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耶穌的問 (問2)

在前一天我們剛提到問,並說有人提問的時候是別有用心,他的提問不在於尋找答案,而是有其它的目的。並舉出一個假先知的問題為例。我今天要告訴你們另一個例子,他也很擅長提問,而且常常提問,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耶穌。
耶穌會不會是因為不知道或是不懂才要問?不會的。祂在提問以先、早就明白對方的軟弱和需要。例如在 路加福因十章23節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中,一個律法師來問耶穌關於要愛我們鄰舍的誡命中,誰才是我們的鄰舍?、他這麼問就是想要先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算是在律法的要求上合格,所以才這麼問。而耶穌不直接回達他,只是慢條斯理的講了一個故事,最後再問他一個問題。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就這麼一問,逼得那律法師要好好思考才能回答。這就是耶穌提問的目的,只有在認真思考了之後,人才能真正明白。還有耶穌在行五餅二魚的神蹟之前,祂要先問所腓力: 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準備行神蹟的耶穌怎麼會問腓力該怎麼做呢?祂問的目的就是要試驗腓力的信心,看他會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果然這個時候的腓力還是在想人的辦法。反倒是安德列帶了那個有餅和魚的孩子到耶穌面前。 (莫非他聽過以利亞、以利沙所行過為餵飽多人的神蹟,知道主才有答案。)
當祭司和長老們在聖殿中質問耶穌的權柄時,耶穌反問他們:"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 (馬太21:23)祭司和長老們要先商量才好回答耶穌、可見他們要計算,但越計算就越不敢答,耶穌就這樣也不回答他們的質問。
耶穌復活後三次問彼得是否愛祂,更是真正的神來之問。三次不認主的彼得,因為耶穌這三問讓彼得得到三次改正錯誤的機會,耶穌給了彼得三次悔過妄言,又三次做不到的罪。詳情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問不一定是馬上要你的答覆, 問是要你想,用心想; 問你是要給你機會,這就是耶穌的問。當耶穌問你:"你願意放下一切來跟從我嗎?" 你會怎麼回答祂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