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

勞碌也是虛空(傳2:18)

傳道書二章:18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 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20 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 21 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
 
智慧王所羅門說: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這是王以他的智慧所說的。他方才說過智慧也是虛空;智慧雖然勝過狂妄和愚眛,但是智慧人和愚眛人都免不了要面對年老和死亡,然而智慧所能產生的結論也是推理而出的,是不是真理還是要經過事實的檢驗。
 
我們在上一篇中就以耶穌基督的復活以然推翻了智慧王的結論,我們的主不但自己復活也要讓跟隨他的人復活,那麼智慧根據過往的經驗所得出來的結論 或是找出來的最佳生活態度,可能反而會讓智慧的人最終是得到損失,那麼我們現下就來看看智慧王對於勞碌所說的又是什麼。
 
王說他恨惡一切的勞碌,光是從這句話我們就知道這句話必會有問題,勞碌是我們所不喜悅的,這我們了解,但是一切的勞碌都要被厭惡,這是不是太絕對 太極端了啊?這樣當查考者和原作者的觀念不同時,那是有點危險的,所以我們還是好好的看看原作者的原因和理由。
 
智慧人說:他如今勞碌的所得的將會要留給他以後的人,這是指他身後就不再能享受這些勞碌所得之物。我想這真的是利己主義了,這也告訴我們這個論述是建立在一個對他自身成立的環境跟條件之下,就是說他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物質供他的餘生所用。
 
我們就以多數人的情況而論,如果我們停止勞動,那我們已經所有的是足夠支撐我們剩下的餘生嗎?所以我們必需要勞碌、固然是辛苦,但是我們勞碌的果實就可以供給我們生活所需之物。所以我們可以不喜歡勞碌,但是我們也要感激我們可以有機會勞碌而帶來維持生命的溫飽。
 
但是我們也同意智慧者對於在某一條件下成立之後的觀點,當我們已然有滿足自己所需的條件之後,再加增的勞碌那就是虛空了;這樣的勞碌所得的,我們不是生來就帶來了,我們死了以後也一樣的都帶不走;美其名是可以留給我們的後人,但是我們所謂的後人真的能夠繼承我們的遺志和希望嗎?恐怕對多數的人來說還是不能。
 
一般來說我們的後人所指的就是我們的兒女,再遠一點就是指我們的孫兒女而已;那問題是我們真的認識我們的兒女嗎?我們雖然和我們的兒女相處的時間要多過與他人的相處,我們有的知識和想法也會傳承和訓練給我們的兒女,我們的兒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我們的延伸。
 
但是我們的兒女並不真的是我們的延伸,每一個人的存在並不是作為另一個人的延伸,他一定是有他自己存在的意義、自己的想法;這些意義和想法,我們往往都不會知道,我們也不一定會認同;那麼我們勞碌積攢的,如果不是為自己所用而是要留給我們的後人,其實真的是沒有多少好處。
 
我們常常會看到許多的例子,父母因為喜歡或是擅長某一項事業,就建立起了企業或者是生意,到了兒女長成了以後,就想要傳承給兒女,這個時候他就說那是為他兒女所建造的企業或生意;但是兒女可能會有自己喜歡或者是擅長的東西,他們反而會覺得這樣硬加給他的企業或者生意的擔子,成了阻止或者是妨礙他們伸展自己的抱負、因而將之視若棄履、不願承擔。
 
當然也有的人是願意接受那果實的,不過不一定是按照父母的期望來接受的;財富對於多數的人來講通常都是一種資源,有了這些資源就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也有的人承接了遺產以後開始學會了揮霍的,最終不但對那承受產業的人無益、反而是有害,後來害了他們的一生。
 
雖然說智者在這裡所使用的語言有些誇張之嫌,但是我們也還是不得不承認:智者的言語當中有其寶貴的成分在內;從一開始我們勞碌可以說是必須的,我們必須為自己賺得溫飽;但是我們勞碌著勞碌著、就成為習慣了;在我們已經有了生活所需的時候,我們還是習慣性的勞碌,這樣就是成為積攢了。
 
我們的積攢要留給誰呢?對我們自己有好處嗎?對於接受我們積攢果實的他們 又有好處嗎?不得不說,或許這些勞碌還真的都是虛空、或許這些勞碌還不如完全沒有,就像是智者在這裡所說的,不但是虛空而且還是大患;願上帝幫助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