,或許不是真的是離婚的,也可能只是同居以後還又分開再換對象的。那還是看得見的,也有在明面上看不見的,例如在奉獻的事上七折八扣的,那只有他自己和神知道。基督徒中甚至有偷竊的,作假見證的,對人嫉妒以及怨恨的,這些往往是無人可知的。
 
這些人我們知道了,或許也都容忍了;如果知道了,也規勸過了,開導過了;或者我們自己也都在某些方面也已經都受過了人的好處;如今若是我們有機會幫助別人,那我們也要扶助別人,在過程中還要經過忍耐。
 
保羅還特別警告我們:無論是誰,我們都不可以以惡報惡。當有人冒犯了我們,我們不可以如世人所作的以其人之道還諸其人之身。要知道、當我們將惡行給行了出來,不論我們的動機是不是只是報復找回我們所認爲的公平;當我們行惡時,那我們就是惡人了。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方式確實是神告訴我們的公平,而某些人所行的,確實也值得這樣的報應。但是若是在以往,神對我們也實行這樣的公平的話,那我們自己也要滅亡而無法得著神的恩典了。
 
所以既然神給我們機會,我們受過了神的恩典。當我們有機會將這恩典流經我們的手也流轉給別人時,我們不可以硬心,自己受了恩典卻以惡行來報復他人,無憐憫的人也不能在審判中得著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