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神不聽的禱告(亞7:7)

撒迦利亞書七章: 7 當耶路撒冷和四圍的城邑有居民,正興盛,南地高原有人居住的時候,耶和華藉從前的先知所宣告的話,你們不當聽嗎?」8 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撒迦利亞說: 9 「萬軍之耶和華曾對你們的列祖如此說:『要按至理判斷,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 10 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誰都不可心裡謀害弟兄。』 11 他們卻不肯聽從,扭轉肩頭,塞耳不聽, 12 使心硬如金鋼石,不聽律法和萬軍之耶和華用靈藉從前的先知所說的話。故此,萬軍之耶和華大發烈怒。 13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曾呼喚他們,他們不聽,將來他們呼求我,我也不聽。 14 我必以旋風吹散他們到素不認識的萬國中。這樣,他們的地就荒涼,甚至無人來往經過,因為他們使美好之地荒涼了。」
 
耶和華告訴伯特利那些齋戒、哭泣、禱告的群體:「你們吃喝,不是爲自己吃、爲自己喝嗎?」就是神在說:說你們是吃齋還是吃什麼、那都是你們自己的決定,和我無關;這就是爲什麼以色列人還是要被擄滿了七十年之後,才得以回歸,一年也少不了。
 
你們的齋戒什麼的並不重要也起不了任何影響!那麼重要的是什麼呢?主告訴他們說:當以往耶路撒冷還昌盛繁茂的時候,我豈沒有話對當時的先知說嗎?你們沒有聽那些話嗎?難道你們不當聽嗎?主是在說:這些事要比事後的齋戒禱告要重要多了。

那麼那些話語裡面所說的是什麼呢?要按至理判斷,那就是公義;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誰都不可心裡謀害弟兄。這些教訓就是要人們要愛人如己。要以公義與和平來待人。
 
甚至於這些話是那麼的耳熟能詳,都不用神和我們覆述,我們就已經知道神要說什麼了,不用人說、都知道要慈愛憐憫弟兄;我們可以朗朗上口,但是化成教訓是這樣,但是說真的,那又要怎麼落實呢,什麼叫作慈愛、什麼叫作憐憫呢?對誰要如此呢?又要作些什麼呢?
 
你見到有人在你的街角擺攤賣食物,你可能會聯想到小攤小販又要帶來髒亂和吵雜。希望他們趕快消失。或者你看到一戶人家似乎是住了太多的人,特別又有太多的小孩子,常常會伴隨著打鬧和哭泣聲,你希望他們最好是被房東給趕走,
 
如果我們不去思想,那我們大概會嫌惡他們,但其實他們可能就是最需要慈愛和憐憫的對象。不規矩的小販商業行爲是因爲他們負擔不起開設賣場的費用;而過多擁擠的居住壞境,更是說明了他們他們缺少資源,僅需要一個謀生賺錢之路。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豈不是最基本的嗎?沒有錯,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如果基本的教訓我們都想不到也做不到;那麼當我們自己遇到事再來禱告、哭求,要神來拯救你,那又有什麼用呢?你若對別人不義,欺壓,迫害,那他們哭求的時候,耶和華又豈不聽呢?
 
11節描寫的很真實「他們卻不肯聽從,扭轉肩頭,塞耳不聽, 使心硬如金鋼石,不聽律法和萬軍之耶和華用靈藉從前的先知所說的話」。說真的,你不能不說以色列人有恆心有毅力,他們齋戒禱告都能進行了七十年;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們的不聽和不從,也可以一直的持續下去。
 
因爲這些不需要訓練,這些性質就鑲嵌在人們的骨子裡面。我們喜歡有人爲我們帶來賞心悅目的鮮花與食物,可以讓我們更加的豐盛與順利;但卻討厭有人在我們面前哭喊有需求,有需要,需要我們伸手幫助。
 
因此我們就容易「扭轉肩頭,塞耳不聽, 使心硬如金鋼石」。不是那裡沒有需求,而是我們選擇扭頭塞耳不聽不見,這樣我們就無需看見問題而要有憐憫。就算我們看見了那裡有憐憫的需要,但是我們又使我們的心硬,這樣我們便可以找到我們的心安,使心硬如金鋼石。
 
便是這樣,神終於對以色列人發烈怒,祂呼喚他們,他們不聽也不改;於是祂使得他們被風吹散,散布到列邦之中,就有如以色列人的被擄,將來還有更甚的;這樣當他們向神呼求、哭嚎、齋戒禱告,祂也同樣的不聽也不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