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多書三章:9 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 10 分門結黨的人,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 11 因為知道這等人已經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做。
這段話是在告誡提多,要小心哪些人,不要和他們過多的糾纏。誠然、我們在地上推動主要我們去從事的事工,是要向外推展,要接觸更多的人;教會的組成也是人,也會有人與人的交流和討論,這些是免不了的;但是保羅在這裡說,有些人,我們要避免太多的接觸。
什麼樣的人呢?不是不信神的人、而是信了神、但是偏信的人。對於不信神的人或是信假神的人,我們可以和他辯論,神也會幫助我們,像是以利亞與巴力的先知鬥法,神也從天上降下火來證明唯有他才是真神。
但是對於那些已經信神的、但是信偏的人,我說句不好聽的話、連耶穌都辯不贏他們;當然這是開玩笑的,就算是主辯不贏他們,主也可以行神蹟奇事來讓他們啞口無言,或是種下種子,讓他們消化消化,或許終有一天他們會翻轉。
但是這種方式不是誰都能用的,教會裡面有許多信心各種不同層次的會友們;提多身為教會的監督,即使不是有意的,但是他若與異端的宗教人士多方多次的辯論或是討論信仰方面的問題除非是用不了多久就將對方勸返轉了,否則難免因爲會友們關注提多,也關注了異端人士的討論,這樣就在教會裡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所以保羅說這樣的辯論和空談是虛妄無益的;另外就是那種在教會內製造分裂、分門結黨的人,這是另外一種應當要小心注意的人。什麼是分門結黨的呢,就是那些参加了教會;但是在教會內又不肯順服於真道,一定要講述另一種論述的人。
比如說,像是在教內說神又賜給他另外一種啟示,要人相信他的啟示也是真的,例如像是約瑟 史密斯(摩門教的創辦人)他就說神給他另外一套的啟示,像這樣的人就是在教會內分門結黨了。保羅要提多怎麼樣呢?保羅說要提多警戒他們,若他們不悔改,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
這真是最嚴厲的教訓了,這是不是對自己人比外人還要狠呢?看看約瑟史密斯的例子,可能就是在起初的時候,當地的牧者和他切割的不夠快,或是他自己也是很有營銷的一套,就吸引了許多人,很多人原本就是基督徒的,跟隨他。
不是說保羅對自己人的教訓太嚴厲,只是我們知道最能騙人的謊言就是在謊話之中参加一些真話;或是在真理之中参雜一些虛假騙人的教訓,這樣就最容易騙到人,所以保羅爲了多數的弟兄姊妹,就要提多迅速和那背道的人切割。
這樣的人已經學了真理,但卻不按真理而行;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受了仇敵(也就是魔鬼)的引誘,就將對象指向上帝的子民,偷取神的羊。這些人,保羅說、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所傳的是和真理不同,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做。
這樣的人,希伯來書6章當中有特別的講到:4 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嚐過天恩的滋味,又與聖靈有分,並嚐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全能的人,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重新懊悔了。還有第10章26節*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
主對於明明知道真道卻背道的人是嚴厲的,這也就是保羅所給出的教訓也是嚴厲的:叫提多迅速的與他們切割,即使在相聚甚遠,要使用書信在有限的話語當中,也要告訴他,確保弟兄姊妹是要行在真道中。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分門結黨的 (提3:10)
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做正經事 (提3:8)
提多書三章:8 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地講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做正經事業。這都是美事,並且於人有益。 9 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
保羅繼續教訓提多,要他將神的道,且是真道,確實的講明:告訴信徒們要等待盼望那進入永生可得的產業。我們是得著了聖靈澆灌的恩典,這恩典是藉著耶穌基督厚厚的澆灌在我們身上的,而我們要作的就是持守和等待。
是的,持守和等待,聖靈的更新是慢慢和持續的在發生的,並且是確實的在發生的,不需要我們再去做什麼,不用進行什麼獻祭和潔淨的禮,這是某些還在講律法,傳割禮的人會一直在影響信徒的,他們說很多空話在欺哄人。
還記得在提多書一章的經文嗎,保羅說他們是「不符約束、所需空話欺哄人、那奉割禮的更是這樣」保羅還說: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他們因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敗壞人的全家。
那時候我們就說這些奉割禮的人,會四處鼓動人們去行割禮,並且教導人在各樣的節期去行奉獻以及各樣的禮儀。這些禮儀甚至都不在律法書裡面,而就是在過往的以色列歷史當中,某某祭司行過一遍以後便形成了傳統。
例如我們在約翰福音中就介紹了在耶穌住棚節中参加了一個在耶路撒冷的取水的禮儀,甚至在紀錄當中連他們要朗誦哪一段經文都有記載,但是耶穌在那日站起來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些禮儀沒有什麼用,你們参加了禮儀還是沒有用,也沒有得什麼生命,你們還是渴,所以你們要起來到我這裡來求水喝,喝了我給的水,才能從腹中湧出活水的江河來。
而到了保羅這個時代,保羅已經是在外邦人當中傳耶穌,將人帶到基督的面前來;而那些奉割禮的人還要想將人勾引回到到律法和規條當中,所以保羅才提醒提多,要他將主的真道講明,也要信徒們要:留心做正經事。這都是美事,並且於人有益。
那麼、什麼是正經事呢?有人用以弗所書2章10節當中「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 神所預備叫我们行的。」那裡的翻譯是行善,都是同一個字,然而以弗所書那裡不用行善這個翻譯也行,就是神讓我們去做的事都是善的。
比如說一個開船的人(克里特是個島),那就可以好好的開船,將這個開船的工作也就是當成是神要你做的;而事實上也可能就是,可以幫助很多人的交通或是貨運,這就是提多書這裡是翻譯成為「正經事業」那就是美事,也於人有益。
不要再去想什麼律法和習俗要我們去做些什麼,今天是什麼日子,要如何祭祀和獻祭。也不用想著要如何的爭高下。外邦人一般是沒有什麼家譜和師承的(如今的光明會等異端還有)教會裡面應該也是沒有的,這些爭競和紛爭,憑著律法和規矩,討論該怎麼辦,如何辦才對的討論,保羅說這些都是虛妄無益的。
人怎麼會以為這些師承,派系裡面的職份,人的認可,會可以讓人分出高下呢?要知道我們的榮耀不是來自於人,不是說我們的祖先是誰,或是我的老師是誰才讓我們得榮耀;我們的榮耀只有來自神的、才是真正的榮耀。
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活水的江河 (約翰福音精選 15)
活水的江河 (約翰福音精選 15)
主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約福 7:25 ~ 52
https://youtu.be/9DL_FsQRRtM?si=XT4MzWCP7G8_4utI
永生與福音(提3:7)
提多書三章:7 好叫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8 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地講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做正經事業。這都是美事,並且於人有益。
在這裡,保羅又回歸到起點,回到了信的起點。我們一直說信、要信、那麼從始到終,我們要信的究竟是什麼呢?我們知道我們要信神,那麼我們要信神的什麼?就是信神是神、信主耶穌就是基督、是神,對嗎?
我們至少要聽聽神所啟示的、所應許我們的是什麼、他給我們的盼望是什麼、對不對?當我們歸納神的恩、他要賜給我們的,從各方各面所歸納出來的、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永生了;如果是如此,那你們是信還是不信?是否對這應許的永生歡然悅納呢?還是仍然不肯相信呢。
我們來看看保羅對這個永生的盼望是怎麼說的呢?在第8節處,保羅說「這話是可信的」所對應的就是我們可以因著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我不知道這句話裡面更難以相信的是哪一半,是「我們得以因著他的恩得稱為義」,還是「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
不用懷疑,保羅既然需要用這句「這是可信的」以此來勸服人來相信,那麼這件事的本身就是難以信服的,不然也無需保羅的一再背書,對吧?那麼你是難以相信哪一半呢?這個問題就像是耶穌問圍繞他的法利賽人說:你們是相信人子有赦罪的權柄,還是叫這個癱子起來行走容易些呢?(馬太9:5)
我們要在神的眼前被稱為義、這容易嗎?這僅僅只是神的一句話吧?但是若是人知道神對於義的標準是怎樣的不可動搖,並且不介意讓一整代的以色列人都倒斃在曠野之中,那你就會知道,要神稱我們這些根本不義的人為義,那又是多麼的不容易。
這當然不是靠扭曲神的標準,而是靠著相信我們可以因爲主的恩,讓我們成爲神眼中的義;不是靠我們所行的義,乃是因著主的恩,聖靈藉著基督耶穌厚厚的澆灌在我們的身上,那就是由於給我們施的重生的洗以及聖靈的更新所帶來的。
那麼後半段的問題就來了,若是神稱我們為義了,我們就可以得永生了嗎?還是這句話有其它的意思呢?這裡的永生,畢竟只是盼望啊!確實,保羅這裡的這句話還有些隱晦,但是永生的應許是來自主自己的口中。
有名的經句有約翰福音3:16的後半「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還有約翰福音10:28「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當然保羅自己也在羅馬書6:23這樣的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賜,在我們主耶穌基督裡,乃是永生」
爲什麼在這裡保羅反而變得比較隱晦呢?其實一點也不算隱晦,你若知道保羅那個成爲後嗣是什麼意思,就要知道、當保羅說:我們所要得的、要比我們所想的還要更大,而永生只不過是基本而已。
要知道成爲後嗣(heirs) 並不是成爲一個在家裡養的奴僕而已。保羅這句話是要對克里特島的信徒而講的,他們並非是猶太人,這是和我們相同的。成為後嗣便是要有產業可以繼承的,在眾多的產業中,永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項,還有許多美好的產業要繼承。
這就是福音,保羅願意提多把這些事切切實實地講明了,就是要把福音傳開,不但是要傳開了,還要人能夠真正的明白福音,並成為可繼承產業的後嗣。
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查理科克是殉道者嗎
查理科克是傳教士嗎?
最近我看到自媒體上似乎有掀起一陣討論,所討論的題目就是最近因爲槍擊案離世的查理科克,他的身份倒底是個政治活動家,還是個宣教士?有的人說他不是真正的基督教事工從事者,但也有基督教媒體甚至說他是「真理的殉道者」或是以福音戰士來形容他,那麼他到底是、還是不是呢?
我在他遇害之前,我就在網上聽過他與好幾位大學生領袖的辯論,或許是因爲當時媒體對於他的注意力就是在政治上,網上所流傳的幾個片段都是他在政治議題上的討論,在當時我雖然知道他是個虔誠的信徒,就像副總統萬斯也是基督徒那樣。
他們都是在眾人面前毫不避諱的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身份,有一次萬斯在競選活動中,正在演講時就被台下的觀眾大聲喊叫「耶穌是王」給打斷,但是萬斯並不生氣,反而是在他的下一句話就回應「當然耶穌是王」,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句話就贏得觀眾一片的歡呼聲。
不要以爲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要知道同為競選人的哈哈姐哈里斯也被這群人給打斷過,但是亦是身爲基督徒的她所給予的回應則是嘲諷,諷刺那群聽眾是跑錯場地了:你們應該到另外一邊的那個較小的會場去。
所以考量了如今現實世界的背景之後,在槍擊案發生之後、我再去看看與聽聽查理科克所講的話,以及他所舉辦的轉折點活動,這也就是他所正在做的事,我想我們必需承認,查理科克是一個愛主的基督徒,他爲基督所做的,絲毫不輸給今天大多數的牧者。
難道就因爲他不是被按立的牧師,沒有受到教會的差派,那他所做的就不是福音工作了嗎?而眾人所記念的,馬丁路德金牧師所作的,又和查理科克有多少差別呢?其實差別不大啊,只是一個是牧師而另一個不是而已。
有一位美南聖公會的華人牧師叫劉貽的、在科克遇刺後就起來反對說:科克就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傳播仇恨性言論的少數群體,他還堅決的反對媒體稱科克所作所爲是傳道,並稱另一位華人牧師, 秋雨之福的牧師王怡牧師是可笑的言論。
這兩位貽牧師,一個劉貽牧師一個是王怡牧師,比起多數的教會牧師會置身於政治之外;這兩個牧師對於政治也都是有一些熱情的,只不過因爲他們的政治立場是相反的,就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南轅北徹。
那我怎麼看查理科克的呢?再一次的聲明,我在他遇刺之前很久就關注他了,應該是從去年的競選期間之前就一直在關注他的。他所作的當然不是純粹的福音工作,就是那種在各處勸人信主。但是我相信他絕對是神所用之人。
要知道保羅就稱在上掌權柄的人爲神的用人,所以這一點是絕對沒問題的。在今日美國的大學校園中普遍的學生與教授是不會討論福音相關的題目的,在這種環境下、查理科克所做的,就是作爲基督道理的提醒者;雖然他不是正經八百的祭司和文士,但是他就像是個先知一般的,在一個悖逆的世代中、提醒世人主的道。
事實上聖經也沒有規定神的僕人就不能參與在政治活動之中,例如說希西家王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政治,但是這不妨礙希西家成爲神的用人;要看他是否爲神所用,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所講所行的,是否是合乎於神的真道。
反而是某些宗教人士,所作所爲的乃是超過真理的教導,他們還起來批評真正神的工人。古有法利賽人,今有左派的牧者,他們想要極大化人道主義以及所謂的泛愛主義,這些都是超過神的教訓。我們是不是該愛所有的人呢?是不是也該愛罪人呢?例如也要愛同性戀者與殺人的槍手呢?
是的,我們該愛所有的人,包括同性戀者與所有的罪人。但是我們要明白,耶穌愛罪人,但是耶穌對那的犯了姦淫的婦人不是說「我愛你」,而是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對於釘他上十字架的羅馬士兵,耶穌也不對他們說「沒事,我原諒你們」,而是向天父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爲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真道一定是符合真理的,真愛也是一定要在公義之下的,罪可以赦免,但是也萬不以有罪的爲無罪。
聖靈的更新(提3:5)
提多書三章:4 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 5 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6 聖靈就是神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 7 好叫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
前面我們說到人,也就是包括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怎麼樣的罪人,是無知、這不用說了,因爲我們曾不認識基督、那就是最大的無知;然後又說到我們是悖逆、常存惡毒又嫉妒的心;這就不是偶然犯罪的,而是可恨的,然後我們在可恨之餘又是彼此相恨的。
那怎麼辦呢?這樣的人是不是就是沒救了呢?上次在文章的中我們也說了:保羅所說的狀態、所使用的動詞是我們曾是,是過往,這就是在指我們如今已經不再是了,那麼我們是如何從那樣可惡的人、變到如今的作主僕人、又合於義的人呢?
今天我們就要來講:原來是主、我們的神,因爲他的恩慈向我們顯明,他的能力向我們施展了之後、這才拯救了我們。保羅又說:我們之所以得救,不是因爲我們自己自己所行的義,也就不是我們自救的。
像是我們所所熟悉的儒家文化,就是說在我們之中出了一個有修爲有思想的人叫作孔子,由他來倡導使用規矩和教育的方法來解決我們人類犯罪的問題。但是其實我們綜觀孔子的論述,我們會發現孔子是所謂的「尚古」也就是他是推崇古時的制度的,那是不是說孔子是認爲人在古時是較好的,而教化是要教後來敗壞的人如何保持古時的質樸。
其實這都不能算是自救了,只能說人被造本是好的,後來敗壞了,現在是要想辦法回歸「原廠設定」罷了。不論這是不是真的,儒家和文化的教化已然在東方大國實行了不算短的幾千年的實驗,從結果來看,恐怕是稱不上成功的。
與孔子同時代,還有釋迦牟尼也想爲人類尋找答案,看能不能夠找到一種方式,藉由向內尋找人裡面的自我的靈性,再經由長時間的修練來除去外來的所加上的貪嗔痴,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佛教,至於佛教是否真的能救人,我想那至少是不可複製、不可量化的。
只有基督救人,就像是保羅可以和提多侃侃而談的重生得救的經驗,那是一個普遍的共通經驗,那就是靠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這就是我們立志悔改、作一個不再一樣的人,並且有聖靈來幫助我們,來不斷的更新我們;在基督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成功的例子。
是的,聖靈就是神澆灌在我們身上的,並不是一點點,而是厚重的;保羅所用的是很有質感的詞,厚重的澆灌在我們身上的。這使得我們就好像是髒污的衣服被放在瀑布底下,很快的就被洗淨了,而聖靈的降臨,乃是藉著耶穌基督的恩臨到我們身上的。
這可以解釋為:聖靈的臨到人,是受到耶穌基督的指定;這就好像是在約翰福音中所記載的(約20:22)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和門徒們吃最後的晚餐,在飯後: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雖然在當時並沒有聖靈降臨,但在五旬之後,聖靈就降在他們的身上。
我們雖然沒有聽到耶穌對我們說這一聲「你們受聖靈」但是實際上,聖靈就是受基督的命令而降到各人的身上的;不是被牧師給施洗,也不是被先知給按手,唯獨是受了仍然活著且到永遠的基督的命令而來的。
這就是我們受他的恩、而得以被稱為義的必經的過程,從聖靈的降臨、並且在我們身上作更新的工作,我們這才得了永生的盼望,也成了後嗣。這個後嗣的意思就是那承受產業的,而這個產業呢,起點就是永生。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眾罪人(提1:1)
提多書三章:1 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做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 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 3 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侍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
和羅馬書十三章一樣,保羅在寫給提多的書信當中,在這裡第三章的開頭,也一樣的提醒眾人要能夠順服在上做官掌權的,要遵守他的命。看來,要順服在上掌權者的這方面,也存在有要讓掌權者不討厭教會的原因在裡面,這可以幫助基督教在掌權者眼皮子底下傳得較無阻礙。
但是,真是只有如此嗎,果然再往下看,因爲人觀感的原因不再被提起了,看來也有屬靈的原因,正如在羅馬書十三章當中所說的:因爲他是神的用人,是於你有益的:他是神的用人,是申冤的,刑罰那作惡的。
因此保羅說: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保羅並且說:你們必須順服,不但是因為刑罰,也是因為良心。乃是要在納糧,納稅,以及當懼怕,當恭敬的各方面都要照作,因爲他們是神的差役。
在提多書這裡乃是說:順服做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讓我們不得不將納糧、納稅,懼怕恭敬當官的,都要當作在神旨意中的善事。這在事實上也可能有例外,但是在本質上,神的用人或是差役在徵收糧食和稅款時,就是應當要用在造福眾人的好事上才對。
再來保羅也要提多去提醒信眾,要他們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這也是有雙重的意義在的。總是不要給外人留下壞的印象,要給人留下基督徒是溫柔的印象,並且這也是在塑造我們的靈魂,將這些不好的、不潔淨的給挪去了,方可以培養出和平與溫柔的這些屬靈的品質出來。
要證明真的是如此運行的,保羅就用他自己和提多的經驗來證明:保羅說:「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侍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這裡是說:我們以前也是,後面跟了一連串不好的形容詞。
這裡的我們,就是指保羅和提多;當然我們自己也可以對號入座。然而這是從保羅的口中說出來給提多的,所以保羅指的就是他們兩人;不過要說起來,我們很難將悖逆、受迷惑和保羅連起來,更不用說是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的。
但是我們必需相信,也會認真的相信。若我們真是重生的基督徒,那我們就會毫無障礙的自動對號入座,並且說:保羅說的太對了,我以前確實就是如此的。若是不能有此覺悟的,甚至不應該受洗成爲基督徒。
如果是正經的基督教會、正經的牧者給人施洗前,都要先問受洗的候選人這樣的一個問題:你是否承認我是個罪人,我需要耶穌基督作我個人的救主。而候選人必須要回答「是」那麼這個牧師才能給這個候選人施洗。
這個罪人的意思,就是保羅在這裡所講的,那一連串非常不好的形容詞;不是偶然犯些小錯,還不夠完美的小罪人,而是存了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的這樣的罪人。保羅說:我們從前也是,那你認爲他說的對嗎?
當然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詞,就是「以前」;這也是很重要的,那就確實是曾經是如此的,但是如今呢、是不應該再是如此的。至於是怎麼完成這個轉換的,我們要到下一篇再來給各爲揭曉。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做主的子民(提2:12)
提多書二章: 11 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12 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13 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14 他為我們捨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又潔淨我們,特做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15 這些事你要講明,勸誡人,用各等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
我們前面講到保羅要提多教訓會眾,保羅對提多講起了對於會眾的種種品德的要求,其要求是明顯的是要超過世人,例如要有節制,要行動恭順,婦女要愛丈夫兒女,要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
爲什麼有這麼些種種的要求呢?就是免得神的道被毀謗,且人人看見了基督徒的品德,就會尊榮主神的道。爲什麼要作這些呢?基督徒特別是姐妹們何以要作出如此的犧牲呢?11節給出了答案: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那麼接下來呢,當然這些要求不僅僅是作為顯示基督教信徒品質的展示窗口,也是練習克制情慾以至於讓屬靈生命成長的方式。我們知道在羅馬書當中,保羅也曾經寫下「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情慾的旺盛和放縱的行爲確實是讓肉體的需求膨脹而不利於聖靈所生的生命。
12節就講到: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不敬虔的心當然應該除去,那不敬虔的心是從哪裡來的呢?可能就是從不順服、不恭敬而來;或者那種子是由仇敵而來、又藉著這一方面的這些行爲給放大了。
所以我們雖然天生就有情慾,這也是當有的;但是什麼事情放縱了就不好了,如果我們一方面信主,又另一方面常常保有旺盛的世俗的情慾,例如特別的愛錢財,特別的愛色慾,特別是按照世俗的標準而愛色,那就不好了。
所以保羅告訴提多要勉勵信徒們要在世自守,那些會導致自大和不順服的事不要作,會讓情慾旺盛和放縱的事不要作;會讓情慾,包括情緒失控、擴大的事也不要作,或是至少是要受控,這就是在今世自守。
然后我們的生活要按著神的公義而活,不管是對己或者是對人,總是要照著公義,不讓公平失去了,也不去欺壓人,要知道在我們以上還有一位神,他乃是在我們中間主持公平與公義的那一位,所以我們也要敬虔的過我們在地上的每一日。
要知道,他是公義的主,他也是給我們豐富應許的主。他應許我們的福 是必定會臨到的,所以13節又叫我們要等候所盼望的福,這個福不一定立時就來到我們眼前;可能眼前反而臨到的是 困苦和患難,但是這個福是必將來到,最遲在神國降臨時,主耶穌向我們榮耀顯現的那一天就會來到。
保羅要提多一定要講明的 便是這些了。保羅告訴提多,主爲我們捨了自己,也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惡,也潔淨我們;主做了這麼許多、有犧牲流血有大能大力的付出與給予,爲的是什麼呢?就是要我們成爲他的子民,和他一起成就神所喜悅的事,也就是這裡所講的善事。
這些事是為了教會的根本;教會的根本任務不是事工不是活動,就連敬拜讚美與講道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地;教會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幫助信徒,讓我們都能成爲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保羅要提多要講明,勸誡人,甚至用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他的年輕,總要勇於出來維護教會重要的任務。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神僕人(提2:10)
提多書二章:10 不可私拿東西,要顯為忠誠,以致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 11 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12 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保羅對提多講到了僕人,當然我們首先想到了我們當中作為僕人的弟兄姊妹們,是應該要如何的面對工作面對主人;然後,我們也聯想到我們的許多弟兄姊妹也是打工人,那麼我們也是僕人,也應當要對主人忠誠才是。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 2025年,我們就看到台灣和美國都出現了員工偷竊公司的機密、出賣牟利的商業間諜的劇情。這不就是經文中所說的私拿東西的不忠誠行為嗎?因爲員工可以接觸到較為核心的商業機密,是在外部的競爭者根本接觸不到的。
商業競爭,不管是現今或是古時都是存在的。古時也有商業秘密的,例如是釀酒秘方、或是秘密的進貨管道、還有公司的財務狀況等等都是;老闆當然要防止競爭對手得知自己的商業秘密,這是他們的獲利的秘密了,若是讓人知道了、他們的競爭優勢就不再了。
如果可以,老闆當然會對這些事保密,但是天下沒有完全的秘密,特別是這些事還需要有幫手來做的時候,要知道是很難對經手的工作人員都保密的。那麼如果員工可能會拿公司的機密消息出去賣,那可真是頭痛且致命的問題;所以作主人的都會要求員工要忠誠。
這裡、保羅將對工人要求的教導、說成是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的「凡事」之一,看到這裡,我們是否又想到神其實也有許多的工人呢?是的、神也有許多的工人,那神對於工人的要求是什麼呢?同樣的,神所要求工人的,首要的便是忠心;
要說是智慧和能力,天賦和機運,這哪一樣不是從神所給的?這些神都可以給,神也給人自由的意志,於是人在有了一些能力和機運之後,會不會就會產生私心、將神所給的能力和機運用於己身的利益呢?這和將主人所委託的東西竊爲己用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看到11節接在第10節之後,前面講的是各樣德行,包括作僕人的要順服主人,要忠心,這是尊榮神的道。後面又接上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了。那麼第11節到底該算是10節的延伸或是作爲12節的前導呢?
還是它就是兩者的轉折呢,我認爲這就是保羅將這兩者銜接的非常好,普通的基督徒工人應當要用順服和忠心的美德將神的道給尊榮了。我們在各樣的事上都能尊榮神,也是因爲神的恩典是要救贖眾人的,其實保羅所用的原文是想要救贖所有的人。
那麼我們作爲信徒,遵守保羅所說的種種教訓,目的是爲了我們自身的修煉,讓自己成爲一個完人,或是至少是更好的人,以至於是討人和討神的喜悅。說是討神的喜悅,是爲了讓自己可以得救,讓神不會捨棄我們。
那討人的喜悅呢?是讓人看到基督教、基督徒還不錯,至少不會惹人討厭,於是乎就願意接近基督教以至於加入基督教。事實上我們今日在教會中所看到的:有不少的人之所以來到教會,就是爲了他們的兒女能夠在「好朋友」的環繞下長大。
這樣我們所作的,包括遵守神的道,或者是說符合了世界對於好人,好女人,好員工的標準,也可以說是作出了某些權利上的犧牲;那也就在福音的傳播上面有貢獻,這樣就在神要救世人的心意上也有所供獻了,也是神僕人所當作的。
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立志遵行 (約翰福音精選 14)
立志遵行 (約翰福音精選 14)
要想明白神的旨意嗎? 先立志遵行
人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
約福 7:1~ 18
https://youtu.be/0TSrZXkZgZw?si=TVXDye0cbMIxBcyc
勸僕人(提2:9)
提多書二章: 9 勸僕人要順服自己的主人,凡事討他的喜歡,不可頂撞他, 10 不可私拿東西,要顯為忠誠,以致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 11 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講完了保羅對提多所講,他應該要給教會的弟兄姊妹的教導、要有的期許,說實在話這個標準是很高的很難的,不是爲了別的,就是要他們能夠爲基督、爲教會作見證,保羅要他們在各樣的好品德上,要做到無可指摘、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
這些是在社區裡的應用,是按照各人的身份位置,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是社會對於每個人本來就有的期許,比如說:社會本來就要求婦人要愛丈夫、愛兒女、要謹守要貞潔,要料理家務,這些是世人所期盼的標準,基督徒不可以做的比他們更差。
在這裡,保羅又開始對社會上的另外一類的關係也提出教導,那就是雇主與僕人的關係,他要提多勸教會當中做僕人的人,要順服自己的主人,凡事討他的喜歡,不可頂撞他。看到這裡我們就聯想到保羅在以弗所書中也講到作僕人的。
以弗所書六章五、六兩節說:你們做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
兩個地方的經文都講到僕人應當順服主人,要讓主人歡喜,不可頂撞主人,要忠誠。在這兩部經書中差不多都是同一個意思,只是以弗所書的立場起點更高,都上升到好像要聽從基督一般,而在提多書這裡的經文或許是給出了解釋。
提多書二章10節說:要僕人顯為忠誠,以致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所以我們可以看看,這裡所舉出的原因「尊榮救主神的道」和前面所說的「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差不多,都是要讓主與神的道得到尊榮。
我們可以反過來想想:如果原來作僕人的人在信了耶穌成爲基督徒之後、就對原來的主人不再忠誠;原來主人家裡的物件或是食物,他就非常自由的拿出來和享用了,因爲他現在是神的子民了,所以不再被捆綁了,可以自由的動手了,那麼他的主人損失了物件和食物,他和其他的人會怎麼看基督教呢。
所以保羅要告訴信徒們的,並非是信主就可以得到一切的順利和被高舉,讓他從四周的人群中成爲那個幸運的:別人辛苦我得利,別人種樹我乘涼。主人所興起的家業,那是要給我享受的!不是的,這不是基督的教訓所應許給你的。
其實這些事不是不可能,只是你不能那麼想,你不能私自的拿。約瑟到了埃及憑著解一個夢就作了埃及的宰相,這麼好的事 神也是給了神所愛的人;只不過你不能這樣覬覦、不能貪心,更不能因為貪婪就自己動手,那樣就成了犯罪;甚至不該做如此貪心的禱告。
反而,我們的一言一行,我們的想望要能夠對得起我們所蒙的呼召,我們的行爲要能夠讓主得著榮耀,顯明信主之人可以行出善來,成爲榜樣,讓神的道理得著稱讚;或許,神也正要高舉這樣的人,讓神得榮耀的人,神也榮耀他。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勸少年人(提2:6)
提多書二章:6 又勸少年人要謹守。 7 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 8 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
講完了老年人,這包括老年男人和老年女人;保羅便開始把對象轉到少年人。老年人已經接近人生的尾端,不求再建造什麼大事或是有什麼大的進步,對老年人而言,他們的性格已經穩定,人生路徑也已經大概的可預測,最重要的便是持守,不要在最後關頭滑倒了掉了隊。
但是少年人卻不同,少年人的心智和品性尚可被塑造、尚未定性,從後面的句子可以看出來,保羅說「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這表明了這個指教也包括了對提多本人。按照年齡來說,提多自己也是一個少年人,提多也要當心。
對於少年人,保羅所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唯一額外的叮嚀就是「勸少年人要謹守」;謹守什麼、謹守律法嗎?不是的,這又是出於翻譯的問題,在眾多的翻譯當中,可能是標準本翻譯的最好,它是這樣說的「同樣,你要鼓勵年輕的男子清醒自制」
這也就是在說:要人不可糊糊塗塗的任意而為,在我們的思想和行爲上,要多用理性來考慮,更要因著理性、防止一時的衝動。特別是少年人容易會有情慾的衝動,這樣的衝動一上了腦,如果沒有自制,就很容易因此犯罪。
其它的要求,其實在前面都說過了,基本的要求都是一樣的。對於提多,這個年輕的教會監督,保羅有較常人更高的要求,保羅要他,要在凡事上要能夠顯出善行來,要能夠做眾人的榜樣,在教訓上更要正直、端莊,
還要言語純全、無可指責。保羅知道教會的講台容易成爲眾人眼中的目標,特別是像提多這樣年輕的教會監督,更是容易被人所挑刺,在他的教訓上,在他的言行上,是很容易被人輕看的,這樣年輕的人憑什麼對我們這些人生經驗更豐富的人來講東講西的呢?
所以保羅要提多作到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好要那些反對的人,就算是想要挑毛病找刺的人,也都無處可說,也說不出什麼不是來。這個理由和前面其它的理由一樣,爲什麼對姐妹們有這麼多近乎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是一樣的道理。
保羅要求教內的姐妹要做到世人的高標準,那是不是只犧牲姐妹們、自己就沒事?並不是如此,他也要求和他自己親近的提多,既然當到教會的監督,那自然也不能成爲教會的漏洞,不但要遵守一切所要求其他人的要求,你這個站講台的,不但在講台上的要言語純全、無可指責,而且在善行上也要做教會的榜樣,足以爲眾人的表率。讓喜歡批評的人會自覺羞愧。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從老年人開始,到老年婦人,到年輕婦女,到教會的傳道人,保羅可以說是對這些要求是不斷的加碼;不過我們也看到其中並沒有對孩童的要求,這樣就比較符合聖經的原則,(比如說是傳道書的十一章)孩童是允許犯錯的。
保羅對於教會的會眾和傳道人的要求並非是頭腦一熱就發出來的,都是有理有據,並且是合理且可行的,在經文中都有解釋,為的就是讓外人挑不出毛病來,是無可指責。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婦德」勸說(提2:3)
提多書二章:2 勸老年人要有節制,端莊,自守,在信心、愛心、忍耐上都要純全無疵。 3 又勸老年婦人舉止行動要恭敬,不說讒言,不給酒做奴僕,用善道教訓人, 4 好指教少年婦人愛丈夫,愛兒女, 5 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
我們在上一篇中才講過保羅勸勉會中老年人的要點:就是「要有節制,端莊,自守,在信心、愛心、忍耐上都要健全。」以上是新譯本的翻譯;說老實話我對於和合本所使用的「純全無瑕」是很有意見的,特別是要在信心、愛心和忍耐上都要純全無瑕,這個標準是不是拉得太高了?並且我從原文中就看不出有這樣完美的意思。
我們上次並且說了:老年人是包括男人和女人,只是保羅對於老年婦人還有些特別的要求,他說:「老年婦人舉止行動要恭敬,不說讒言,不給酒做奴僕,用善道教訓人」這些要求並沒有給老年男子,而只是給老年婦人。
保羅要求老年人要有信心,有信心的人舉止就會顯出有信心,但是保羅對老年婦人 要求他們行動要恭順(或者是說要她們敬虔),這當然是因爲有神,也是因爲她們還有她們的弟兄作爲一家之主,因此她們要恭順(只有和合本是如此翻譯的)。
當然就算是已經寡居的老姊妹們,她們的舉止也是同樣的要求要恭順,這也是爲了給人看的,因爲她們的同伴中有的人是有弟兄在的。這個是爲了他人的原則、也同樣被保羅給揭示出來了,第四節就說了,之所以對老婦人要提出這些所有的要求,也是要爲了能夠指教少年婦人。
這些包括老年婦人和少年婦人的要求,可以被視為基督教對於婦德的要求。要她們行爲舉止顯出敬虔,也不要說讒言,不給酒做奴僕,也要好好的教訓人,要指教少年婦人愛丈夫,愛兒女,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
這麼一大聯串的要求,都加在婦人的身上,我稱之為基督教的婦德;那爲何婦人、或是說姐妹們要承擔這許多婦德的要求呢?在第五節的最後保羅也給我們揭露了這個秘密,他在這裡說「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
這是什麼話呢?保羅之所以把這些道德標準加在姐妹們的身上,乃是因爲周圍的人,也就是世人都是用這樣的標準來看待婦女,認爲這才是好女人的標準;如此這般,如果保羅只將天上對人的要求用來要求基督徒的姐妹,那麼世人可能便會笑基督教徒連女人都管不好。
如果基督徒的家裡不整潔,不莊重;我說的不是骯藏污穢的那種,就是東西沒有放得整齊乾淨,我相信這是和是否悖逆神的旨意完全無關的,當老約翰被放逐在巴摩海島上的居住環境,我相信也一定不怎麼樣,但是神決不致於輕看他。
但是一個基督徒的家庭,如果家中髒亂不整齊,那很可能就被世人嘲笑說:那家人常常花時間在教會裡,你們看看他們自己家裡和豬窩一樣,你們誰要去參加教會了,小心和他們一樣,把日子過的一團糟,這樣就是神的道理被毁謗了。
保羅這裡所說的對姐妹的要求,比如說「不給酒做奴僕」是對男女通用的,基督徒是可以喝酒的,但是我們不給任何的人、事、物做奴僕,當然包括酒;我們只能當基督的奴僕。這裡保羅又說婦人要愛丈夫愛兒女,這對弟兄也是一樣,只不過是換成了愛妻子愛兒女,其實是一樣的。
要說有些特別的,那就是要「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某些世人的家庭中,更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有的家中,夫婦都可以對待外人刻薄、沒有恩,他們自己過得快樂;但是那樣就是和主給我們要愛人如己的誡命是不符的,我們要待人有恩。
另外世人所認爲的「順從自己的丈夫」,很可能只是害怕和外在聽丈夫的話而已。而基督徒要講順服自己的丈夫,則是妻子甘心願意作爲丈夫的幫手,是按照神所說的「我要給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讓這個家更好的成爲一體的。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勸老年人(提2:2)
提多書二章:2 勸老年人要有節制,端莊,自守,在信心、愛心、忍耐上都要純全無疵。 3 又勸老年婦人舉止行動要恭敬,不說讒言,不給酒做奴僕,用善道教訓人,
保羅正在和提多談論到教會要有長老,本地教會之上要有監督;他並且闡釋了教會長老和監督的選拔標準,這些標準是有中心目地的,就是要讓教會的運作能夠持守在以真道為中心的目標上,候選人自身的標準那就是要無可指責的人。
而監督的設立更是要他先能夠聖潔自持,要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然後才能讓他去教別人。因為在這個混亂污濁的世界當中,世人就像是克里特島人那般的常說謊且又饞又懶,而教會的監督要確保教會、在這個以人組成的社團組織當中、要能夠持守和按照真道來發展和教訓人。
保羅要提多,就是克里特島教會的監督,要講純正的道理。在這裡保羅要提多能夠勸化人,要勸化的對象是所有的人,有老年人,老年婦人,少年人等等所有的人;在第二章的這裡,保羅以老年人開始,因爲也有老年的婦人,所以這是單指老年的男子而已?不是的!保羅是指所有的老年人,只是保羅有更多的要求給到姐妹們,姊妹們是任重而道遠啊。
在人類的社會當中,老年人是有帶頭作用的,他們的人生經驗較豐富,他們是目前中年人的父兄。目前社會與家族中的主力生產勞動力和執行者,都是被當今的老年人給教育和帶領出來的。所以老年人是對整個社會有帶頭帶方向的作用的,他們成爲怎麼樣,後輩也會隨之跟從。
保羅要提多勸老年人要有節制,要端莊要自守。這是不是比較容易啊,是順著人的天性而行。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已經下降了,不但吃得不多睡得不多,就算是在情慾上也都比較淡泊;因此從老年人開始、要求老年人有節制確實是比較有智慧的。
然而有節制可不都是在人的天性當中!在我們的文化當中比較偏向這樣:但是若是沒有人管,老年人也可以是放縱的,像是華夏中有許多掌權者到了後期,都是容易成爲放縱的。好似這世上的所有關頭他們都已經闖過了,在這個最後的時候,就讓我好好的享受一下吧。甚至是大衛王和所羅門王都是如此。
所以,不但是要節制,而且是要端莊。人的年紀都大了,可以管著他的人都少了,但是不要忘記了,在人的以上還有神;沒有人可以管你了嗎?那麼我們還是要對歷史負責,對家族負責,當然也要對社會負責,因此還是要端莊,可以見得了人,也可以對得起神造我們。
另外還要有信心,有愛心,能夠忍耐。人到老年了,離死就更近了,這個時候的人如果沒有信心,不相信我們在死之後還有一個去處,那麼不信的人就是處於一個絕境之中,而絕境是會讓人妄為的。但是我們信神之人不同,我們知道肉身的死亡只不過是一個狀態的結束,我們的靈魂仍要歸於賜靈給人的神(傳12:7)
既然如此,我們的肉身老了,我們更要在「信、望、愛」這幾方面都要能交得出成果出來。在信望愛這三德之中最大的乃是愛。一個人若是不能活出愛出來,那就看不出有神的生命在這個人的身上。我相信信主之人都應該是有愛心的,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只是完全不完全;所以保羅要提多勸老年人的,乃是要勸他們成為純全無瑕。在信心、在愛心上都是如此;
特別是在耐心上,有的老年人容易成了沒有耐心。我不知道爲什麼,或許是自覺:我的時日都無多了,不能再浪費我的時間了。但是信主的人要知道:永生是很長的,如果這些有限的日子都過得沒有耐心,那麼到了永生中又要如何呢?因此保羅才要提多在這些事上,好好的勸勉老年人,而信主的老年人也該要活出這些美德。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講純正的道理(提2:1)
提多書二章:1 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提多作為教會的監督,他們各樣的講述和意見,就要帶領教會的風向、也就是風潮。教會之內講台的事奉,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風格,也可以有不同的見證和故事,這些都可以不同;但是,所講的道理都必需要符合那從神所賜、純正的道理。
其實這便是最重要的,有許多傳道人,或許是自己也有些精彩的人生經歷,於是他們就會將自己的經歷在講台上講出來,或許從經歷當中還提煉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可以值得分享給弟兄姊妹們;但是問題是:這些經歷是否符合那純正的道理?
如果說我們可以從過往的經歷中總結出一些道理來,那麼它肯定是有道理的,至少是有一些道理的。比如說我們常聽老一輩的人說,要好好讀書,將來要努力工作!這是不是有道理呢?是有一些道理,但卻不是純正的真理。
如今我們已經看到,當多數的人努力的讀書和工作,那麼知識和努力工作的價值就會因為膨漲而稀釋了;換句話說,這就是人們在內卷了,當內卷嚴重了,人們的努力就迅速的失去價值了,越努力就越卷,越卷就越掉價,這時人們才發現,原來努力不是真理。
那什們才是真理,其實神早早的就告訴我們:有神的帶領要比努力更爲重要,想要蒙福,那就要討神喜悅,要知道神才是萬福的泉源;亞伯拉罕的蒙福不是靠努力,他所做的就是牧放牛羊,他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樹蔭底下休息,是神使他的牛羊成長,使他蒙福。
我們的道理往往是從過去的的經驗中給總結出來的,但是即便是從世世代代的歷史中所累積所歸納的總結,但那畢竟是有限的歷史、有限的經歷;而由神所啟示的純正的道理,則是由造人的神,也是永活的神所給我們的,那才是永遠不變的。
更何況有的人會因爲自己的喜好,或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講台上講他們自己所要講的,企圖用講台的影響力來影響眾人。比如說有的教會想要建堂,那麼他們的講台在突然之間就會充滿了聖殿的榮耀,也會講到哈該書講到聖殿。
甚至是某間在籌備建堂的教會、他們所辦的耶路撒冷旅遊,他們居然會一連三天的到昔日聖殿的外牆,如今的哭牆邊去禱告。我問了一位参加了此次旅行的姊妹:你們去到骷髏山(耶穌釘十字架處)了嗎、去客西馬尼園去看看了嗎?
她告訴我這些地方她們都沒去,她們三天就在聖殿附近參觀和走禱。我聽到以後非常驚訝,並不禁的想、這是爲什麼呢?我也不願多加猜測和指控,只是爲她們可惜,那麼大老遠的,花時間又花錢的去了耶路撒冷,竟然沒能参觀一些我認爲對基督徒來說更重要的地方。
教會是神的家,教會的講台是神所交託給他僕人的重要工作。我們若是有幸能夠參與到講台的事工,這不是一個權力,更是神所交託的責任。所以保羅在此再次的交待提多:「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人生智慧 (傳道書 主日學 23)
人生智慧 (傳道書 主日學 23)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發旺
傳道書 11 12 章
https://youtu.be/xDMSyBusVVA?si=AxDkosknwCNk33AM
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不與神相悖(提1:14)
提多書一章: 14 不聽猶太人荒渺的言語和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15 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汙穢不信的人,什麼都不潔淨,連心地和天良也都汙穢了。 16 他們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
在上一篇當中我們講到有個本地先知提醒說:這裡的人十分難搞,常常說謊話,又饞又懶。我們說那其實就是人性的通病。人們可不就是又饞又懶嘛,然后爲了不讓人知道他們就是又饞又懶的,於是就又說謊、編出許多高尚的理由,遮蓋自己的又饞又懶。
這樣充滿哲理的話從一個本地的先知的口中說出來了,也不禁讓我們深思:是否我們自己,甚至於是在教會中的我們也是如此的呢?然而我們要知道,那個本地先知以言語來諷刺人,他所說出來的並不是真理,同時又是誰給他權柄來評判人呢?
這幾句話裡面,唯有說謊話是可供公評的;但他又是說人是常說謊話,什麼是常說?這也沒有一定的。至於什麼叫人是惡獸,什麼是又饞又懶,這些都是很相對很主觀的。誰能說自己是饞還是不饞呢?難道想吃東西就是饞嗎?難道不想工做和勞動就是懶嗎?
只有說謊,主曾經說過了、叫我們: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一個人做了什麼、沒有做什麼,這些是可說的;但是若是說人是又饞又懶,那所根據的又是什麼呢?
在牧者之中,有一種牧者會常常、甚至可以說是近乎苛刻的要求弟兄姊妹們:你們太懶了,你們太貪心了,你們對神不夠敬虔。早上沒有朗讀聖經至少三章,太懶了。你們有吃有穿還有住、還要向神求得到太多,不肯奉獻和做慈善,那就是太貪了。
我們都是神所造的人,我們都會想要吃點好的,甚至喝點酒放鬆心情;如果可以,想要多休息些少勞碌,讓神多多的賜福,這些不都也是始祖亞伯拉罕所作的嘛!他所作的工就是放牧牛羊,如果沒事,他就可以在樹蔭底下休息。牛羊所吃的草和牛羊自己,不都是神讓它們生長的嘛。
所以我們要小心那些愛批評、愛苛責人的人,就像是那些奉割禮,高舉誡命的人,他們會用飄渺的言語,使用錯誤的總結來、與其說是教導人,還不如說是驚恐人和打擊人的信心,最終的目地就是要人們都聽從他們的,說只有他們的道才是唯一的道。
這裡有一句話: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汙穢不信的人,什麼都不潔淨。其實什麼是潔淨什麼是不潔淨,沒有一定的標準;你們說糞便不潔淨,如果是有人將之塗在祭壇上,塗在禱告的地方,那一定是不潔淨的;但是若是母親幫嬰兒擦拭糞便,那又有什麼污穢不潔淨的呢?連神都不會認爲那是不潔淨的。
但是有些法利賽人,對於潔淨是吹毛求疵,因爲他們自己的心不正,自己在追求責備人的機會,他們就會各種的譴責人的不是,包括爲嬰孩處裡清潔衛生,或是餵奶的母親,都會是他們譴責的對象。
所以保羅說:他們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他相背。這些猶太人,特別是有些人說他是從耶路撒冷來的,他們應該是要認識神的,他們從出生就在這種信仰中,比起克里特島上的這些弟兄姊妹、可能要人到中年才認識主,在名義上好像是他們更具權威;
這些人一謂的追求形式上的潔淨和守規矩,但是實際上呢,可能是正好相反的;他們與神的心意是悖逆的,在神所願意看到了各樣善事上,卻將它們多給廢棄了。我們要以這樣的人為誡,不要也落入如此的境界了。
將這糧賜給我 (約翰福音精選 13)
真正認識生命的糧:
將這糧賜給我 (約翰福音精選 13)
耶穌說: 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
約福 6:26~51
https://youtu.be/wr_j8sSk-p4?si=L-UWy6fqLXpDqBzW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本地先知的話(提1:12)
提多書一章:12 有克里特人中的一個本地先知說:「克里特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 13 這個見證是真的。所以,你要嚴嚴地責備他們,使他們在真道上純全無疵, 14 不聽猶太人荒渺的言語和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
保羅與提多談論了教會的需要,教會最重要的便是要持守真道,因爲若是離了真道,不管教會辦得有多大多成功、有多少人;但若是離了真道,那就什麼都不是,成了一個世俗的俱樂部。而要持守真道就必需要付出真正的努力和代價。
所以保羅與提多就講到了在教會要設立長老和監督,爲了就是要將真道持守住;就在忽然之間、保羅又說到了先知,那是基督教的先知嗎?不、那不是基督教的先知,而是克里特當地的先知,這又是什麼碗糕呢?
其實談起先知,本來就不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所獨有的,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他們就遭遇到迦南各族的反對和抵抗,其中有摩押人的王就找到亞蘭人、比珥的兒子巴蘭,經上說他是耶和華的先知,要他來咒詛以色列人。
巴蘭心存貪念的故事我們就不說了,這個巴蘭至少還是耶和華的先知;但是這裡保羅所提到的 本地先知,雖然在經文中並沒有說明白,但是在本地的這個詞被使用時,保羅所用的是 a prophet of their own,用了是他們的,可見那不是同一個系統的。
事實上,這個本地人是有些名氣的,他是 Epimenides,是一個哲人,他所說的並不是從神而來的預言,而是一些可以指明事情本質真象的高言。就比如在這裡批評克里特人的見證,說克里特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
這樣的話不好由保羅來說,如果是保羅說的,那馬上就成了種族或是地域歧視的問題!你們這些外地人,來到這裡還這樣惡狠狠的批評我們;那麼將來他們還怎麼樣作傳道的工作呢?本地人是一定不會接納他們的。
所以保羅就藉一個本地有名的哲人之口、來講出他們自己本地人的惡性,不是因爲他要歧視本地人,就惡意批評貶低他們;而是因爲他要提醒要留在克里特島上做事工的提多,這可就是你以後所要面對的人群受眾。
大家也可以看出來,這樣的特質和基督教所注重的特質,雖然不說是相反的,但是也是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就是他們是常說謊的。這和神是信實的是相反的,並且人若是愛說謊,那就很難讓他們好好的面對自己的惡,那就很難悔改。
保羅要提多要嚴嚴地責備他們,這個大約不是在佈道的時候就這樣做的,要等到他們入了教,在開始追求的時候,如果又照樣的犯了這樣那樣的毛病,那就要嚴嚴地責備。否則以他們愛說謊又懶惰的個性,就不會願意接受真象而去追求改變了。
那麼只有克里特人是這樣的嗎?其實我看見有許多人都是這樣的,甚至可以說恐怕人的本性就是這樣的。從那個時代的克里特人到如今的世人不都是如此嗎?你說人的裡面充滿惡念,人都不承認;但是若是有地方發放免費的福利,那麼就來了許多人蜂擁而至。
說真的,我們豈不是很難將這樣的人和高尚、誠實和信實聯想在一起。那根據保羅所說的,所需要的是嚴嚴地責備,只是我們是如此做的嗎?還是我們就順著人性來做我們的事工呢?這一點我們到下一篇再來分享。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虛空話欺哄人的(提1:10)
提多書一章: 9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10 因為有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那奉割禮的更是這樣。 11 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他們因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敗壞人的全家。
為何教會內要設立監督呢?因爲教會的帶領和教訓應該是要有標準的,有些道理看起來有道理的,這就是它們被稱為道理的原因,因爲它們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們和是否和基督教的教導相符,還是它們雖然是道理,但是它們卻不是基督的教導啊。
我舉一個最直白的例子,例如有人在教聖潔的道理,他可能會列出一大串的當行和不可行的事務,這些教導看起來是有道理的,比如說他拿出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來告誡後生小子們,這看起來是很有道理的啊,教基督徒也要盡孝。
但是我們怎們解釋主曾經斥責一個要先向家裡人辭別才能來跟隨主的人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還有一個人想要先去埋葬自己的父親,主卻對他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
所以教會並不是在宣揚道德、宣揚基督徒應該要有怎麼樣的美好,有高的道德標準,要勤勞、要勤儉、努力工作,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那些道理可能也沒有什麼錯,但那些道理就是這裡所說的虛空的道理。
如果我們教人一天要禱告幾次,不潔淨的食物不可吃,每週還要有機會禁食虔誠的向神禱告,要嚴守十一奉獻,乍一看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那不就是虛空的話來欺哄人嗎?在保羅的那個時代,那些奉割禮的人不是最會說這些了嗎?
在每一個時代,在每一個文化當中,不都是有了這些似是而非的教導嗎?那如果遇到這樣的教導,就算不是教導吧,當遇上這樣的影響在教會中傳開了,那麼作爲教會監督,應該是要怎麼辦呢呢?是要置之不理,還是起而辯駁呢?
保羅說:首先要約束禁止,要他們不可再私下傳;但是若是對方不服約束和管教,不讓他說他還是要說,那就要當面駁斥,不服的人可能就要與之辯論了。保羅也說監督「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
可見必要的時候基督徒是要與人爭辯的,有的時候還要能夠「將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要能夠做到這些、也是需要本身先對真理必須要有清楚的認識的,還可能要有敏捷的口才和足夠的智慧。
如果不能夠將他們駁倒,不能夠將他們的口堵住,那麼這些似是而非的教導就會影響到教會內許多的人、將人們帶離純正的道理。所以我們也求神幫助我們,將所當說的放在我們的口中,讓我們不至於羞愧。
保羅並且指控說:「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他們因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敗壞人的全家」。神的僕人將神國的道來去教導人,乃是因爲神的差使,那們如果人不是受神的差遣,爲什麼要去教導人呢?保羅說他們是貪不義之財。
其實或許不只是這一個原因而已,也可能還是有其它的原因;但是在保羅的那個時代,那些奉割禮的人向基督徒傳他們自己的教導,是想要向教徒們收取奉獻,因此他們往往自顯高深,並且要教徒們不要信教會內的牧者。
保羅之所以要爭的,並非是奉獻款項的去向,而是若是這些人去跟從那些奉割禮人的教導,或是如今的弟兄姊妹去跟從某些異端,所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而已,他們若是將信靠放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儀式、而不是真正的信靠基督,那可能會敗壞的、是全家的生命啊。
所謂的生命是得救的生命,可能也會有特例,比如說是因爲錢財被騙了,也連帶著想不開而損失家庭或是地上的生命的,這些錯誤的教導真是害人不淺。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長老和監督(提 1: 6)
提多書一章:5 我從前留你在克里特,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 6 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做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就可以設立。 7 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貪無義之財; 8 樂意接待遠人,好善,莊重,公平,聖潔自持; 9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
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保羅所說的 在教會當長老的條件,首先就是要是無可指責的人,什麼是無可指責的人?是完人嗎?我想保羅也不至於不切實際到這種程度,世界上可以說基本上是找不到完人的,更不用說爲每個教會都找出幾位了。
所謂的無可指責,就是他必需沒有什麼外在已知的問題和控告。直白的說。就是要對長老的候選人作一些簡單的背調,看看有什麼問題浮出水面,例如他會不會常常醉酒鬧事和人爭執(見第9節),或者是否有人指控他詐騙害人等等,就是這些明顯的事情。
第二點就是長老的家庭,保羅說他應該是只做一個婦人的丈夫的,兒女也是信主的,這樣的說法是否就把獨身的人或是喪偶、以及喪偶之後再娶之人都排除在長老之外呢?我想并不是,至少喪偶再娶不應該在受限之列,因爲人死了,婚約也就消失了。
如果是這樣,那麼寡居的、離婚再娶的是否也要在限制之內呢?我想這些都不應該在被限制之列,保羅之所以出此語是針對那些多妻的人。雖然在當時娶幾個妻子并不違反法律,但是家中有幾個妻子、那就是擾亂之源。看看以撒的兒子以掃娶了兩個迦南女子爲妻,以撒和利百加就爲此心裡愁煩,就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爭鬧來的。
那兒女也是信主的,並且不可是放蕩不受管教的呢?這可能就是為了避免了一家之中有兩個不同的信仰,特別是基督的信仰是不許敬拜其他假神的,那樣的話就會造成許多混亂;放蕩不服管教的子女也是會帶來各種麻煩,若是這樣,這人隨時要處理家中的各樣麻煩,實在就不適合在教會中當長老來服事了。
在同一段經文當中,保羅也告之提多關於監督的標準。這是在教訓提多嗎?因爲提多已經是克里特島上各教會的監督了,但是更可能的是 爲了將來的監督,如果要有不止一位監督,或者提多也不可能永遠的在島上當監督,總要有下一位監督的。
和長老一樣的,也是要是無可指責的。然後還要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這裡倒是沒有提“只做一個婦人的丈夫”,會不會就是因爲提多還沒有娶妻呢?又有這些不任性、不暴躁,所求的就是要有一個穩定的性格。
教會之中所會有的問題、主要就是來自於人的問題,誰能處理人的問題呢?還是就是會在問題之上又火上澆油、推波助瀾呢?在某些香港社會電影當中,會有一種角色叫作平事人,就是要平息幫中各角色之間的糾紛。
平心而論,教會中的監督雖然不似社會之中的平事人那般危險與嚴重,但是在本質之上也有點相似,都是要處理人的問題;所以一個穩定、莊重、公正不偏頗的人格就是必須的,教會裡的監督也是要如此。
當然對於監督的要求是要更高的,除了要能夠處理問題之外,他還必需是善的,還是必需要追求公理和正義,也願意為了遵行神的旨意,為了行善而能夠做出犧牲。這是與社會上的要求並不相同的。
為了神的心意彰顯,為了神的事工要能夠行得通,彼此各地的教會之間也要能夠互通有無、互相交流;因此,要能夠接待遠人,這也成了監督必須要有的特質,這也被保羅在這裡給提了出來。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長老的設立(提1:5)
提多書一章:5 我從前留你在克里特,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 6 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做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就可以設立。 7 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貪無義之財; 8 樂意接待遠人,好善,莊重,公平,聖潔自持; 9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
保羅在這裡和提多先敘敘舊,就講到了他與提多的一段往事。在別的地方也沒有記載他們所經歷過的細節,我們就只能從他們的敘舊當中一窺所發生的事情了。克里特,有的地方翻譯爲革哩底,是在土耳其與希臘之間南方的一個大島、有兩百多公里長,人口還不少,其上有好幾個城市。在使徒行傳27章中曾有一些故事發生在此,船被大風吹入深海,半個月不能靠岸。
提多是什麼時候被保羅留在克里特呢?我們不能確定,可能就在那次海難之前;保羅是身爲囚犯,並沒有人身自由,但是提多僅僅是陪行,可以隨時離開。當時、保羅就算是身爲囚犯仍然不忘傳福音,可能是看到在克里特島上形勢大有可為,就將提多留下來發展。除此次之外,我們不確定保羅是否有機會再臨克里特島。
保羅在克里特島停留的時間不長,宣教後有人信主,教會就簡單的草創,然而信徒們對基督只有非常粗淺的認識,留下提多一人就能夠將基督教傳遍全島嗎、並兼顧所有的教會嗎?當然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們要在爲各城的各教會設立長老,讓提多是作爲監督的,督導各教會。
提多這樣的一個年輕人要怎麼督導各教會呢?沒有辦法,因爲組成各教會的成員,從老到少、在保羅來到之前都沒有聽過耶穌基督的事蹟;就好比在某城辦了一場佈道會,在會後有十幾個人信了,就在當地找一個地方,可能就在某人的院子或是倉庫裡,就地便可以成立教會了。
就這樣的烏合之眾怎麼能夠成立教會呢?好在有傳道人來陪伴,但是傳道人也不能長久陪伴,可能待了月餘就要離開到下一個城去了,因此在教會當中,在這些新信徒當中,要爲他們設立長老,來主持教會的日常事務。
我們不要想當初的那些長老就會是什麼很成熟的基督徒,都不是;那要選什麼樣的人來作為教會的長老呢?在這裡,保羅列舉的一些作為初代教會長老的條件。我們可以参考看看,在世人當中,什麼人可以作爲教會的長老呢。
爲什麼我這樣說、有沒有證據?我們可以先看看第9節:「作為長老的人要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 可見、道理對於這些人而言,都還是不久前被教的,還熱乎著呢,這句話是過去式。
而能夠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在辯論中駁倒人,那是未來的假設語句,是希望他能夠作到。再看看這裡所要求的條件,都是些很世俗很表相的,雖然是很容易查看和衡量的,但是這畢竟不是真正很有效的。
在諸項條件當中,也竟然沒有聖靈的充滿,恐怕這才是最重要的;像是在以弗所教會他就說(使徒行傳20章)「28 聖靈立你們做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或是在使徒行傳6:3初代教會選出執事:「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
這些就是保羅爲克里特島的教會選出長老的標準,我們今天首先爲各位介紹一下背景并沒有太多的進入細部的討論,接下來我們會再爲大家討論各項的內容。
2025年8月24日 星期日
愚昧敗壞美好 (傳道書 主日學 21)
愚昧敗壞美好 (傳道書 主日學 21)
死蒼蠅使做香的膏油發出臭氣,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
傳道書 10: 1 ~ 18
https://youtu.be/6JgstdNtVxA?si=HSr6Br74loBKHZ4r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行神蹟的主 (約翰福音精選 12)
五餅二魚 和 跨海行走的神蹟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約福 6:1~33
https://youtu.be/MEEw4Ogq2pY?si=5WQY4rjYu8P1em4z
智慧之道(傳 10:12)
傳道書十章:12 智慧人的口說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滅自己。 13 他口中的言語起頭是愚昧,他話的末尾是奸惡的狂妄。 14 愚昧人多有言語,人卻不知將來有什麼事,他身後的事誰能告訴他呢? 15 凡愚昧人,他的勞碌使自己困乏,因為連進城的路他也不知道。16 邦國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樂,你就有禍了!
17 邦國啊,你的王若是貴胄之子,你的群臣按時吃喝,為要補力,不為酒醉,你就有福了!18 因人懶惰,房頂塌下;因人手懶,房屋滴漏。 19 設擺筵席是為喜笑,酒能使人快活,錢能叫萬事應心。 20 你不可咒詛君王,也不可心懷此念,在你臥房也不可咒詛富戶。因為空中的鳥必傳揚這聲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說這事。
傳道書十一章:1 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 2 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 3 雲若滿了雨,就必傾倒在地上;樹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樹倒在何處,就存在何處。 4 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
在傳道書的此處,從十章12節開始講到言語之道,16節講到邦國的設立和運行之道,18節講到積累和擁有的力量,並從此論人生的福禍。就這樣的看似無關的議題亂竄,其實傳道書在這裡是要在不同的層面上列舉命運轉機之道。
人在世界中行,有外界的環境和其他的人會彼此互相交互,那些是我們無法改變也只能稍微影響的外在。我們所能較好掌控的,就是我們自己了。至於我們的的行爲舉止,最先是出於意念,是出於我們的靈,常常不是出於我們的思考。
思念是可以來刷新和試想的,那還不算是我們的行爲,等到我們的思念差不多定稿了,那就會說出口成爲話語了;有喃喃自語到說出定論,所以說出定論或是咒詛的話,那就算是我們最初步的行爲;而這個行爲可能就會爲我們帶來後果,所以這裡說愚昧人的嘴吞滅自己,他的言語也成爲他是狂妄的證據。
然後傳道書又講到邦國,也講到富人和富戶,各位弟兄姊妹們,沒事千萬不要招惹他們。我們的一舉一動是從思想開始,變成了言語、再成爲行爲,不要想著踐踏他們,或是與他們對抗。因爲要踐踏與對抗的不僅僅是他們,而是整個世代,甚至好幾個世代的積累,我們是很難對抗的。
說到積累,積累的力量是大的,我們若能常檢修房屋及屋頂,將在房頂生長的植物和積水(植物的根會破壞屋頂,積水會造成腐爛和生長植物)除去,那麼那屋頂便不容易壞。但若我們讓這些小破壞積累,那樣屋頂就必要毀壞,這就是積累的力量的。
而積累的勢能是如何產生的呢?爲什麼積累會有力量和勢能呢?其實積累並不一定是爲了某個目的、例如爲了要和我們抵抗而產生的;而是在歷史的進程中,本來就有各種可能的事件會發生,例如這裡所說的將糧食撒在水面,這些無心之舉,最後也都成爲他們積累的勢能。
這樣的勢能積累,一旦多了便是厚重難以對抗的,就有如貴冑和君王,富戶和富人;他們的有錢有勢大概也不是從昨天開始的,他們有著厚重的積累儲備,那你要對抗他們、咒詛他們嗎?恐怕你的話語就落在他們的情報網絡之中,那你也落在他們的網羅之中了。
世事是無常的,也沒有一定和確定的事,但是勢能和堆積總是有的。何必用言語和行爲來爲自己樹敵或是陷自己於不利的地位呢?還不如在有意與無意之間爲自己結交朋友。當然我們與人結善並不一定能交到朋友;交到了朋友也不一定在危難的時候就能夠幫我們,但是總比與人相鬥好吧。
認識形式與事物的本質,認識時間的推移和勢能的變化,這便是叫有智慧了。有智慧的我們也不能確定在某些事上必定能夠得勝,那是因爲我們還沒有最高的智慧;但是不完全的智慧總比愚昧和任意而行要好。藉著智慧的積累,我們也可以在人生的道上越走越好的。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道的交託(提1:3)
提多書一章:1 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保羅——憑著神選民的信心與敬虔真理的知識, 2 盼望那無謊言的神在萬古之先所應許的永生, 3 到了日期,藉著傳揚的功夫把他的道顯明了;這傳揚的責任是按著神我們救主的命令交託了我—— 4 現在寫信給提多,就是照著我們共信之道做我真兒子的。願恩惠、平安從父神和我們的救主基督耶穌歸於你!
保羅寫給提多的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提多應該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保羅還是向提多自我介紹說:我是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不但如此,他還特別的多嘴了兩句、爲這個職分的由來,價值給介紹了一番;這在各部保羅書信中還是難得的。
神的僕人和使徒到底是不是自封的,還是受呼召的?其實我們必須坦承的說我們並不清楚知道,許多怎麼看都不像的神僕人的人、也都說他們是受神所呼召的。而那個所謂的呼召、說白了也就不過是一個自我感覺罷了:我覺得神要我爲他做這樣的事。
因此我究竟是不是神的僕人還是要各位弟兄姊妹們說了算,你們都覺得我是按照神啟示的真理在行事、也都覺得我是,那我就是;你們若都不認爲我是,那我就不是。其實神可以使用任何人、任何人不管願不願意,都是神的僕人,分別之處是在於好的僕人或者是惡僕人。
人可以認可的,只不過是神僕人的這個名頭而已,而如果人不認可,那麼神僕人這個名也無需要拿過來套在自己的身上。而就算是人不承認,真正的神僕人在無人承認的情況下也是會忠心的事奉神的。如果不是如此,那就不真是神的僕人。
以上的稱謂可以說是有相對性的,然而再下面的那一句則是絕對的真理,那就是「盼望那無謊言的神在萬古之先所應許的永生」也就是說保羅是在說他、一個神的僕人與使徒、也是和眾弟兄一樣、在盼望神所應許的永生。
爲了一個永生的應許,神的僕人要奉獻上後半輩子,可能也不會得著任何的薪水,那麼若是你,你願意嗎?我是願意的,保羅也是願意的,因爲正如保羅所說的,神是無謊言的神,既然神已經應許了。那永生就是真的,也可以賜給我們的,這也是所有神僕人的追求,也應當是我們所有人的追求。
那神僕人是作什麼的呢?可能是任何事,也可能要做一切的事,像摩西就要循著神的旨意將以色列人帶出埃及地,要進入應許之地。而保羅所要按神旨意去做的,就是去傳揚,並且在所定的日期,藉著傳揚的功夫把主的道給顯明了。
保羅自己說的:「這傳揚的責任是按著神我們救主的命令交託了我」而保羅按照著這命令去作,就是作一個神忠心的僕人。有許多的人願意作神的僕人,因爲喜歡這個名稱所帶來的榮譽感,但是保羅在這裡強調更多的是責任,神將這責任交給了他。
神的僕人有權柄,許多人也愛這個,但是隨著權柄而來的就是責任,這兩項是永遠相對的,不會只享權柄而不需要負責任。能力越大那麼權柄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我們的主有無上的權柄和能力,他也將我們所有的重擔,擔負在他的肩頭之上。
保羅寫信給提多;除了寫信聯絡感情和彼此問候一下之外,他也把這個主交付給他的責任也交付給提多。保羅這個交付也不是逢人便交付,他是經過長年的考察,認真的將對方當作自己的親兒子那般看待的,才決定要將這責任也交託給提多。
不是說保羅把這責任交託了自己就可以歇息了、退休了。保羅如此交託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年紀已經老邁了,一個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就成就神所交付的所有任務;於是保羅便細細的考察,看是不是真的行在這道上,終於也就將這重任也交託給了提多。也在這段的末尾將這祝福也歸給了他。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使徒保羅(提1:1)
提多書一章:1 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保羅——憑著神選民的信心與敬虔真理的知識, 2 盼望那無謊言的神在萬古之先所應許的永生,
我們來開始查考提多書,我們一般說這是保羅寫給提多的書信。雖然說了是寫給提多的書信,但卻又不完全是私人的書信,否則保羅就無需介紹他自己了,因此我們說這是保羅藉著寫給提多,也是寫給教會的一封公開信。
首先,保羅向著讀者自表身份,說自己是神的僕人也是耶穌基督的使徒,這兩個身份並不矛盾,使徒也都一定是神的僕人,神的僕人則是做神的各樣工作,有這樣有那樣的,是既自我低下,只要是神願意,我們什麼都可以做;同時,也是高貴的身份,因爲所侍奉的是至高的神。
大家可能比較明白什們是神的僕人,凡是作神的工作的,是不是都可以自稱是神的僕人呢?然而我們還是比較少聽到有人自稱是神的僕人的,教會裡面有牧師有傳道,多數人都會用已經被人認定的身份自稱,比較少有人自稱是神的僕人。只有像我這樣又沒有教會聘用,也沒有老闆管轄的,才好自稱是神的僕人。
那麼使徒就是更爲稀少了,基督的使徒是受基督的差遣,進入一個不屬神的領域、爲主申張主權的特殊的工人。使徒、 apostle 這個字,就有使者的意思;例如像是大使是一國的代表,進入另外一國去行使某些主權的。像是在墨西哥和中國都有美國的大使,但是在美國境內則不會有美國大使館,對不對?
一般認爲、馬太福音16章19節所說的便是使徒的權柄。那是主問門徒們:你們說我是誰?門徒彼得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於是主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又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這種捆綁和釋放的權柄,就是使徒的權柄。
這個權柄是基於對基督的認識,是以能夠接受到天上的父所給的指示為條件。使徒可以告訴人們:在地上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不可行的。最淺顯易懂的例子便是天主教的教宗,這是該教認為擁有使徒權柄的職位,
有一個前後有變動的例子就是教宗若望保祿六世在1968年宣布禁止教徒使用保險套,他認爲那是阻擋神讓生命進入世界。多年來天主教就一直禁止使用保險套,認爲那就是犯罪,那也就是在地上被捆綁了;天堂的門就對犯戒的人關上了。而在2010年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則說使用保險套不算是犯罪,那麼同一件事就是被釋放了,不妨礙人進天堂。
這件事雖然很好的說明了什麼是「使徒」的捆綁和釋放的權柄,然而還是有人會問:那到底是要怎麼定義「使徒」呢?天主教的教宗是有組織有制度的職位,並且他們說這就是主的使徒,那麼這真的就是神所設立的使徒嗎?
在這利保羅說了一句:是憑著神選民的信心與敬虔真理的知識。我們怎麼能知道保羅是否就是使徒?聖經記載了主揀選門徒且讓他們成爲使徒,這是聖經爲使徒們作了見證。那麼從保羅以下還有沒有其他的使徒呢?
神差遣和使用工人,並且他的揀選使徒並不用特別向人解釋,或許有時也不留下見證。那我們要如何知道呢?這就要靠選民們的信心了,若你有信心又有對神啟示的真理有知識,那你就可以知道,知道保羅是使徒,也知道哪些人是真正在做神的工,而不是只是藉著神的名在那裡招搖撞騙。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父親與兒女的心(瑪4:4)
瑪拉基書四章:4 「你們當記念我僕人摩西的律法,就是我在何烈山為以色列眾人所吩咐他的律例、典章。5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 6 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
瑪拉基書的最後一章,也就是舊約經書的最後一章,先知開始了最後的預言,他所講的是:到了要臨近那日的預言,他說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我們在前面說了這應該就是在說主耶穌基督將要來到。
在這個當口,我們看到了先知又再一次的提起律法、是的,摩西的律法;舊約聖經以摩西所寫的五部經書開始,以創世記開頭,該書的最後寫到雅各的一族人全都搬到埃及地居住,而第二部書,所寫的就是摩西如何帶以色列人出埃及,而在出了埃及的曠野裡,我們就看到了神賜下律法給以色列人。
對於律法、以色列人該如何對待呢?最常用的動詞就是「謹守遵行」,在許多的經書當中都是用這個動詞的,例如在申命記28:1「你若留心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地上的萬國之上。」
但是請回頭看到我們這裡經文所用的動詞,乃是記念:你們當記念我僕人摩西的律法,這是包括律例和典章。當然,當代的以色列人看到這樣的寫法並不會聯想到律法不用再去遵行,而只是認為這僅僅是強調要去多多的紀念。
然而聖經的用詞和用字都是十分嚴謹的,如果預言中還是要以色列的百姓去遵行律法,那他還是可以用謹守遵行這個動詞,就像其它許多的經書那樣。然而聖經最後的這一章經文,在說到彌賽亞要來的時刻,卻是使用了當「記念」摩西的律法。
事實上,如果不是爲了要更換動詞的這個原因,在瑪拉基書四章的這裡,根本不需要出現摩西的律法,當公義的日頭彰顯了,其光線有醫治的功效,他們也要踐踏惡人如同腳下的灰塵,然後何必在此處再講到摩西的律法呢?當然也是可能有我們不知道的原因。
在講到了律法之後,先知瑪拉基又再講出最終的預言,那就是先知以利亞要來的預言。我們知道以利亞是在瑪拉基之前數百年的先知,是被神用火車火馬在活著的時候便接到天上去的先知,那麼神要再差他下來我們之中嗎?
是的,就是如此,但是這裡並沒有預言以利亞是否又要搭乘火車火馬再來,或者是要以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再來。無論如何,他這次來是帶著使命的。是什麼呢?是要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
最直接的想法,父親所預表的就是神,然而這裡的父親所用的卻是複數,要不就是在說所有的父親們,或者是說有一位非常偉大的父親,就像是指著神的代名詞也必須是要用三位以上的複數。
而兒女呢,最直接的想法就是以色列的子民,也可以想成是神所愛的子民。以利亞所要做的便是使神與人的心要能彼此相向。當然要說這個預言呢,就得要承認神與以色列人的心並不是彼此相向,而是彼此相背的。
向背的原因是在於人,因為人只想要神的祝福,卻不想要向著神也就是愛神,這就像是人間的許多子女一樣。然而先知並沒有告訴我們以利亞要如何的做到這一點,預言到這裡就嘎然而止,本書也就結束了,讓人們留下了許多的想像。
我們如今知道,也是透過主耶穌的口,這個以利亞所說的就是那位 爲主鋪平道路的施洗約翰。各位可以参看馬太福音11章14節主所說的話。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僕人騎馬王子步行(傳10:5)
傳道書10章:5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似乎出於掌權的錯誤, 6 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 7 我見過僕人騎馬,王子像僕人在地上步行。
這裡所羅門王的智慧真言,很可能就預測了近三千年後的我們,所即將要面臨的禍患。原本的文字是在說:作者見到一件禍患,是掌權者的錯誤,也就是說,這個禍患的產生,是取決於掌權決策者的一個心念,本來是可以這樣安排或是那樣安排的。
而所羅門所舉的第二個例子,就是說因爲某種奇怪的規定所設定的安排,讓一同出行的王子和僕人,結果王子必需按規定在地上步行、而僕人可以舒服的坐在馬上而行。可能在歷朝歷代中真的發生過這種事,導至太監舒服的騎馬或是坐車,而王子要步行。
當然我們今天世上的王國和太監都越來越少了,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都再也看不到王子了呢?也是有可能的,只不過王子也有另一層意思在裡面,也就是權力繼承人的意思,我們說耶穌是神國的王子,而我們則是基督的王子。
那我們真的能夠順利的繼承這要給我們的權柄嗎?還是如今我們要下地走、不再能坐在馬上了嗎?那麼是誰要讓我們下馬、我們真的會下馬嗎?不用懷疑,如今這個僕人已經出現了,我們大約在十年之內可能就要下馬。
真的,本文是寫於2025年,AI 人工智能正處於方興未艾的興起勢頭當中,而人們已經開始在失去工作了。在這個時候,AI 尚沒有身體,許多事它尚且作不到,但是可能就在幾年內,隨著人形機器人的開始普遍,恐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要失去他們的工作。
本來我們發電,當然主要是要給人用,燒了許多的化石燃料也製造了不少的空氣污染,爲了是要讓人有電可用,可以在熱天的時候打開冷氣,可以讓冰箱可以保鮮食物;但是就從現在開始,我們的發電量,要用在人工智能的方面,也會要越來越多。
如今人工智能使用的電力所佔的比例不過是很少的百分之二,但是到了2035年,恐怕加上資料中心和人形機器人,我們所發的電可能有十分之一要用為其所用,而在此之前,家庭用電也不過就佔全部發電量的百分之三十。
恐怕人工智能的興起已經是無法抵擋的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工作,或者是失去原來的工作機會。甚至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他們的工作就是要去服務人工智能的資料中心,或者去維修機器人,我們真的要下馬步行了。
然而真的就會是這樣下去沒有希望了嗎?人會失去生命的傳承的主角的位置嗎?還是我們就要淪為是人工智能的服務者呢;應該是不會的。人工智能再牛還是被人所創造的;要知道人還是主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的方向,而不是反過來。
其實真正所發生的是:少數的人使用了人工智能來控制或是統制了多數的人。在這個時候,掌權者的決定就很重要了,我們是要讓人工智能凌駕於許多人之上呢,還是要讓人都還保有作為人的尊嚴呢?
然而再繼續的進展下去、以後人的生活和生命還會有意義嗎?還是說人的存在就要失去意義呢?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可真就是一件大禍患了,最後恐怕就要禍延到原本的掌權者,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一個長遠的問題。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愚昧敗壞美好 (傳道書 主日學 21)
愚昧敗壞美好 (傳道書 主日學 21)
死蒼蠅使做香的膏油發出臭氣,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
傳道書 10: 1 ~ 18
https://youtu.be/6JgstdNtVxA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生命的主 (約翰福音精選 11)
生命的主 (約翰福音精選 11)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約福 5:26~47
https://youtu.be/sWCWtb95OE4?si=4ysXM0Z1jjGaWjUB
公義的那日(瑪4:1)
瑪拉基書三章:17 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侍自己的兒子。 18 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侍奉神的和不侍奉神的,分別出來。」
瑪拉基書四章:1 萬軍之耶和華說:「那日臨近,勢如燒著的火爐,凡狂傲的和行惡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燒盡,根本、枝條一無存留。 2 但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 3 你們必踐踏惡人,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如灰塵在你們腳掌之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在許多的先知書之中,都會講到主所定的「那一天」;不是某一天,對某一件事定下一天、對於另外一件事定下另外一天。主所定下的是「那一天」,一個特定的一天,以至於每次書上寫到 那一天,我們都知道所講的是哪一件事。
那一天,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那一天是屬神的人要歸回於神的那一天。那一天是神的烈火要燒向全地的那一天,也要將所有作惡和狂傲的人如碎麥秸給燒盡了。要知道麥秸是易燃的,碎麥秸更是易燃,烈火燒到碎麥秸便如燎原之火、會將所有的燃料一捲而盡。
對於世人而言,那一天會是巨大改變臨到的一天,以往習慣了的安舒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那也是建立在人剝削人,一層剝削一層,最後人再苦害所有的動物和植物,污染和毒害自然環境所得來的狀態。
對於這世間所有的不公不義,到了那日、都要被清算和找補回來。那些虧欠和欺壓他人的將不再能繼續,且神的憤怒要臨到那些作惡的人,等待他們命運的只有死亡,那是生命的終結,而且隨之而來的審判也不會改變這結局。
然而,在這裡所說的經文還沒有到那一日,只是臨近那一日,這是作為警告,作為那大又恐怖的日子之前的警告。當那一日,樹的枝葉要被折了,根本、枝條都無一存留,這是很嚴重的後果,你們不希望那天的來到。
若是樹木遭到損壞,只要還有樹幹,這樹就還有希望;就算是遭遇大旱或是火災,連樹幹都燒焦了,只要根未傷害過甚,過了一年,最多再過一年,那樹就還可以生出新的枝葉來。但是若是根本和枝葉一無存留的,那就再也沒有指望了。
然後神說:但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那些被虧欠的,就要被顯明出來;在末日,神的顯現是要來拯救,是要來醫治、是要來幫助。雖然在今日,在現時,公義並非是世間遵循的唯一法則,神也並不加以干預。
但是到了那日,必有公義要彰顯如同日頭照耀,高高的掛在天上、世上之事、不論是隱藏的,還是被遮蓋的,無一不被照亮照明。神也要以此來呼召他所揀選的,讓一切被神所召的都經的起公義的考驗,也稱得上是義的。
這個公義的日頭,又有醫治之光,也有翻譯說是醫治的翅膀,這個翻譯讓我們聯想到天使或是天使長。那是末日審判來之前最後的希望,究竟是甚麼呢?會不會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是彌賽亞呢?瑪拉基並沒有說,他這裡只說以色列人對這日頭的反應。
神說:到那日,你們被照耀,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這是神羊圈裡強壯的肥羊,那麼出來後要做什麼呢?神說「你們必踐踏惡人,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如灰塵在你們腳掌之下」也就是神所使用的義人要踐踏惡人,使神的旨意彰顯出來。
那一天,對世人來講,最好永遠是一個遙遠的預言,最好是永遠不會應驗的那一種。那一日,可能就是我們所知世界的毀滅和終結。那麼、義人也是活在這世界上的,是否也會害怕這世界的毀滅呢?是會害怕的。
但是到了那一日來到之前,因著神的呼召和應許,我們知道神必然會照看我們,也必使我們活著;而且公義必要彰顯,要勝過所有的惡;知道了這些,我們就無所畏懼,也不怕遭害,反而要爲我們的主、他要帶領我們、終要得勝而歡呼喜樂。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耶和華側耳聽 (瑪 3:13)
瑪拉基書三章:13 耶和華說:「你們用話頂撞我,你們還說:『我們用什麼話頂撞了你呢?』 14 你們說:『侍奉神是徒然的!遵守神所吩咐的,在萬軍之耶和華面前苦苦齋戒,有什麼益處呢? 15 如今我們稱狂傲的人為有福,並且行惡的人得建立,他們雖然試探神,卻得脫離災難。』」16 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他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 17 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侍自己的兒子。 18 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侍奉神的和不侍奉神的,分別出來。」
瑪拉基書講述以色列人是如何藐視神的名,以詭詐待弟兄也以詭詐待自己幼年所娶的妻;除了虧欠人以外,先知還講述了人亦是如何的 視神為對頭了。先知轉達了神的話,他說:你們以言語煩瑣我,你們奪取我的供物,這裡又說:你們用話頂撞我;
那麼人是如何的頂撞神呢?比起前面所說的煩瑣神,就是那些抱怨神不公平、世上不公平等等等的話。而上升到頂撞神的程度,就是說他們事奉神是徒然的,他們又抱怨在神面前的齋戒又有什麼益處。
也就是他們其實在說:有沒有神我甚至不知道,但是就算是有神,他也顧不上我們;我們做好做壞根本就都沒有差別,作神的子民是沒有什麼價值的事。他們甚至是羨慕那些作惡的人,行惡的人可以佔便宜得好處。他們說:真好運啊,他們可以試探神卻可以脫離災難。
是的,這是個常常被人提出來的問題。爲什麼好人沒有好報,壞人卻得享福樂?有時我們還以爲這是現在才有的事,是神對現在的我們隱藏了;但是看到這裡,我們才知道,原來在古時,就在以色列,不也都是這樣的問題嘛。
在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有聖殿有祭司,還有許多先知受差遣而來,但是百姓卻還是感受不到神所說的公義,不知道神是否真的仍然掌權。如此這般,所謂的神的子民,也就不知所謂的、說出頂撞神的話。
那麼我們來聽一聽先知是怎麼說的呢?16節告訴我們:「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他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 思念他名的人」這也就是說,我們雖然或許沒看到神在做事,但是敬畏耶和華所 談論,所說的話,神還是側耳而聽了。
這裡只說 神傾聽敬畏神之人的話,那麼不敬畏神的人呢、他們所說的話神會傾聽嗎?不、神不聽他們的話,因爲是狂言是妄語,這種話聽了難道是要增加怒氣嗎?知道他們是在妄論、甚至他們自己都不明白他們自己所說的是什麼,神也不和他們計較,只是他們也夠不上神所要的標準,不能得著神所要給人的拯救。
先知告訴我們:神是大有慈愛的,他預言說:神紀念那些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是的,神不紀念我們的惡,但是卻紀念那些愛他並且屬他的人。屬於他的人他必紀念,也要憐恤他們,看他們好像是伺候自己的兒子。
現在雖然說是看不到神有什麼作爲;是的,神向人隱藏他的作爲。這樣才可以分得出誰是真正的愛神的,誰是惡人誰是善人;哪些人是事奉神的、哪些人是不侍奉神的。現在不作分別,只做紀錄;但是等到時候到了,這些都必要分別出來。
這就是神與我們的關係,雖然不像是摩西那個時代,神親自帶領以色列人;到如今就因爲神不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就可以藐視神,頂撞神嗎?弟兄姊妹們,不要被眼前可見之事給模糊了,神仍然在傾聽,他在紀念我們,他必不會忘記我們。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奉獻蒙福(瑪3:8)
瑪拉基書三章:8 「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 9 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 10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於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11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為你們斥責蝗蟲,不容牠毀壞你們的土產,你們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 12 萬軍之耶和華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
在今天的經文中,有講到非常著名的要求十一奉獻的經文。甚至可以說若不是有這幾句經文,許多人就不會知道有瑪拉基書。而瑪拉基書當中有這麼許多的經文,牧者們很少會提到其它的經文,沒人會講到主是如何斥責祭司的,也很少人會講到神譴責人是如何背約、休妻和以詭詐待人的。
只是就是這個十一奉獻的經文,差不多所有的教會都拿出來講過,爲的是要鼓勵人十一奉獻;這很可能就是這部瑪拉基書當中,唯二的一段、會被帶上講台的經文。注意,我說的不是常被帶上講台,而是帶出來一次就算數了。另外的一段,就是四章的最後一節「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這個我們以後再來說。
在這裡,先知指控人搶奪耶和華神的供物。他也知道人不會同意這個指控,人一定會說:我們哪裡有搶奪耶和華的供物,耶和華的供物不是都在聖殿裡好好的供奉著嗎?我們哪有那麼大膽進到殿裡去搶奪供物。
其實這種說法就是等同在說:神可以得著多少的供物那是由人決定的。人一但決定了要奉獻多少,獻上去了、那就是了;至少他們就不會再往回找補了,這就是人辯解自己沒有搶奪神之供物的說法。
但是人該納多少供物並不是由人自己決定的,神早就啟示人那該納的就是出產的十分之一,在這裡就說: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奪取。這乃是以欺騙的手段,並不將該納的奉上,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奪取神的供物。
神說:你們通國之人都在用這種方式奪取我的供物,表示這已經是很普遍的方式了。就如同我們今日,也沒有誰真正的按照出產的十分之一在做奉獻了,如果能夠做到扣除各種稅款和保險之後的收入的十分之一來做奉獻,那就已經是眾人的標竿了。
我這樣說並非是在譴責今日的基督徒,事實上在今日的社會環境和制度底下,和往日神的子民所立之國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今日到底奉獻多少才好呢,因為各種制度的算法複雜且不一至,神也並沒有明確的指示;
但是我認爲,以實際到手的收入來計算其十分之一,那應該就是可以的了;如果有人故意設計讓自己的收入預先會被多多扣除,存到保險或是其它的系統中,那也是他自己與神的事了。
神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或者這才是奉獻真正的目的,讓神的家有糧、可以讓工人有食物,事工可以繼續。但是這個要求不會是一個苟延殘喘的生存模式;如果有更多的資源,教會當然是可以做更多的事。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收入便奉獻十分之一,讓教會或是機構有錢可以做神感動要做之事。真正這樣作的人,神必知道你的奉獻,也必照著所應許的來賜福於你。這個福未必是你所奉獻的金錢,有更多更多的是我們所需要的福、是我們所真正需要的。
我可以給你們舉出一些常見的例子,例如說是能夠讓沒有子嗣的能有子嗣,例如說是讓身體保持健康,全家平安,或者是說給我們有出路有前途,當然也有可能會藉金錢賜福給你們;總之、人都會羨慕而稱你為有福的。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不改變的耶和華(瑪 3:5)
瑪拉基書三章:5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臨近你們,施行審判。我必速速作見證,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 6 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所以你們雅各之子沒有滅亡。」7 萬軍之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
我們講了先知預言了主要來了,主是我們仰慕的;但是主來是要煉淨人,那我們必然會好奇:主是要如何的煉淨人呢?先知用了煉人如煉銀,如用強鹼漂白布匹,那都不會是舒適好過的事,都是要先破開再塑其質。
到了這裡他又說了:這位主要臨近我們,他要施行審判。我們知道主耶穌來過了又昇天了,但是他還要再來,我們也知道他再來之時就是要施行審判了。在這裡我們看到此處的預言就說:主要臨近我們,要施行審判,這是在預言還未來的審判呢,還是已經發生的呢?
在我看來,主的到來以至於審判就是一回事,雖然到現在主已經來到,而審判尚未到來,這之間的間隔已經兩千年了,審判還沒有來;但是誰能規定主所要做的事必需在某一世人的身上就要完成呢?
先知在這裡將主的話給啟示出來,主啟示說:「我要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像是這樣的話,主不是一直在警示嗎?從舊約一直到新約裡,處處都充滿了這些警語;這樣到了審判來到時,人就無可推諉了。
然而主也是憐憫的,他是不改變的,主雖然是憎惡上面所說的那些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還有其它以惡來待人的;那麼何以主的審判還不臨到,還不來教訓這樣的人呢?那是因爲主是有豐盛的憐憫和慈愛。
主說「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所以你們雅各之子沒有滅亡」在這段話中,特別提到你們是雅各之子;雅各就是以色列,雅各之子就是雅各的後代。神的揀選、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都要應驗在他後代的身上。雅各之子沒有滅亡,他們也沒有因爲他們所犯的罪就失去選民的身份,成了活在罪中的選民。
主又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可見揀選真的是不改變的,甚至從雅各開始,他就是犯罪的,他是狡猾且欺騙的,甚至欺騙了自己的父親,但是神也沒有挪移去他的揀選。
只是人若是一直活在罪中,那也是難逃滅亡的命運,所以主也說「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神是有極其廣大的憐憫,他不離棄那已經背離神的我們,只是神也一直呼召我們回轉歸向他,這個呼召也是一直不改變的。
這個呼召就是要我們轉向他;在以前有律法來約束和規定我們,在律法之中也有規定贖罪的祭等等;但是我們仍說:我們不知該如何行啊。你一直說要我們轉向你,那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算是轉向你,難道照律法而行還不夠嗎?
如今神已經差遣他的兒子來呼召我們,他是來親自帶領我們,要我們行走他所行的道路,這就是帶領的和領路的,讓我們能夠看到真實的榜樣就可以追隨。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主要進入他的殿(瑪3:1)
瑪拉基書三章:1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2 「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 3 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 4 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必蒙耶和華悅納,彷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瑪拉基書進入了第三章;在第二章的最後、先知還在譴責人無理的休妻和以強暴待妻子的事,這是神所恨惡的。但是人卻反過來質疑神,爲何祢不看顧行善的、許多這樣的人沒有好下場,行惡的倒被神喜悅?神的公義在哪裡呢?
先知並沒有爲神辯駁,只說這是人以言語煩瑣耶和華。到了第三章、就帶出了改變;一個新的預言出來了,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
任何如今的弟兄姐妹看到了這個預言,一定明白這預言所說的是什麼。那預備道路的使者不就是施洗約翰嗎?他自己都這樣回答質問他的法利賽人。而你們所尋求的主就是那要來的彌賽亞,就是我們的主耶穌,也是與我們立約的使者。
是的,主必忽然就進入他的殿,在世人都不知道的時候,他就來了;就連他已經站在殿中時,世人還是不認識他。不論世人預備好了沒有,或是期盼多時,那預備道路的使者和彌賽亞就來到我們的當中了。
但是這裡又說「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又用了兩個例子來講這件事,一件是煉金人的火,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明白,就是那可以把金子和雜質都可以融化的高溫。
而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漂布人的鹼,就是漂白布時要用強鹼先泡過,這是要使布質的纖維在不受到損傷的情況下,要破壞它的天然色素,這樣一個較穩定的白色就顯出來了。此外,纖維也變得對染料的吸附能力變得較高。
總之,這兩種方式都告訴我們,想要變得純正又有價質,那就必須要先熬練,而熬練就得要先有破壞,將人從自己的舒適區給拉扯出來,甚至得給人破碎了,才能重新按照正確的方式給結合了,才能成爲有價值的材料。
利未人是協助百姓獻上祭物的,如果利未人都不公義又不潔淨,那麼百姓的獻祭又怎麼可能會是公義又討神喜悅呢?所以神要潔淨祂的百姓,就先從利未人開始熬煉和潔淨起。要獻祭的人先潔淨了,也要憑著公義來獻祭他們所獻的祭才能真正的討神喜悅。
那麼要怎麼樣的獻祭才能蒙主的悅納呢?瑪拉基也給出一個實例,他就說如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獻祭要蒙神所喜悅,就好像「古時之日,上古之年」,那所指的就是摩西和亞倫的那個時代,因爲有認真又敬畏神的祭司,他們按照神的啟示所獻的祭,那就是神所悅納的。
還有大衛王的獻祭,那也是神所喜悅的。可見神所要求的並非是不可能達到的,神並非是難以取悅的神,雖然在經文中問「他來的日子,誰來當的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若是人是無心和敷衍神的,那自然是立不住的,但是經過主的熬煉,我們也可以是蒙神悅納的。
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智愚都在神手中 (傳道書 主日學 20)
智愚都在神手中 (傳道書 主日學 20)
智慧勝過打仗的兵器,但一個罪人能敗壞許多善事
傳道書 9: 11 ~ 18
https://youtu.be/XFNb75QnDpA?si=i0T09WbLxBLWVtFU
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律法與主 (約翰福音精選 10)
律法與主 (約翰福音精選 10)
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 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約福 5:1~29
https://youtu.be/XC_fp9N0AZ4?si=ueNLUqPnu75DSjZI
謹守你們的心 (瑪2:14)
瑪拉基書二章:14 你們還說:「這是為什麼呢?」因耶和華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間做見證。她雖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約的妻,你卻以詭詐待她。 15 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 16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不可行詭詐。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17 你們用言語煩瑣耶和華,你們還說:「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因為你們說「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並且他喜悅他們」,或說「公義的神在哪裡呢?」。
先知又繼續的用人與前妻的離異來作爲人是作惡的,並且更重要的、是違背造我們的神的證據。但是人還是會問:這是爲什麼呢?也就是人還是並不同意說:我們是按照神所頒下的律法離婚的,一切所做所為都是有人有官長給見證的,神怎沒還說我們是惡的呢?
先知用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來更清楚的來讓人瞭解這種事的本質。我們說婚姻是神所設計的,神在人與其幼年所娶之妻之間作了見證,讓兩人結為一體。她是配偶,也是盟約之妻,那豈不是盟誓兩人要一生一世嘛。
但人卻用詭詐待其妻,既然可以這樣待 與其結髮的妻子,那麼也可以以詭詐待任何人。人與妻子的結合是人間最深最誠摯的相合了;不但是在生活和發展上的結盟,也是在肉體上結盟,既是共享快樂和痛苦;更是在一起計畫未來,眼前的未來,以及更遠的未來,延伸到下一代的未來。
神說他有能力造不止一人。但是神卻僅僅只造一人,再從這人生出配偶,並造出日後千千萬萬的後代。爲什麼這樣講呢,這就是在說:人都是出於同源的;如果始祖不只一人,神造出了幾個不同的人來啟動人類這一族、那麼人和其他的人就因爲可能有本質上的不同、而無法真心相處和相待。
神願意得到虔誠的人,也願意人得到虔誠的後代,這一切都必須要從有誠實正直的家開始。不論是從靈裡面來說,兩個正直誠實的靈、方可以培養出正直誠實的後代;或者是以學習的延續來論:孩子在一個爾虞我詐的家庭當中成長,會成爲一個誠實正直人嗎?
一個誠實和正直的家庭自然是要從一對彼此以正直誠實相待夫妻來開始啊,就是以真心交真心的一對人。想要有這樣的家庭嗎?如果有這樣的願望,那怎麼會有休妻和以強暴待妻子的事情呢?所以神恨惡這樣的人。
神要人從就近做起,從自己的家庭做。我們可能很難選擇自己所出生的原生家庭,但是當我們要從自己開始建立一個家庭,我們是可以有所選擇的,你是要找個人然後彼此防範,彼此算計?還是找到那個可以相信、可以真心相待的人呢?
這就要看我們所看重的是什麼了;往往人在找配偶時會看外貌會看家室,也會想我要趁這次的機會,找到一個在各方面最上算的選擇。在有的地方,還更赤裸裸的就將這些衡量換算爲金錢數字、房子車子,試想,這樣的算計豈可能會得著真心。
就算是此刻有人願真心待你,但若是一方不持著真心,人的真心就會感受到是否被真心對待;那麼在長久的時日下,原來真心待你的那人還能夠一直的持真心待你嗎?神以真心待我們,但我們有以真心回待神嗎?恐怕這事是經不起推敲的。
在第二章的最後,神說我們以言語煩瑣他。是怎麼樣的煩瑣呢?我們看一看這裡所說的內容,就是人在質疑神的公義、向神發怨言說這世界不公義。其實神早就告訴我們了,事實上也是一直是如此。我們看傳道書第十章3節就說:
「凡臨到眾人的是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神從來也沒有說他要在每個人一生的路上都常保萬人的公平與公義。祂只是說到了末後會有公義的審判;但是人就因此常以言語煩瑣祂,懷疑神對我們是否有真心嗎?懷疑神是否公義。讓我們再來繼續看:先知還告訴了我們什麼。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猶大不被神喜悅的(瑪2:10)
瑪拉基書二章:10 我們豈不都是一位父嗎?豈不是一位神所造的嗎?我們各人怎麼以詭詐待弟兄,背棄了神與我們列祖所立的約呢? 11 猶大人行事詭詐,並且在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中行一件可憎的事,因為猶大人褻瀆耶和華所喜愛的聖潔,娶侍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 12 凡行這事的,無論何人,就是獻供物給萬軍之耶和華,耶和華也必從雅各的帳篷中剪除他。 13 你們又行了一件這樣的事:使前妻嘆息哭泣的眼淚遮蓋耶和華的壇,以致耶和華不再看顧那供物,也不樂意從你們手中收納。
接下去、先知又開始斥責和數算猶大人的罪過,不止是祭司不真的敬畏神,這是違背了神所交給他們的使命和責任;連民中所有剩餘的人也在某方面、或者是多方面都不討神的喜悅、甚至是被神所厭惡,那麼究竟是哪些方面呢?這裡給出了幾個例子。
首先他說:猶大人以詭詐待弟兄。這裡說猶大人都是從一位父而出,為一神所造的;為一神所造就就包括了所有的人了,凡是人都是為一神所造,但是一位父那就不一樣了。那這位父是指亞伯拉罕嗎?不是的,所指的還是神。
並不是說是神所造的就是神的子民,僅僅是被造之物和造物主並不能說就是父與子,以色列人稱神為父乃是認神為父的。也不光僅僅是以色列人認神為父,相對的、神也要認以色列人為子民,那既然同有這樣的緣分,那就彼此都是弟兄。
既然彼此都是弟兄、那爲何還要以詭詐相待呢?神造人不辛苦不勞煩嗎?從世人中揀選以色列要使他們都成爲聖潔,也是帶有極大的期許的,但是以色列人違背了與神所立的約,又以詭詐待自己的弟兄,神對他們很是失望。
又再有一事,就是猶大人中有娶 侍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的。這可不是小問題,要知道神是忌邪的神,事奉外邦神就是事奉假神,就是事奉那些與神為敵的。人並不是神的仇敵,但是人又去事奉神的仇敵、那就是與神為敵了。
事奉神的以色列人與事奉假神的外邦女子結合,那會是什麼結果呢?你若是以為外邦女子來到以色列人當中就會改信神,那就錯了,邪靈深入人心並不是那麼容易除去的;而當那女子產下後代,那就連以色列人的後代都成了事奉假神的了,這是從根基上敗壞了以色列人。
神說:凡行這事的,無論何人,就是獻供物給萬軍之耶和華,耶和華也必從雅各的帳篷中剪除他。獻供物的只不過是外在的行爲,但是事奉假神則是在心裡和靈裡都被沾染了,人可以在表面上獻供物給耶和華,但在靈裡卻還是聯於假神,所以神要剪除這樣的人。
這裡還又提到一件事,就是講到以色列人多有離婚的。他說:他們使前妻嘆息哭泣的眼淚遮蓋耶和華的壇。這就是說 他們不能與年輕時所娶的妻終其一生,看到了別的年輕貌美的女子就又心動,就將原有的妻辭了。
這固然是律法中所允許的,但那應該是在雙方性格不合、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才得以如此。只是律法也說,要保障所辭之妻,不可讓其陷入困境。但是狡猾的以色列人,不但是因爲心裡的淫亂就想要休妻,並且也不想供應保障前妻。
他們用詭詐對前妻,不給前妻足夠的待遇,使其嘆息哭泣,當她們的淚遮蓋了耶和華的壇,耶和華便不再能喜悅這樣的人。他們對前妻說沒錢了,但是卻有錢自己養生或是待新娶的妻子,還有錢給耶和華納供,爲的是要耶和華能夠更加多的賜福於他。
像這樣的獻祭和供奉,神說他不喜悅,也不再看顧那供奉,也不樂意從他們的手中收納。這些就是神不喜悅以色列人的地方。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背約的祭司(瑪2:8)
瑪拉基書二章:5 我曾與他立生命和平安的約,我將這兩樣賜給他,使他存敬畏的心,他就敬畏我,懼怕我的名。 6 真實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裡沒有不義的話。他以平安和正直與我同行,使多人回頭離開罪孽。 7 祭司的嘴裡當存知識,人也當由他口中尋求律法,因為他是萬軍之耶和華的使者。 8 你們卻偏離正道,使許多人在律法上跌倒。你們廢棄我與利未所立的約。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9 所以我使你們被眾人藐視,看為下賤,因你們不守我的道,竟在律法上瞻徇情面。」
經書上由5、6兩節就從前面1~4節中的你們(1~4節)突然就變成了他,在第5節使用了單數人稱的他,經文說「使我與利未所立的約可以長存」,然後又說「我曾與他立生命和平安的約,我將這兩樣賜給他,使他存敬畏的心,他就敬畏我,懼怕我的名。」
所以5、6兩節所說的那個人,就是利未。主紀念利未和他同在的那個時候,主就是用生命和平安和他立約,不但是立約,還把這兩樣賜給他;這裡說利未一個人,恐怕並非是指雅各所生的兒子利未一人;當利未在世上時,他曾和西緬一同,為了妹妹的受辱,就拿劍斬殺示劍的一切男丁。
這裡所使用的單數利未,恐怕是神將利未一族看成是一個單獨的各體。利未在世上時,並沒有展現什麼了不得的品質,若是加入後代的諸祭司,有些是自私的、但也有忠心的祭司,這裡面就包括摩西和亞倫;神就將生命與平安賜給利未,他就對神存了敬畏的心,敬畏神的名。
利未的靈和以往不同了,他不但是傳講神給了他的律法條文,這裡說他的口中有真實的律法。那什麼是真實的律法?這並不是說摩西所傳的律法就不真,摩西所傳的律法是神所賜的,但是只是在有規定範圍內的這一部分;比如說:你能用摩西所傳的律法解釋生命嗎?你不能。
但是第6節所說的真實的律法,其實是在說真理的法則(Law of truth)這利未所說的不再只是條文了,而是他已經可以掌握真理了,可以將真理的教訓(法則)說出來了。又說他口中沒有不義的話,這是從神的口中說出來,這是很不容易的。
神又說「他以平安和正直於我同行」這其中還有:他與我平等、肩並肩與我平平安安的和我一起並行。這就是與神同行,不是唯唯諾諾、亦步亦趨的跟在神的後面;神乃是平等的看待祂身邊的人,我們對神是敬畏,而神對於人乃是尊重,以正直待他。
神也看重利未所做過的工,一個祭司家族的首領,這個出祭司的家族,爲神貢獻了什麼呢?神說:他使多人回頭離開罪孽。這當然不是指雅各的兒子利未一人的所做所為。然而透過摩西的律法,也真的讓許多人離開罪孽並悔改。
那麼利未人,祭司之家應當如何做呢?首先就是應當要熟習律法的條文,這裡說「祭司的嘴裡當存知識,人也當由他口中尋求律法」是的、祭司應當要忠心的傳講律法,不是講自己的話、自己的想法和認爲。因爲他應該要是耶和華的使者,作爲使者首先就是要忠心。
最後,神又指責後代的這些祭司,當然他們也都是利未人,主這個時候就再度用你們,而不再用他,那個與神同行的利未。主說:你們卻偏離正道,使許多人在律法上跌倒。你們廢棄我與利未所立的約。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律法若是不按真理來行,律法的條文規定是足以來傷害人、讓人跌倒的。有的祭司偏離正道、瞻徇情面,他們本應該單單按照真理來判斷,但是他們卻看人的親疏遠近,甚至是看對方是富裕還是貧窮,對富人就禮貌些,期望他們在日後能夠對自己有好處。
這樣的祭司在耶和華的口中是爲可惡的、是爲背約的。神要讓他們被眾人藐視,看為下賤,因為這樣的祭司就是不守神的道的,不配為神的工人。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失職的祭司(瑪2:1)
下面這一段話,是神特別對祭司說的。祭司看似光鮮、常在眾人的目光的中心,但其實他們也不過就是人,擔負了神所交待的使命,是要來服事那些記不住神誡命、無法正確敬拜、獻祭的以色列人,讓他們不至於犯罪得罪神。
當然人除了要敬拜神之外,還是得要生活,要能夠賺得一個生活才能先活著。因此人們也會忙於其生活,不管是從事農耕或是牧放,一般人很難在工作之餘查考或是思考神的律法及心意的,這就需要有特別的人來從事這樣的事。
神的啟示和所頒下來的律法並不算是簡單,律法所規定的事並不算是常識,其中包括了有精確的度量衡以及日期時候等等,並不是讓人可以容易的一通百通,無需查考。因此就需要有祭司來充分的瞭解律法,再將律法的規定在需要的時候解釋給眾民、讓他們瞭解。
祭司的身份給祭司們帶來尊貴的地位,但這也意味著跟隨這身份也帶來的責任 也加諸在祭司的身上。耶和華神說:眾祭司啊、這誡命是傳給你們的。 你們若不聽從,也不放在心上、將榮耀歸於我的名,我就使咒詛臨到你們。這是神在追討眾祭司的責任哪。
若是當了祭司不能行祭司的職責,那麼神就要咒詛,神要斥責他們的種子,讓種子不得好的收成;又要把犧牲的糞抹在他們的臉上,這是讓他們受到羞辱;最後他們要與糞一同除掉,這就是要被徹底的撇棄了。
但是神不是與以色列人立約嗎?特別是在這裡也提到神與利未人立約。神與利未人所立的約是什麼樣的約呢?乃是說神自己要作利未人的產業,所以利未人無需再有其它的產業,他們也得以存活,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這個約乃是有前題的。
申命記三十章10節就說「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著律法書上所寫的誡命、律例,又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神,他必使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並你身所生的,牲畜所下的,地土所產的,都綽綽有餘。因為耶和華必再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
是的,這約所應許的是很美好,但是當以色列人不能守約之時,這咒詛就要從利未人家開始,這話不僅在這裡說過,在以西結書44章10節也說「當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有利未人遠離我,就是走迷離開我,隨從他們的偶像,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孽。11 然而他們必在我的聖地當僕役,照管殿門,在殿中供職, 必為民宰殺燔祭牲和平安祭牲,必站在民前伺候他們。」
利未人與神有約,乃是在一切眾民之上的,民眾能否守約豈不是都要靠著利未人先守住與神的約嗎?然而神也預告了利未人的走迷,不是差遣一個先知,而是這兩個先知,都宣告了利未人要擔當他們自己的罪孽。
這似乎是十分可悲的,但是似乎也是無可避免的;要知道利未人的選取和繼承是由肉身的繼承而來的,他們成爲事奉神的人不是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當祭司的也很可能是出於家族的選擇,因此也有可能有些祭司,對於他們所從事的事奉神的事工,缺少了熱情,也可能就少了敬畏。
這些事情的發生是要怪誰呢?是要說是神的揀選出錯了嗎?還是要說就是有些利未人總是考慮將當祭司當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只想要得到祭司的尊榮和好處,卻輕乎了他們所事奉的神。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神不喜悅的(瑪1:10)
瑪拉基書一章:10 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免得你們徒然在我壇上燒火!萬軍之耶和華說:我不喜悅你們,也不從你們手中收納供物。 11 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12「你們卻褻瀆我的名,說耶和華的桌子是汙穢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視的。 13 你們又說這些事何等煩瑣,並嗤之以鼻。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你們把搶奪的、瘸腿的、有病的拿來獻上為祭,我豈能從你們手中收納呢?這是耶和華說的。 14 行詭詐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許願卻用有殘疾的獻給主,這人是可咒詛的!因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這裡主繼續說:「我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主厭惡人的假冒偽善,口中說自己敬畏神,但是心中卻輕視神,當要獻祭時就當神是虛無且看不見似的,敢把瞎眼的、污穢的獻上給神;
所以主說:我寧願你們不再進入這聖殿,在祭壇上不再有火燒;主說:我不喜悅你們,也不從你們手中收納供物。當初要以色列民獻上供物,在祭壇上燒供物的也是神,那麼如今爲何耶和華神又不要人獻上祭物呢?
是的,人是應當要敬拜神,當神揀選人,要與人建立關係的時候,就要人把這個態度擺出來,就要人來獻祭和敬拜了。那現在神不要以色列人來獻祭和祭拜的時候,那樣子神與人的關係就岌岌可危了,神預備和以色列人斷絕或者是降低他們的關係了。
果然我們在11節就看到「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本來耶和華神是專屬以色列人的神,但是如果照這預言所說的,神就不再是專屬以色列人的神了。
我們到如今就看到這預言已然成真了;會不會說那個去關上殿門的人就是主耶穌?主曾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天內重建起來。雖然在主被他們殺害、復活、昇天之後,以色列人又在聖殿中進行了四十年的敬拜,但是聖殿的命運 在主定意不讓人在聖殿敬拜獻祭時,它的命運是已經被定了。
並且果然,在耶路撒冷的敬拜和獻祭的門被關上之際,神的名在萬國之中就漸漸的被高舉起來。是的,就是主所差派的使徒們就進入原來的外邦之中宣揚主耶穌基督的名,主的名在外邦中就被尊爲大。
12、13節又向以色列人說:你們是爲何被神所厭惡的。要知道,在瑪拉基的這個時刻,這些話還是屬於預言,也就是說在那時是還沒有發生的事。如果說神已經厭棄以色列人,那就沒有再說的必要了,無需再多作解釋。
但是這些事到瑪拉基書成書爲止,都還只是預言;先知的預言也是要給以色列人一個警示的效果,於是就有了下面12節以後的這些警示的話;主在向以色列人說:你們褻瀆我的名,你們以爲耶和華的桌子是污穢的,認爲可以擺那些搶奪來的,瘸腿的、有病的,我豈能從你們手中收納呢?
然後又有人說:這些獻祭、拜神的事都是煩瑣的,甚至是覺得拿好的物件和祭牲來獻祭都是浪費的;神說:這人是可咒詛的。其實,神是大君王,他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我們祭祀和獻上,理應用最好的,要知道神是配得最好的祭。
但是以色列人還是沒有從先知的警告中即時被警醒反轉過來。到了如今,主的名在萬國之中已經被高舉;但是我們之中的許多人,是否也像是預言當中要警醒的以色列人那樣,覺得我們對神應當獻上的一切事務,也是煩瑣甚至是無聊的。要小心,主說這樣的人是可咒詛的。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在神手中 (傳道書 主日學 19)
在神手中 (傳道書 主日學 19)
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傳道書 9: 1 ~ 18
https://youtu.be/UrJyKMlugak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不知道的食物 (約翰福音精選 9)
不知道的食物 (約翰福音精選 9)
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 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約福 4:31~54
31 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 32 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 33 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嗎?」 34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35 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 b,可以收割了。 36 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37 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 38 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
https://youtu.be/PUhXNlfeDCM?si=AoMQQ5AEDHZPWSOr
藐視神(瑪1:6)
瑪拉基書一章:6 「藐視我名的祭司啊,萬軍之耶和華對你們說:『兒子尊敬父親,僕人敬畏主人。我既為父親,尊敬我的在哪裡呢?我既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裡呢?』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 7 你們將汙穢的食物獻在我的壇上,且說:『我們在何事上汙穢你呢?』因你們說,耶和華的桌子是可藐視的。 8 你們將瞎眼的獻為祭物,這不為惡嗎?將瘸腿的、有病的獻上,這不為惡嗎?你獻給你的省長,他豈喜悅你,豈能看你的情面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以色列人口上沒有說,但是心中恐有怨懟:我們怎麼會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的呢?我們曾在經書上看到主你是如此的恩待亞伯拉罕,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何以要在外族中遭遇如此的待遇呢?如此、主對以色列說:我愛你們、我曾愛你們。
以色列人與主的相處,就從甜蜜慢慢的變成不滿足。以色列人已然要比以東族幸運許多,然而他們很快的就不滿足於他們所有的福份,卻更加著眼於那加諸在他們身上的規矩和限制,也就是律法,他們與神的關係就變化了。
到了這裡,耶和華神就對以色列人明說了:你們藐視我!以色列人會怎麼反應呢?他們當然不承認,大聲的喊:我們冤枉啊!以色列人是知道有神的,他們從小就接受有神在他們以上看顧他們的教育,他們知道神比他們大的多。
那既然如此,那麼以色列人如何會藐視神呢?原來根源還是在於他們有許多小小的「不信」、是的、不信!當四下無人之、他們要準備獻上爲神準備的祭品時,比如說要獻上素祭,要從他們自己的吃食麵糰當中取出一些獻爲素祭,那他們是如何作的呢?
首先是偷斤減兩,麵團一定是朝向少了去分,然後再來便是先取上好又潔淨的部分給自己與家人吃食,將麵糰中不好的、有雜質的部分給分出來作爲獻給神的素祭;反正是要燒掉算是爲祭的,那又有什麼關係。
有一群小牛或是一群小羊,要取一隻獻上爲祭。人們想:其它的羊還要繼續活著長大,但那隻獻上爲祭的今天就要殺了燒了,於是若是有隻瞎眼的牛或是羊,那就拿那隻瞎眼的給獻上吧,反正沒人看見啊,以色列人就是這樣作的。
不要說 不會是這樣的吧,至少我們如今不會這樣的!但是如果經營教會久了,那教會多半就會收到會友所捐獻的舊桌子和舊椅子;不就是同一種行爲嗎?所以當神說我們藐視祂時,我們真的是無話可說。
主說:你們身爲祭司的、卻藐視神;兒子應當要尊敬父親、僕人應當尊敬主人;那麼以色列人不是應當尊敬神嗎?我既是你們的主人、也是你們的父親;是的,神是我們的父,是慈愛的父,可能就是因為太慈愛了,所以我們輕看了這慈愛的主。
如果我們去看某位大官,能夠決定我們前途的大官,比如這裡所說的省長,有兵權有行政權;那我們去他家拜訪,要帶上一點禮物,若是送一點自家種的水果,我們豈不是都是挑最好 最漂亮的水果送過去;要是送煙或是酒,也一定精細挑選,不會送包裝上有任何磕碰的,你不會和省長說:外面磕損了一點,一點都不會影響這酒(或煙)的味道的。
你一切都要考慮好,面面俱到,將一切都安排到最好,生怕省長生你的氣或是看不上你;那麼省長和神是誰要更大呢?當然是神啦,就連省長到神的面前都要小心翼翼的敬畏神,那麼爲什麼你只敬畏省長、卻不敬畏神呢?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遵行神的旨意(約4:32)
約翰福音四章:32 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 33 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嗎?」 34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35 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 36 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約翰福音講到耶穌來到撒馬利亞地,因爲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門徒們去爲他尋找吃食。這是很尋常的想法嘛:我們走路困乏了,就停下腳步休息,若是可以的話,就再吃點食物喝點水,這樣就再有力氣可以趕路了,因此門徒們就進到城內去買食物要給主吃。
沒想到等到食物買來了,他們看到主在和一個撒馬利亞婦人在說話,婦人看到他們回來之後就走了。好吧、主啊,可以用餐了,我們尋來食物了;這時候主卻告訴他們,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
主有食物吃嗎?沒有啊!那個婦人也是空手來打水的,沒有任何食物給主吃。不管無論如何,主耶穌也是肉體凡胎,肚子餓了也是要有東西裹腹,他現在什麼東西都沒有下肚,哪能不餓呢?是這樣子嗎?
或許主真的因爲有天上所賜的糧就真的不餓了,要不然就是主要藉此事件的發生、讓門徒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他就真的不吃任何東西。門徒們看到主真的不需要有食物果腹,對於他下面所要說的話,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否則呢,像是今日許多的人讀聖經,讀到這裡說要「遵行神的旨意,做成他的工」恐怕也就是點點頭,嗯嗯兩聲就過去了;到時候還是該吃的吃、該喝的喝,絲毫也沒有考慮要如何如何的得著那天上的糧,更不去想那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重要呢?不是要能夠少吃幾頓,而是我們必需要有食物;肉體要有肉體的食物,而靈要有靈的食物。在第三章當中、主告訴尼哥底母說:你們必須要重生,要從水和聖靈重生,大家應該是聽進去了。
但是剛剛重生的靈還是一個小baby,而小baby是得要長大的,而長大則是需要食物的,從要靈奶到乾糧;這當然不是指地上的食物、什麼米麥肉蛋之類的;重生的靈所需要的是要有從天上賜下的食物,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許多基督徒知道我們應該要遵行神的旨意,但是卻也停留在嘴上說說而已,他們不覺得要把這件事行出來是有多麼的重要,於是要「遵行神的旨意」還要付出代價、那真的有多少人會願意去做嗎?
主用犧牲了一餐的方式,讓門徒們深深的記住:有另一種看不見的糧的存在和重要,他們知道新生命要從水和聖靈重生,現在又知道了要遵行神的旨意,才能夠有糧餵養給這重生的靈。門徒們是有追求的,他們真的領悟了,到了第六章主又提起那存到永生的食物,門徒們主動的問:「我們當行什麼,才算做神的工呢?」
可見他們是真的在追求,願意以行動得著這天上賜的糧。那到底要行些什麼呢?那當行和可行的有很多;在這裡是舉了一例:就是去傳福音,爲主得著靈魂,這就是爲主去撒種和收成,那這我們去做了嗎?還有什麼其它的是可做的呢?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瑪拉基書開始(瑪1:1)
瑪拉基書一章:1 耶和華藉瑪拉基傳給以色列的默示。2 耶和華說:「我曾愛你們,你們卻說:『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耶和華說:「以掃不是雅各的哥哥嗎?我卻愛雅各, 3 惡以掃,使他的山嶺荒涼,把他的地業交給曠野的野狗。 4 以東人說:『我們現在雖被毀壞,卻要重建荒廢之處。』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任他們建造,我必拆毀。人必稱他們的地為罪惡之境,稱他們的民為耶和華永遠惱怒之民。 5 你們必親眼看見,也必說:『願耶和華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為大!』」
這是耶和華神給先知瑪拉基的預言和啟示。瑪拉基是什麼時代的先知呢?瑪拉基書是希伯來語聖經的最後一部,它的成書是在重建聖殿之後。在聖殿建成之後猶太人與神似乎有一段甜蜜的期間,以色列人有了敬拜與獻祭的系統,真的改善了與神的關係。
但是好景不長,聖殿的活動很快的就變成虛有其表的例行公事,對神的熱心很快的就在反覆的操作中漸漸的消磨;就在這個時候瑪拉基就出來爲主發聲了。瑪拉基這個希伯來字眼的意思就是「我神的使者」;而他的家系和個人背景資料,很奇怪的並沒有記載,這是在主前四百年所發生的。
這書一開始,就是以耶和華神的語氣在對以色列的百姓在說話,沒有一句話交代了說:執筆者是誰、他在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異象,這些都沒有;這個作者好像就是耶和華的一個傳聲筒,全篇也提到耶和華神有48次之多。
在這裡的一開始,就好似神在回答以色列人的一個問題:「神,你真的愛我們嗎?」這在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之地長達七十年之後,他們費盡千辛萬苦回到故鄉,然后還要從廢墟之中重建家園,重修耶路撒冷城,重建聖殿。
然后,在一段時間之后,神又靜默無語了,於是早就有人在那裡問:「神啊,你真的愛我們嗎?我們還要等待你多久呢?這種問題出現在任何一段關係之中,恐怕都不是什麼好事。於是瑪拉基書的出現,就先回答了這個問題。
主說:我曾愛你們。主講到他是如何的愛雅各不愛以掃;這兩位都是以撒和利百加的兒子,而且是雙生子,以掃是先生出生的,雅各是後生的,通常人會多愛長子多些。而雅各就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以掃卻是以東人的祖先;他倆的故事被紀錄在創世記25、26以及其後的數章之中。
耶和華就告訴以色列人:我在雙子未出生以前就揀選了雅各,定意要讓大的服事小的。雅各在德行操守或者是努力等的各方面並沒有好過以掃,但是神就先揀選了雅各,甚至是默許雅各用半騙半哄的方式取得了以撒所給出的長子的祝福。
雅各的後代以色列人和以掃的後代以東人可以說是在同一個地區發展的,以東人也並不是沒有努力的在那土地上建設和耕種,但是神卻只將更多的福份臨到以色列人的身上;但是對於以東人所開墾建造的,神說祂必拆毀它們,人也稱他們的境地爲罪惡之境。
這些種種、都說明神愛以色列人遠超過以東人,而以東人並非是特例,神並非是針對以東人,而是神就是偏愛以色列人。若有人要攻擊以色列人、就是在攻擊神所愛的人,那神必要剪除和對付那些以色列的仇敵;直到以色列人自己敗壞自己。
那時,神才教訓以色列人,將他們交在外邦人的手中,讓他們被擄離開神所賜給他們之地,神允許外邦人苦待以色列人;但是卻有一個度,當外邦人超過這個度苦待以色列人之時,神必要反手再教訓他們,這是神說的。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歸耶和華爲聖(亞14:20)
撒迦利亞書14章: 20 當那日,馬的鈴鐺上必有「歸耶和華為聖的」這句話。耶和華殿內的鍋必如祭壇前的碗一樣。 21 凡耶路撒冷和猶大的鍋都必歸萬軍之耶和華為聖,凡獻祭的都必來取這鍋,煮肉在其中。當那日,在萬軍之耶和華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
又是一句 當那日,那是在哪一日呢?在前面我們講到凡是攻擊耶路撒冷的列國必被剪除,三分之二的人必被剪除,三分之一的人得以存留;而他們之所以可以存留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
這些人要上到耶路撒冷來敬拜,也要守住棚節,這樣耶和華才使雨降在他們的地上。這些人來到耶路撒冷是因爲不得不、還是因爲心甘情悅的願意敬拜耶和華神呢?我們再來看看這裡的經文是怎麼說的。
20節敘述了一番民間與會堂當中或者是隨處可見的景象,經文說「那日,馬的鈴鐺上必有『歸耶和華為聖的』這句話。耶和華殿內的鍋必如祭壇前的碗一樣」那這是什麼意思呢?
要知道在以往的時代,馬乃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馬在野外奔騰,自然也不需要配什麼鈴鐺;但是若是用馬在耶路撒冷那樣狹窄又人多的城區中運行時,那就需要配戴某種發聲的裝置,以對周圍的人或事、馬或騾驢提出警醒。
最常見的大型動物身上就會配戴鈴鐺,鈴鐺的功能是在動物移動的時候發出聲響,而有了這樣的器具也會加以裝飾,這裡就說,許多人會將「歸耶和華爲聖」放在他們的鈴上以爲裝飾,這有點像是許多運將會在自己的車上掛上寺廟裡求來的「出入平安」或是基督徒會在自己的車尾貼上聖靈的符號那樣。
真的是歸耶和華爲聖嗎?恐怕未必,反正馬匹的使用權還是歸給個人,然而是不是有了這個字眼在馬的身上,神就會保守出行的平安呢?那就說不上來了。另外有一項民眾爭相獲取的物件居然是耶和華殿內的鍋。
耶和華的鍋並不是在律法內所規定的,那會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知道祭壇前要擺放陳設餅,那擺餅的盤子要用精金製成;而民眾會獻上各種禮物,就包括碗盤等物,但是關於鍋,則並沒有詳細的規定。
但是能夠在耶和華的殿內使用的鍋、自然不會是什麼污穢的鍋,必須專門是用來煮祭肉而用的,不會在煮了豬肉之後又用來煮祭肉。可能這樣的鍋在聖所的庫房中會儲備了有,讓百姓可以自取之後來煮祭肉。
那馬的鈴鐺呢,馬當然要帶回家去的,配上寫了有「歸耶和華爲聖」的鈴鐺的馬匹,雖然是無法強制,但是也不該再去行污穢之事了。這就要靠民眾自覺自控,總之人民要自覺有神,要自覺神的愛與憎,並且自控自制。
總之,敬拜神與和與神自我相關的認知,是要普遍的存在於民間的,是要與生活息息相關的。
另外有一句話:當那日、在萬軍之耶和華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這是因爲神本來就厭惡迦南人,本來是要以色列人將迦南人除滅的,只是掃羅王不能好好的順服神,執行神的命令、才讓迦南人長久苟活;但是在末後,預言說:耶和華的殿中必然不會有迦南人,也就是悖逆之子的存在的。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敬拜大軍王萬軍之耶和華(亞14:16)
撒迦利亞書14章:16 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 17 地上萬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的,必無雨降在他們的地上。 18 埃及族若不上來,雨也不降在他們的地上。凡不上來守住棚節的列國人,耶和華也必用這災攻擊他們。 19 這就是埃及的刑罰和那不上來守住棚節之列國的刑罰。
前面我們說到耶和華要剪除全地三分之二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尚得存留;然後我們說了地要如何的大震動、要裂開;人和牲畜要怎麼樣的毀滅,根據先知的描述,那是一種很可怕的景像,但是預言也說了,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尚得存留啊,不是嗎?
這裡就說到那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是如何得以存留下來的,這裡說他們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也就是說,唯有敬拜神敬拜主的人方得以存留,或許不是在他們經過大災、得以存留之後方來敬拜大君王,而應該就是因為他們敬拜耶和華方才得以存留。
而守住棚節,這個爲了紀念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飄流,沒有房屋可住,沒有可耕種的土地,但卻有神與他們同在,也是全靠神的供應方得以存活的那段日子,神要以色列人紀念那段時間、神的同在與恩典。
要知道這是末後的景像,在以色列的三大節期、住棚節、逾越節、五旬節 之中,撒迦利亞的預言爲何單單講到住棚節呢?有的人說住棚節其實才是耶穌的降生的日子(約在秋季的九月十月期間)這我們不知道,但是住棚節確實是要我們紀念神的同在。
神要末世所有的人都紀念神與我們的同在,要守住棚節,若是不守住棚節的,神的恩典就不與他們同在。在現實的世界中,有一些事是象徵神與我們的同在的,其中就包含我們所在的環境,冷熱、雨雪;特別是降雨和落雪,這個水量,就直接關係到我們是否有洪澇,是否有足夠的水來種植作物和養育牲畜。
而讓這地無雨,就是神要來攻擊那不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也不守住棚節的列國的一種手段,必無雨降在他們的土地上。然後在列國之中,神是特別舉埃及爲代表,爲什麼是埃及呢?要知道從古至主降生的那時候,埃及在地上是有個特殊的存在。
埃及是古文明的帝國,在各文化當中,埃及可以說是當世擁有最高技術的文明;在四千多年前就有能力建造巨大的金字塔,并且早就已經造出大海船可供航海。埃及並且擁有當時最龐大的軍隊和控制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埃及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是的,在古時埃及的土地是十分肥沃的,並且在很大的範圍內都有不錯的降雨量。或者我應當說「曾經」有不錯的降雨量,考古學家告訴我們,在金字塔所在的吉薩,曾經都是一片濕地。
但是曾幾何時,到我們這一代人有記憶開始,埃及已然是大片的沙漠了;那是什麼使得埃及變成如此的呢?就是神使得那拜眾多偶像,又欺壓奴役以色列人的埃及帝國,不但是完全的滅亡了,也使那片土地成爲一片黃沙。(如今的埃及人早就不是古時候的古埃及民族了)
撒迦利亞的預言雖然說是全地要存活的必須要上耶路撒冷與守住棚節,那是不是我們真的都要上去耶路撒冷,並且在那裡搭棚守住棚節呢?要知道耶路撒冷並非是一個很大的城市,擠不進許多的人,恐怕也搭不了多少棚子。
耶穌說:敬拜神不是在山上也不是在耶路撒冷;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爲父要這樣的人拜祂。在一個預言中,或許地名和方式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們該當敬拜神,並真心地感謝神與我們同在。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查不出 (傳道書 主日學 18)
查不出 (傳道書 主日學 18)
神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
傳道書 8: 9 ~ 17
https://youtu.be/4mrpWe6vh7o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受排斥的人 (約翰福音精選 8)
受排斥的人 (約翰福音精選 8)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福 4:1~30
4: 13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14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15 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16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 17 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 18 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https://youtu.be/x28cQMR2068?si=1o9jmDEhzdSL2dNk
大災難的臨到(亞14:12)
撒迦利亞書14章:12 耶和華用災殃攻擊那與耶路撒冷爭戰的列國人,必是這樣: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舌在口中潰爛。 13 那日,耶和華必使他們大大擾亂,他們各人彼此揪住,舉手攻擊。 14 猶大也必在耶路撒冷爭戰。那時四圍各國的財物,就是許多金銀、衣服,必被收聚。 15 那臨到馬匹、騾子、駱駝、驢和營中一切牲畜的災殃是與那災殃一般。
我們前次講到耶和華要爲以色列人爭戰,又說耶和華要如何作全地的王;這個過程不是完全順利沒有爭戰的,而是有極大的衝突會要發生的,因爲不管是地上掌握主權的人,以及半空中的魔鬼都沒有那麼容易放棄他們已經到手的主權。
到了這裡,我們就看到一個極其可怕的景像,第12節講了一個耶和華用以攻擊那與耶路撒冷爭戰的列國人。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場景,經文中說「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舌在口中潰爛」
這是說一個迅速的疾病嗎,迅速的攻擊人的頭部,讓人還在路上就變得如此恐怖、就消殘了;或者是說人還站立著就遭遇了如同核輻射那樣的攻擊,從上而下的照射就讓人的肉消沒了,眼在眶中乾癟、舌頭在口中潰爛了。
當然這也是我的猜想,這也不一定就是核子武器,反正是能夠打敗敵人的射線;那到底是什麼我們也無從預先得知,只有到了預言應驗的那一天,我們到時才能窺得其中的奧秘,是主爲了拯救我們,用可怕的方式攻擊且殺滅了敵人。
主不但是能夠對付仇敵,主也會攪動他們,使他們自己內亂,彼此自相攻擊。這在一個亂世中往往要比以自身去犯險來對抗仇敵、來得更加的順當和省力多了。仇敵也並非是鐵板一塊,惡人也用惡來彼此對付,這就是惡人的宿命了。
我們所活在的現世,本來就是各爲其主,各謀其利的。如果說要出現一個武林盟主,來一個世界警察來維持世界和平和穩定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因爲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斥著各種的不合與算計,要維持和平本來就是難以做到的,倒不如讓各方彼此對付和牽制,自己卻保留實力。
世界在一片的爭亂之中,除了民族之間歷代漸漸被挑起的仇恨之外,還有對於資源的渴望和略奪。這個世界自古以來就是爲了這種 人之所慾而起了爭亂。在爭亂之中,人們在爭鬥之餘還是不忘掠奪和搜聚。
主告訴我們:你們喜愛收聚,喜愛依靠搶掠來的資源 擴充自己實力的人啊;你們靠驢、靠馬、靠牛來增強自己的力量,必有災難要臨到你們,這災難也同樣的臨到你們所擄來,所收聚的牛、馬、驢這些牲畜;
或者它其實在說。這災難也要臨到你們所有的戰爭機器上面來,我們收聚、累積、增加自己的牛、馬、驢;或者是加增自己戰爭機器與儲備,那就真的能加增自己的力量嗎?還是到時候那些機器、或者是牛馬驢也要與我們一起滅亡呢。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亞14:9)
撒迦利亞書14章:9 耶和華必做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 10 全地,從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臨門,要變為亞拉巴。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就是從便雅憫門到第一門之處,又到角門,並從哈楠業樓直到王的酒榨。 11 人必住在其中,不再有咒詛,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
耶和華要作全地的王,這個必然是指彌賽亞要降臨作王,在耶路撒冷,在撒瑪利亞,在全地做王,而耶路撒冷就是祂的寶座。從寶座下有兩道活水流出,從耶路撒冷向東、向西兩個方向一直流入大海,是爲了全人類的。
祂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祂是神,也只有祂作王。耶路撒冷必要作全地的樞紐,主在這裡看管著全地。然後在這裡又定義了全地,應該是國之全境,是要改變的。我們在這裡要先解釋幾個用以参考的地名。
迦巴,是離耶路撒冷並不遠,位於伯特利以南約8公里,距離耶路撒冷的北邊約只有9公里,是以色列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爲何它是一個交通樞紐呢?因爲它是位居於山谷的中央,從北方的外地要到耶路撒冷,是必須要經過它的。
但是在這裡說:從迦巴到耶路撒冷南邊的臨門,要變爲亞拉巴。那麼什麼是亞拉巴呢?亞拉巴所指的就是約旦裂谷,是從約旦河的發源處直到死海的南端、再到阿卡巴灣的谷地,是一個長達460公里,包括了加利利海和死海的谷地,在猶太時期就是以色列的曠野地,施洗約翰曾在那裡施洗。
這就是說北邊的山地要變成谷地,這使得耶路撒冷與北方的高低差更爲明顯。那這有什麼意義呢,或是真的就是地理上會有這樣的變化,對於這種還沒有發生的事,我們真的不得而知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而耶路撒冷呢,在高處坐穩,從便雅憫門,就是在聖殿的東北方,如今在東方的金門;到第一門之處,再到角門,並從哈楠業樓直到王的酒榨,哈楠業樓門甚至不是在舊城的城牆上,那是個非常小的古城牆的城樓,距今超過兩千多年,這是否就是標誌一個極小的耶路撒冷城。
如果說這些話只是標示要繞耶路撒冷的一周,那也是有可能的,就是在說耶路撒冷的全城,人必住在其中,不再有咒詛,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這是個極美好的預言,不再有咒詛,可以在其中安然居住。
安然居住必是一件長久的事,最好是從選擇在此地住下去開始,就能夠在此養兒育女,平安的過完一生。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長年被現如今這和平所寵壞了,不知道這是一件何等寶貴的應許,如果你曾經歷過戰亂的時代,就能夠體會這個應許的寶貴。
耶路撒冷正是一個長居戰亂的地方,連國家都不復存在,全城變爲荒涼,無人再能居住。但是因爲以色列人對於神應許的愛,因此他們要再度回到耶路撒冷,並且渴望總有熬過來的那一天,有耶和華作王,會有永遠的和平來到自己的家園。