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言出必行的代價(林後10:10)

哥林多後書十章:「8 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 9 我說這話,免得你們以為我寫信是要威嚇你們。 10 因為有人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厲害,及至見面,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 11 這等人當想,我們不在那裡的時候信上的言語如何,見面的時候,行事也必如何。」
 
保羅在這裡說他就這個權柄稍微的誇口,他是不是真的誇口了呢?他這樣作是有什麼目的呢?要知道在保羅的心目中,誇口的是件該感到慚愧的事情;這和許多人誇口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榮耀、是完全相反的;保羅知道平常的誇口是值得羞愧的,但是他在這裡誇口神所賜給他的權柄卻是不需要慚愧;
 
為什麼?他把神賜給他權柄的這件事,是為了要造就人而不是為了要敗壞人,一定要在這裡解釋清楚,否則有些人會以為保羅是在用權柄威嚇他們,這就是第9節以及以後的數節經文,保羅一定要講清楚的事情;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保羅其實是很不想提這件事情,只是不得不講;
 
因為有人已經在哥林多教會這邊以己之心來度人,也就是猜測自己是如何、那麼別人一定也是如何;這些人看保羅所寫的書信是如此的有權威,但是直至見到面,卻發現他長的卻是其貌不揚的、言語又不講究;用我們中國人的說法就是:保羅在講話的時候用的是白話文、而非之乎者也的文言文,這看起來是誠實的一段話,實在是在譏笑保羅;
 
除了笑保羅人言不配文之外,這些人還質疑保羅事否能夠言出必行,言行合一?言出必行或是言行一致重不重要啊?那當然很重要,是一項美德;但是如果我們言出必行的代價,是要用別人的生命來付這個代價的話,那麼我們會不會堅持自己的言出必行呢?
 
我想讀過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帝講究君無戲言,也有一些小故事告訴我們有某些人就是喪命在這個君無戲言的上面;皇帝為了維護皇權的尊嚴,就連一句話出口都必需擲地有聲,為此甚至是不惜殺人;他們怕只要一句話改口了,以後帝王再講話就沒人信了;
 
保羅知道誇口是不好的,但是他依然要在這裡誇口;他也知道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是好的,可以幫助他建立使徒的權威,將幾個人送上他們的滅亡又算是什麼呢!但是他不能這樣作,為何呢?因為憐憫和寬容、也就是都是為了別人的益處;
 
小孩子出門不肯好好穿衣服、穿鞋子,又不肯放下手中的玩具,媽媽怎麼辦?她會說:"你再不出來、媽媽就自己先走了,留你一個人在家裡,一個人在家好可怕,你就要哭哭了!";可是那一個媽媽在講完這種話三分鐘以後、就真的一聲不響的就自己離開的了?不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等待、不是嗎?
 
如果上帝真的言出必行、不帶有任何的憐憫,我們早就因犯了罪而滅絕了;感謝上帝因為他有極大的憐憫和寬容;既然神是如此的寬容,那我們作為神工人的,豈不是更要照著主人的心意而行?神的工人常常要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和得失,不計較旁人怎麼樣看待我們,總是要用各種方法方式去造就人,勸勉人;
 
這是因為愛的緣故,所以基督教從來就不是一種修身養性,而是生命的拯救,感謝讚美主,願上帝賜福給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