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人無視神的拯救(路7:31)

路加福音七章「31 主又說:「這樣,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的人呢?他們好像什麼呢? 32 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啼哭!』 33 施洗的約翰來,不吃餅不喝酒,你們說他是被鬼附著的。 34 人子來,也吃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35 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
 
前面說到「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沒有受過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倒是百姓和稅吏受了約翰的洗,就以神為義;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本來應該是從事宗教活動的人群,他們卻不接受那源自於神的呼召,不願意悔改受洗(約翰傳的是悔改的洗)
 
這個現象是僅止於宗教人仕嗎?並非是僅只於此,主下面要講的話是對著整個世代的人講的,他用比喻來比喻這世代的人:「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啼哭!』」
 
主用到吹笛和舉哀兩種呼叫作例子,吹笛是猷太人有婚禮的時刻招來賓客的傳統;我們在某些電影上也看過,有人吹著輕快又歡樂的笛聲,告訴大家盛宴就要開始,賓客們則歡喜跳著舞,或者會跟隨吹笛的人邊走邊跳舞,這就是吹笛;
 
舉哀是指喪家穿著合宜的喪服(麻布衣服)對著路人哀哭;而路人看到這樣的景象就知道這一家有喪;於禮,親戚朋友或是甚至是路人就當與喪家一起哀傷,這就是舉哀與哭泣;
 
為什麼主要用孩童在街市上彼此呼叫來作比喻呢?我在這裡提一個我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見解:那是因為孩童很善長玩一種遊戲叫作扮家家,他們可以在沒有真事發生的時候就先情境扮演;如果是大人吹笛或是舉哀就表示真事正在上演,而孩童吹笛或是舉哀就是在預演而已。
 
雖說是預演,但那也是會真實來到的;當時候到了,天使就要奉命吹角,不管是拯救或是審判那就是真實的臨到了,那個就是大人在吹笛或是舉哀;而當大家都是孩童,市集的東邊在吹笛跳舞,西邊在舉哀哭泣,你要去哪一邊?還是你就是無動於衷?
 
眾先知與主耶穌都向我們啟示:希伯來書一章「1 神既在古時藉着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喻列祖,2 就在這末世,藉着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着他創造諸世界。」但是我們一看:「哈,和我們一樣也不過是人!」結果呢?許多人就無動於衷。
 
為什麼我們無動於衷?因為我們太聰明不好騙啊,這就是如今的世代與古時的世代最大不同之處;我們多疑又要看証據;我們找到一點點的懷疑點就大大的質疑;施洗約翰只吃蝗蟲野蜜,人說他是被鬼附的;人子來,也吃也喝,人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這是不是今日世代的寫照,耶穌在猷太百姓當中傳道,有誰信他呢;他傳的是福音是好消息,是吹笛,人們不隨之起舞;主講到將要來的審判,那就是舉哀,人們也不以為意,沒人要為之哀哭;今天基督徒雖然知道了耶穌是主,但是對與主所傳的福音和審判的訊習,又是真的明白和理解嗎?我們下一次再來講,願上帝賜福給你們,感謝讚美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